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小谈戚子平笔记体小说集《风水先生》

2015-01-04

文学港 2014年10期
关键词:风水先生假货风水

春寒料峭,窝在家里不出门,借来的几本书翻完了,又懒得动笔续写一点关于《慈溪生活文化漫拾》的材料,巧的是子平先生寄来两本大作,其中之一就是笔记体小说集《风水先生》。这正投我所缺,如渴汉饮水,咕咚咕咚一下子把一瓶矿泉水喝得底朝天。这以前我也收到过他写的书,记得只报以一首小诗,这回想在纸上说三道四几句了,门外之言,自然是“乱弹”,偶有所中,那是歪打正着。

我是学历史的,不免有点小小的“历史癖”,请允许我题外饶舌几句。我国文学上古以散文为大宗,中古以诗为大宗,近代以小说为大宗。凡文化史悠久的国家,其文学史的发展,概莫能外。在我国,虽然近代型的小说早已出现于唐宋时代,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说:“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事情,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这是“小说”作为一种文体而首见之于古籍者,并一直为后世所沿用。然而唐宋时小说在士大夫的观念中,远不是文学。小说跻身于文学之林是后来的事,到“五四”前后蔚为大观,这其中还包括周桂笙、林琴南、梁启超、周瘦鹃、伍广健、周氏兄弟等的翻译小说。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排行榜“鲁、郭、茅、巴(李芾甘)、老(舒舍予)、曹(万家宝)”就腾于众口,流誉海内外文坛。这六大家中,周、沈、李、舒都写过小说,后三位更是小说高产的大家。到了现代,小说成了文学创作的主流。

具体到我市的创作现状而言,自建立市文联以来,现住慈溪境内较早从事小说创作并有一定影响之一的是子平先生的《绿魂》,此书已被美国芝加哥大学收藏。踵步戚君之后的有吴、赵、励、俞等诸君,岁月昭昭,小说创作前景可期。

子平先生的新作《风水先生》收笔记体小说三十六篇,作为集名的《风水先生》是其中的一篇,可见作者对它的看重了。

风水,又叫堪舆学、相地术、相宅术、青囊术、青乌等。它是古代人们选择居住环境、埋葬死者墓穴的一种术数。略而言之,风水就是“藏风”“避风”和“观水”“用水”的方法。风水先生的工具有罗盘、六壬盘和鲁班尺。而小说里的风水先生李贵在那“文革”的岁月里,身上只有高举“打到XX”的两个拳头,嘴里只有高喊口号的一条“舌头”,也没有风水的道具,不懂风水的术法,靠的是胡弄恶搞的鬼点子鬼手段。

这位冒牌风水师李贵其实和《水浒传》中的李鬼是一路货色,成分倒是三代祖传的贫农,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他是王癞子的“反面政治教员”;而王癞子除了癞子,在“懒”这一点上,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乌龟配王八,一对宝货!在李贵两次给王癞子的祖坟和造房选风水的这个主要环节上,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情节。

懒得出奇的“拉屎专家”王癞子权欲膨胀,和李贵串演了一场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文革”一声炮响,王发迹了。

王因祖坟龙脉选得好,由己及人,起用李贵,李的风水业务看好(差一步就要开办李贵风水有限公司)与王的关系更铁了,也当了大队干部。

王发迹后盖新房,李又为王再选龙脉风水,让王的长子从农门跳进“龙门”,不料果如所愿,但因基础太差,半年后羞愧跳楼死了,从此地府又多了一位“白卷英雄”。

王家追查原因,归结为造屋于龙身之上,龙不堪重负,风水师其责难逃。

好心恶报,李深感痛苦,为推卸责任又制造了“铁耙案”(倒霉蛋王阿狗之子无故冤死狱中)。“铁耙案”后李神经病变,恶梦缠绵,突然暴毙椅上。

小说就是以王、李的交好与交恶为主要线索,通过两人的“苦肉计”、王的紧跟潮流的造反精神、李的两次选风水、王的儿子的跳楼事件、“铁耙案”等,反映了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及其典型性格,作者运用白描手法,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王、李等人钻营和谄媚的丑角嘴脸,揭示了人性卑劣、丑恶的一面。文字是简洁的直白的洗练的看似闲口道来,可作者的批判意识彰显无遗。

是的,我们爱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可我们也有理由不爱这个世界阴暗和丑陋的一面!

《绿魂》是本书另一篇“含金量”较高的小说,文长千余字,可蕴含的精神和道德力量却数倍数十百倍于文字的长度。林业专家高工因为“心梗”被医师判为不治之症,垂危之际局长征询他的要求,他口不能言,只能以身体语言示意。解人当属高师母。极度悲伤中的高师母淡淡地说:“老高的心事可能藏在笔记本里。”果然,上面记着:“丧葬亟需改革……对土地环境两不误,最好的办法是树葬。即每一棵树下深埋着一个逝者的骨灰。”让树做一块绿色的墓碑!

