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1-04梁莹戴经国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双创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梁莹,戴经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梁莹,戴经国

(韶关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围绕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典型代表的学科交叉型本科专业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分析当前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现状,针对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途径,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科专业;交叉型;创新创业;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以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基础的,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需要运用全新的理念和切实可行的举措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广义地涵盖了对培养模式和对教学体系的革新需求,由于学科交叉性强、运用领域广泛、技术革新快、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等特征决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最适合创新创业的知识型和实用型专业之一,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其尤为重要.

1 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现状

从国内的发展现状来看,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地方高校和独立学院,办学层次参差不齐,既有经济、管理、工商等学院在开设,也有计算机、信息类的学院在开设,学科特点各异[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应用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公共事业等多个不同跨度的行业和领域,各行业、区域和地方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设置也各有不同.由于专业涉及内容变化快,往往成为信息技术一些最新成果推广的试验场和创新地,毕业生就业面广而新,特别适合在一些新兴服务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可以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最需要将基础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人才培养的专业之一.

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特点和服务核心,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教育部于2013年8月在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了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教指委从2013年9月起组织专家就制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国家标准开展了调研分析.截至2014年1月,所发放的问卷共收到73所不同类型学校的反馈,其中985高校10所、211高校16所、一本高校(非211)19所、二本高校26所、三本高校2所,参与调查的学校按性质分类的情况见图1.调查结果显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信息系统维护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市场营销和信息咨询服务.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主要涉及IT业、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生产制造业、管理咨询与信息服务业、金融、证券、保险等,而在高校与教育行业以及政府部门任职的较少.对于专业目标的定位,大部分高校都提出培养既懂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知识的实用型、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其中56.16%的高校提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32.88%的高校则提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更有高达86.30%的高校把创新意识作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要求.

图1 参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调查的学校分类情况

2 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社会系统工程[2].目前国内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几个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完全融入正规课程体系中.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忽视对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定位,结合理论课程开展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具体针对性教育投入较少,没能形成浓厚的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和文化,导致学生创新意愿不强,无法有效激发出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实践环节内容不够丰富,有的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脱节,造成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创业体验不足,创新创业的理念并未真正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

(2)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和社会需求形成有效对接.目前高校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开设的相关课程和举办的创新创业竞赛并没有和实践连贯起来,大部分学生在选修了创新创业课程或参加竞赛后,因为不够优秀或没有受到老师和相关投资者的青睐,或找不到合适的创业合作伙伴,或遇到资金困难,并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竞赛方案成功运用到实践中.很多高校缺乏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合作,使学生在做项目和策划竞赛方案时只能纸上谈兵,没有机会真正走出校园,与社会需求接轨,导致在社会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影响力不高.

(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发展较缓慢,再加上创新创业培养成果具有隐性化、延时性等特点[3],教育评估难度较大.即便是部分院校将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写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对于所培养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培养规格及评价标准仍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界定,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否有效,该如何改进和完善等都无从参照.现有的创业创新型教育手段、方法和目标基本上都是套用国外已有的模式和经验,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途径

3.1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需要有效整合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和各种教育资源.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交叉和联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选择上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从社会的需求出发,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所有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创新创业理念,这样既有效拓展了教学的应用领域又节约了教育时间,优化了教学内容[4].实践是创新的源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手段,除了训练学生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工具开源代码进行平台搭建,减轻代码编写的工作量,从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构思富有创意的商业模式、规划设计高效的业务流程[5],了解并掌握大数据、云计算、O2O等最新技术前沿和商业模式.

专业课调整为以实践项目为主,理论纸质考试为辅的考核模式,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请软件著作权、发表专业论文、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自主创业等,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自发形成研究团队,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课的资源共享,完成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训练为主的转变[6].

3.2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型实习实训基地

高校应积极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搭建起学校与企业沟通的平台,实现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共建团队,使学生能够早参加实践、早入岗位,缩短就业适应期,使教师、学生的科研创新工作能够与企业需求紧密相结合,缩短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实现高校、企业和大学生“三赢”局面.通过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零距离乃至负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企业提供符合要求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以期同时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缺”问题.

