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与葛根芩连颗粒治疗腹泻的疗效对比

2015-01-04潘邦兴陈函清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3期
关键词:葛根芩罗勒不适感

郑 健 潘邦兴 陈函清

(浙江省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临海 317016)

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与葛根芩连颗粒治疗腹泻的疗效对比

郑 健 潘邦兴 陈函清

(浙江省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临海 317016)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与葛根芩连颗粒治疗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40 mL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颗粒冲服,两组疗程均为3 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89.0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次数相当(P>0.05);对照组排便性状改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排便不适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与葛根芩连颗粒治疗腹泻患者,均可以有效的降低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但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对改善排便性状效果更佳,而葛根芩连颗粒对改善排便不适感效果更佳。

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 葛根芩连颗粒 腹泻

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肠道感染、肠道微生态疗法、肠道黏膜保护剂的应用以及调整饮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并发症的治疗[1]。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具有抗酸、吸附、局部止血和增加胃肠黏液分泌以保护受损黏膜等作用[2];葛根芩连颗粒源于仲景的名方,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泄泻、痢疾、身热烦渴之治疗[3]。本次研究选取128例腹泻患者,分别使用两种上述两种药物,对其临床效果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临床诊断1998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4]。纳入标准:(1)年龄≥19岁;(2)无慢性感染疾病史,无反复应用抗感染药物史;(3)就诊前2 d内腹泻10次/d以上,伴或不伴有腹痛、恶心、呕吐、里急后重感、发热或脱水等症状;(4)就诊前未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或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5)便培养未见霍乱弧菌。排除标准:(1)怀孕或哺乳期妇女;(2)已知对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或葛根芩连颗粒过敏者;(3)伴有频繁呕吐、中度以上发热或中、重度脱水及酸中毒的患者;(4)伴有严重的心脏、肝脏或肾脏疾病 (AST、ALT≥正常值上限的1.5倍,Cr>正常值上限),或病情过重无法接受本研究者;(5)特殊细菌(如伤寒、副伤寒、菌痢等)所致的腹泻或腹泻病程超过2周。

1.2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感染性腹泻128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9.46±5.67)岁;平均病程(41.97±3.89)h;发热39例,呕吐48例;平均大便次数(7.43±2.11)次/d。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7.21±3.55)岁;平均病程(42.62±5.66)h;发热42例,呕吐49例;平均大便次数(7.23±1.94)次/d。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如补液、止吐、止痛及对症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西安迪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 mL,国药准字H20080185)40 mL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颗粒(重庆三环药业有限公司,规格:6 g,国药准字Z10980156)6 g开水冲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后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正常、排便有无不适感,无里急后重或腹部绞痛。检测大便大便常规、血常规。密切关注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有无异常及药物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参照 《急性感染性腹泻临床用药研究》[5]。显效:治疗72 h内,全身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体温降至正常,不复升,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2 h全身症状明显改善,体温降至正常,不复升,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无效:治疗72 h,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粪便性状、次数无变化甚至恶化。于治疗后第3日评价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89.06%(P>0.05)。

表1 两组感染性腹泻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指标的变化 见表2。结果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次数相当(P>0.05);对照组治疗后排便性状改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便不适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感染性腹泻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感染性腹泻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 排便不适感(n)排便次数(次/ d)排便性状(异常/ n)治疗组治疗前 6 0(n = 6 4)治疗后 7*△对照组治疗前 6 0 7 . 4 3 ± 2 . 1 1 5 8 1 . 3 3 ± 0 . 4 1*6*△7 . 2 3 ± 1 . 9 4 5 9(n = 6 4)治疗后3*1 . 2 5 ± 0 . 3 2*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为100%,大便常规中脓细胞、红细胞阳性率100%。治疗3 d后两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均已正常,便常规检查未见脓细胞及红细胞。但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和观察组中有7例患者仍有腹泻症状,每日大便次数仍在6次左右,且为稀便,偶有腹痛。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出现皮肤红疹1例,B组患者也出现皮肤红疹1例,患者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用药后症状在3 d内自行消失。

3 讨 论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系统疾病,高发于夏秋季,与饮食卫生有极大的关系。临床多需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同时患者若伴有恶心、呕吐,治疗方面需注意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情况的发生,故在抗感染治疗同时辅以补液及对症等支持治疗[6]。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其成份为丁香罗勒油,碳酸钙,氢氧化铝及三硅酸,为复方制剂。丁香属植物为木樨科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保肝利胆、降血压、降温、镇咳祛痰等药理作用[7]。碳酸钙、三硅酸镁、氢氧化铝三者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够中和腹泻时肠道内过多的游离胆酸或脂肪酸,减少酸性物质对肠道损伤,能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腹泻次数、减少大便含水量,使大便成形,同时还可补充钙、镁离子,预防腹泻导致的低钙、低镁血症[8]。本实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治疗后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后排便性状改善明显优于观察组,证明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应用于腹泻病的治疗是有效的,且对改善排便性状效果更佳。

葛根芩连汤一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急性肠炎起病急、病程短,临床以腹痛、腹泻或伴发热为主证。方中葛根清热解表,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黄芬、黄连性寒清胃肠之热,味苦燥胃肠之湿。甘草甘缓和中,如此表里双解,清热解肌,药到病除[9]。故葛根芩连颗粒具有解肌、清热和止泻的作用。动物实验证实:葛根芩连颗粒能抗乳搪的致泻作用,减少泄泻动物数及降低粪便等级。泄泻患者,肠张力增高、蠕动充进,排空加快,因此,抑制肠运动对泄泻有治疗作用。本研究证明葛根芩连颗粒应用于腹泻病的治疗是有效的,且对改善排便不适感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应用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与葛根芩连颗粒治疗腹泻患者,均可以有效的降低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但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对改善排便性状效果更佳,这一点较葛根芩连颗粒有优势。而葛根芩连颗粒对改善排便不适感效果更佳,这一点较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有优势。

[1] 孙嫣,陈香宇.成人急性腹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12(2):121-123.

[2] 韩丽丽.复方丁香罗勒及蒙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80-1381.

[3] 刘家骏,叶寿山.葛根等连口服液的止泻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12(6):5-6.

[4]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治疗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5] 王建放,张伟军,黄福民.急性感染性腹泻临床用药研究[J].中国药房,2005,15(21):1646-1650.

[6]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5-160.

[7] 彭宅彪,张琼光,代虹健,等.丁香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79-2081.

[8] 周云,杜明红,陈长玲.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2):30.

[9] 刘秀英,张歌平,冯海蒲.葛根答连颗粒剂治疗急性肠炎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6,11(3):42-43.

R256.34

B

1004-745X(2015)03-0547-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3.067

2014-08-09)

猜你喜欢

葛根芩罗勒不适感
薄荷与罗勒,香料中的“双生子”
葛根芩连汤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类文献的概述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机制
罗勒:请叫我“香草之王”
多形式健康宣教及培训对乳腺癌术后肢体肿胀、不适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消除“不适感”缩短“过渡期”
葛根芩连汤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血常规、血液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车改在基层:“不适感”如何调适
被番茄需要的罗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