《绿魂》的遣词极其简省,写高工只用了“眼皮微微一张,两眼紧盯着绿色的壁画”、“点点头”、“摇头”、“仍摇头,从被子里伸出手指朝下,那两眼继续紧盯着壁画”、“手指似乎十分努力地朝下指了指,又盯了盯壁画,就紧闭了双眼”。这“三盯壁画”(画上是一望无垠的林海,有飞禽走兽点缀其间),深意存焉。解读其意自非高师母不可。写高师母的言行也只寥寥几十字,而沉痛、挚亲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有人想到《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小说“监”误植为“临”)弥留之际双眸盯住脚后灯中的灯草这个“细节”,真是郢书燕解了,因为严监生是吝啬鬼的代表,两者的意义有云泥之别。这一“误解”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

《绿魂》的意义在于:光明磊落的生存,追求崇高的生存(包括身后之事),这样生存着的人,尽管最后也要走向死亡,而他们的精神与业绩却始终镌刻和萦绕在后人的心中,并鼓舞和激励后人走向灿烂辉煌的前景。

《假货咏叹调》,咏叹调的其实不是假货,而是世道人心。这世上人人正道挣钱,哪来假货?没有假货,何来假货咏叹调?!幸亏假鼠药,世上少了两个冤鬼。快要读完此篇,正要高喊“假货真好”时,却不料卖鼠药的喝了送来的酒后却毒死了。呜呼哀哉!《假货咏叹调》整篇小说其结局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使人产生一种健举之美之感。

《箱子》说的是牛皮箱里装的是一位老人毕生工作中颁授的奖章和奖状,奖状中夹有两封书信,一个小偷见到皮箱中装的是这些物件时,小偷的良心发现了。最终箱子依然,而多了小偷两行动情的泪。

《名人阿华的故事》中的阿华是位“想象专家”,他把定期储蓄的“定”想象成“死”,睡在老婆身上,可以浪漫地想象成睡在美女、歌星身上……因为想象力太丰富,工作常出错,本书中的谐谑以此篇为甚,如听侯宝林大师相声,奇诡如读蒲松龄《聊斋志异》。

人间分类,世相百态,有时小人物不小,大人物不大。《调令》中的邮电工人小虎就属于前者,这位刚进邮电局转运科的青工,上班时见有人进来东瞧西望,还拍邮袋、摸袋牌,当即呵止并驱之出门。来人出门前脸微红,表情复杂(其实他是局长)。几天后调令来了,调小虎到安全保卫科工作。故事很简单,而内涵不简单。诚然,有时一种巨大的魅力不是来自一个完整的故事或完美的典型,而是产生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片断也可以产生美,美是无处不在的。这种情况在书中是屡见的。

《训罚》中的新员工大学生小陈将“骆驼”读成“各它”,把“绿魂”读成“绿鬼”;妙的是局长也将“赤裸裸”念作“赤果果”。“盱眙酒家”念作“于台酒家”,看谁“白”得过谁!真是“白字”对“白字”,“一脸疑惑”对“一脸茫然”,谁也不丢份。明顾炎武《日知录》里有“别字”一条说:“白”和“别”的声音相近,所以有这样的转化。有位颇有盛名的主持人,大名已忘之矣,竟将五四时期的文化名人夏丏(读miǎn)尊的名字念成了夏丐尊,白字满嘴,还有什么文明可言?

还有,《家龙》误将壁虎当成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误会;《考验》通过反讽揭示了小董与老邵正反鲜明的对立面;《比赛》揭露的是市井小民胖嫂和瘦猴这对夫妻惯于在钱眼里翻筋斗的“买菜经”;《炖粥瓮》写的是号称“炖粥瓮”的青年,憨直、厚道、善良、不识水性而下水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复明》中装瞎的李明在管教人员温如春风般的帮教下,良心发现,弃恶从善;《约会》以一枚邮票为中心,点燃了在邮局做汇兑小王的和女友的爱情火花。在和女友“约会”与“助人”这两个砝码上,小王经过一番思想较量,最后选取了“助人”,巧的是被助者正是小王的毛脚丈母娘……

小说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它的思想和情感,是融汇在形式之中的,它的审美价值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各种因素融为一体,用形象、事件、情感的集中展示和表现主人公的内在的性格和力量,这是小说能唤起和激发人的审美感的根本原因。《绿魂》中的高工、《箱子》的老人、《调令》的小虎、《炖粥瓮》的憨厚青年、《约会》的小王等等,作者以爱为核心,通过各种生活实例,将厚道、善良、敬业、正直、关爱一一展示于读者眼前,同时又对欺诈、愚昧、自私、霸道的王癞子、李贵、阿华、小陈、胖嫂、瘦猴等给以无情的鞭笞,善其善、恶其恶,两者的出发点都是“爱”。

读本书我感到有一份作者真实的性灵在。这些笔记体小说有小品的味道,有大品的分量。小说的文字写得活泛,风格或畅达、清朗、或滋润、鲜明,时时夹以幽默、谐谑、反讽等,运用之妙,在乎会心。

总而言之,《风水先生》暗示我们:我们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人和我们擦肩而过,但你要学会选择,贤者君子端士正人不要失之交臂,佞人妄人小人和人首畜鸣之人,就让他从身旁滚得远远的……

猜你喜欢

风水先生假货风水
风水吉兆
风水
假货地图
风水
风水
奢侈品假货是正品的6倍
一只风水罐的知天达命
网购假货现象调查四成用户对假货“忍了”
把老妈整成“不知道”
最好的风水是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