APP下载

第六产业与宁夏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2015-01-05李华

新商务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酒庄葡萄酒葡萄

特约撰稿 李华

第六产业与宁夏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特约撰稿 李华

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华(中)与法国一家苗木公司现场交流苗木培育技术

酒庄是一种专业化、现代化的家庭农场,它高度融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而成为强力释放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增效的“第六产业”,是从田间到餐桌的大贯通大整合,代表着农业产业化未来先进的发展方向

在宁夏的工业化、产业化进程中,国民消费也日益多样化,食品加工、餐饮服务业发展迅速,其附加值也更高,而农产品生产本身的价值占比不断降低。作为弱质产业的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会逐渐降低,其发展甚至会陷入窘境。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的衰落趋势,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已成为全国和宁夏必须破解的课题。

我们的研究表明,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世界独具特色的优质葡萄酒产区,宁夏葡萄酒产业作为宁夏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在宁夏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六产业的概念与内涵

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针对日本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首先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就是通过鼓励农业企业拉长产业链,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1+2+3”等于6,“1×2×3”也等于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概念和内涵。例如,法国每年吸引因葡萄酒而来的游客约700万人次,葡萄种植属第一产业,葡萄酒加工属于第二产业,葡萄园观光属第三产业,其模式就是将种植、采摘、酿酒、售卖、观光等融合成新型的第六产业,从而产生叠加乃至乘积效应。

发展“第六产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振兴农业经济,改善农业发展前景,所以要坚持以农业为主体;基本做法是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基本趋势是让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逐步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第六产业”的核心在于“一体化”和“融合”。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一体化,使得在产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成为现实,使得农业从业者与不同产业、不同领域,如食品加工业、旅游业、高科技产业开展合作成为现实。可以说,“第六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第六产业”是大农业大食品概念,是从田间到餐桌的大贯通大整合,代表着农业产业化企业未来先进的发展方向。

“第六产业”能有效激发农业活力。通过实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及农业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等,把农林水产品、生物能源、农村风光等各种资源同食品、观光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地方产业和新行业、新业态的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在发展“第六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科技带动、资金支持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地投资“第六产业”,构筑商业模式,进行技术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来自乡村的农林水产品等地方资源,开拓潜在需求,创造新产业。

葡萄酒庄与家庭农场

2010年,我们提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小酒庄,大产业”,认为当前我国应在葡萄酒的优质产区大力发展葡萄酒庄,并通过葡萄酒庄的集群发展,形成葡萄酒大产业,以实现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发展。葡萄酒庄是指一个独立的葡萄酒生产单位,它包括葡萄园、葡萄酒生产及其相关的建筑。在大多数情况下,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灌装、储藏,每一生产过程都在葡萄酒庄内完成。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发起,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新途径。

从功能上来看,葡萄酒庄与家庭农场同时具有生产特色优质产品,具有旅游、休闲、娱乐和相关文化传播的功能,都是典型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新兴经济体。葡萄酒家庭农场更具有高度融合一二三产业而成“第六产业”的特性,体现了大农业大食品的观念,是一种专业化、现代化、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家庭农场。

葡萄酒庄具有传播葡萄、葡萄酒文化的功能。在这里,葡萄种植和酿酒已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传播葡萄、葡萄酒知识与文化的载体

葡萄酒庄在产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生产独具特色的优质高档葡萄酒是葡萄酒庄的主要功能,也是葡萄酒庄的灵魂所在。葡萄酒庄是传统的葡萄栽培、酿造、销售的场所,葡萄酒庄要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葡萄园、一流的酿酒师和丰富的酿酒技术,以保证葡萄酒的高质量和独特风格。

程维莲/摄

其次,葡萄酒庄具有传播葡萄、葡萄酒文化的功能。在这里,葡萄种植和酿酒已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传播葡萄、葡萄酒知识与文化的载体,它让参观者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葡萄酒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是富有营养与保健作用的琼浆玉液,是天(气候)、地(土壤)、人(品种与酿酒工艺)三者的完美结合。葡萄酒庄的葡萄酒品酒室不仅提供免费品尝葡萄酒,而且播放有关葡萄酒及酒庄内容的短片,使游客对葡萄酒的知识、酒庄的历史和产品特点等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增加他们对葡萄酒的认识和兴趣,提供给游客葡萄酒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工作人员还会给参观者介绍完整的葡萄酒酿造过程,游客可以了解到一系列的葡萄酒知识,感受葡萄酒文化的熏陶。

此外,葡萄酒庄还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酒庄葡萄酒具有地理标志产品的共同特性,是人和自然相互结合的产物,具有高知名度、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显著特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酒庄葡萄酒在本质上天然地具有世界市场的亲和力,有同大自然的亲和力、同文化遗产的亲和力、同消费者的亲和力。虽然葡萄酒庄的规模较小,但在优质葡萄酒产区进行合理的酒庄集群规划,就会形成大产业,实现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产地的繁荣和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土地增值和农业增收。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建议

一、科学布局,规划先行

产区葡萄酒庄产业规划和小城镇建设应以第六产业进行产业布局,重点依托葡萄酒和葡萄酒庄文化,延伸发展产业链条上的葡萄酒深加工和相关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村镇经济服务业,将旅游与葡萄酒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科学的产业配置,避免“千城一面”和走先污染、后治理,先高碳、后低碳的老路。同时也使广大农村人口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市民化。

二、产业提升,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以产业升级与效益提升为中心,加大对以葡萄酒庄为基本经营单元的扶持力度,以集聚市场活力、创新产业模式。

建立葡萄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统一协调,综合管理,加强葡萄种植、加工、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制定、检疫检验、农产品贸易以及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职能。避免管理职能的交叉、分散、重叠,从体制上确保提高其竞争力。强化质量管理,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效益的提高。

三、主体准入,加强产业经营的人才支撑

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抓手,建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提高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植、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四、农地流转,实现酒庄经营的适度规模要求

葡萄种植与葡萄酒生产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葡萄农场需要比较稳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以给投资者一个长远规划的空间。

土地流转是实现葡萄酒庄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个有效途径。以依法保障各方权益为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政策,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为中心,制定灵活科学的农村土地流转税收政策,在土地流转的交易环节、保有环节、收益环节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同时,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提供指导交易、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代理等服务;搭建农地流转交易平台,建立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和纠纷调解机制。

五、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支持与项目扶持。

将葡萄酒庄纳入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范围,通过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办法,鼓励发展。同时在切实保证农户利益的基础上,通过政策调节让葡萄酒庄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转型。

六、教育培训,提升职业经营管理能力。

财政支持“在业终身,教育终生”的农业教育培训制度,对葡萄酒庄投资者和从业人员进行多方面、多品类、多层次培训。

发展正规教育。从有志于从事葡萄酒产业的青年人做起,让其及早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并把学习教育作为今后获取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必要条件。

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葡萄酒庄从业人员的培训,要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深入到酒庄,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学以致用。

七、强化服务,健全葡萄酒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健全新型葡萄酒庄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开展产区品牌建设、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农资配送、抗旱排涝、统防统治、产品营销、信息提供等各项生产性服务。

(作者系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

著名酒评家米歇尔·贝丹一行人来访贺兰山东麓产区 左鸣远/摄

猜你喜欢

酒庄葡萄酒葡萄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中国2020葡萄酒消费量下降17%
当葡萄成熟时
美贺酒庄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
法国葡萄酒何以誉满天下
砸酒瓶
“超二级”酒庄惹人垂涎
品味波尔多酒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