图2 校企合作实习实训体系框架

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根据高校的培养计划和需求,从企业的国内外业务中挑选多个大、中型实训项目案例进行改造,保留关键的技术点,适合由学生在三月内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8].比如:物流配送系统、集团协同办公平台、多媒体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科技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Web 2.0社区等等,基地可以每年从企业的实际项目中进行改造来持续扩充和更新案例库.通过一个完整的团队项目,使学生快速掌握企业信息系统开发需要具备的基本开发技能,并切身感受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和企业实际项目的业务流程,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提升了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的过程也是高校优化专业建设的过程,通过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可以完善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为提高本专业师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支持.依托校企实践基地开展学习参观、市场考察、项目构想、成果转化、企业创办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3],培养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各类实践及创新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3.3建立“双师型”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机制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础,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求教师既要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对于高校内教师队伍的建设,可分批次、按计划、逐步将应用型学科专业教师派往生产和社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和培训,通过聘请兼职人员和引进专业急需人才,培养和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既具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又具有科技创新、开展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引进和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向中青年教师传授技艺,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通过校企双方导师的磨合探讨,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7].

“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可按教师自身情况及所从事专业的实际,选择与其所从事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方法包括:在指定的企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或咨询工作;在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技能培养、实践操作、实践教学等;参加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一致(或相关)的各类论证考试,获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等.通过以上一系列途径让教师深入实践企业,体验系统开发过程,积攒创业案例,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只有师资队伍具备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才更适合于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指导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3.4 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为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学校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基础投入,建设一批大学科技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帮助大学生开展以专业为核心的自主“双创”活动.地方政府应该在准入和税收方面对大学生创业创新采取扶持政策,鼓励毕业生以其专利发明或研究成果创办企业、科技类咨询公司或开设网店,形成多种创业形态,广泛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应免费提供场地支持学生以自愿组合、自发组建的形式开办创业工作室,并逐步向学生开放各类各级重点实验室,为其提供创新创业训练所需的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

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途径宣传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成功事迹,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助专项资金,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构建由知识化向能力化转变的人才评价机制,推进弹性学制,扩大学生的选课权,特殊情况下应该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并推广类似“微校园APP”的创新创业信息移动门户,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经验、展示和分享研究成果、共享各类资源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学生结识不同专业、志趣相投的研究伙伴,为组成跨学科跨院校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机会.就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学校可以每年举办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开发创新、沙盘对抗模拟企业运营、电商创业大赛等与提升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通过赛前培训和分组辅导形式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4].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参加校外各类高级别的学科竞赛,如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使学生具备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现实的革新者,能提出变革现实的方案,而且善于处理矛盾,因势利导,组织实施,具有很强的执行力.不仅要懂管理,而且要懂技术,通过他们把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完成企业的管理变革和信息系统的应用.据了解,201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将达到749万,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为了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唯有改革传统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典型代表的学科交叉型本科专业的建设力度,持续开展“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在全球新一轮技术大潮下,真正实现国家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

[1]陈德人.创新创业型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化探索与社会化实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其规范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43-45.

[2]谢志远,刘元禄,夏春雨,等.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1):144-146.

[3]滕爽,华欣,郑立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学,2013(16):190-191.

[4]王亚荣,王利荣.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J].江苏商论,2013(8):23-26.

[5]陈子凤.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2):125-128.

[6]宋建伟,曹然彬,包玉花.“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职业教育,2013(9):62.

[7]梁莹,戴经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韶关学院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4,35(10):103-107.

[8]刘建东.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2011(3):73-75.

The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and Pio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ity

LIANG Ying,DAI Jing-guo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Around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the demand of compound talents is ur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innovation and pioneering talent cultivation,the ways for constructing new type training mod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alents are proposed,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nd enhance innovat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cross disciplines professional;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alent training mode

G642

:A

:1007-5348(2015)04-0073-05

(责任编辑:欧恺)

2015-01-03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教高司函[2013]48号);韶关学院第十三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YJY20121353).

梁莹(1978-),女,广西桂林人,韶关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猜你喜欢

双创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现状及“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建设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立体裁剪教学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