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牛场寒季消毒模式效果研究

2015-01-03霍妍明陈国亮薛晓霜张东冉邱殿锐赵伍祥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2期
关键词:消毒药承德市培养皿

霍妍明,陈国亮,薛晓霜,张东冉,邱殿锐,赵伍祥

(1.承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承德067000;2.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3.承德市畜牧研究所 河北承德067000)

规模化牛场寒季消毒模式效果研究

霍妍明1,陈国亮1,薛晓霜2,张东冉1,邱殿锐3,赵伍祥3

(1.承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承德067000;2.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3.承德市畜牧研究所 河北承德067000)

通过对寒季规模化奶场应用三类不同的消毒药,比较消毒前、后细菌的变化规律,探讨出效果较好的消毒药种类,并推荐出冬季最佳消毒间隔周期。试验结果表明:三类消毒药中,以含氯制剂效果最佳,其余依次为醛类制剂、碘类制剂;冬季最佳消毒间隔周期为6 d,可以起到较好的消毒效果并能够做好圈舍保温工作。

寒季;规模化奶场;消毒药;间隔周期

随着应用技术的不断研究推广,科学有效的预防疫病工作愈来愈受到重视。近些年来一些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在进行区域划分时,特别重视消毒隔离区域建设,把其作为重要环节建设。但近些年来通过笔者走访不同的养殖场时发现,很多养殖场消毒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很多,如:用药单一、消毒程序混乱、特别是到了冬季使用何种消毒药、几天消一次毒能更好的控制疫病发生又能较好地做好畜舍保温工作成为比较挠头的事情。本试验本着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原则[1]选择三类消毒药[2]在北方冬季规模奶牛场圈舍开展消毒试验。消毒前、后分别采样,比对消杀效果,并摸索出冬季消毒间隔最佳周期。

1 试验材料

1.1 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次氯酸钠制剂,工作浓度1∶100);

醛类消毒剂:醛灭灵(稀戊二醛溶液,工作浓度1∶1000);

碘类消毒剂:菌毒杀(聚维酮碘,工作浓度1∶1500)。

1.2 器材

一次性培养皿、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灭菌棉签、灭菌玻璃珠、移液器、振荡器、EP管、恒温培养箱、高温高压灭菌锅、生理盐水、温湿度计、超净工作台。

1.3 场点选择

选定河北省隆化县旺兴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承德天添乳业有限公司(围场)做试验场点。试验开展于2013年11月15日,至2014年1月18日结束。试验期间最低温度-29℃,最高气温1℃。

2 试验方法

2.1 空气菌样

2.1.1 样品采集 消毒前将圈舍清扫,用喷雾器对舍内进行空气进行喷雾,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分别选择圈舍高(距地面2 m处)、中(距地面1.5 m处)、低(距地面1 m处)三部分代表圈舍不同高度,消毒前、后分别将已制备好的培养基按照不同高度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10 min,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置于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 h,菌落计数:按照奥氏计算公式计算菌落总数[3]。公式:C=5 0000 N/AT

C:每立方米菌落总数 (cfu/m3);N:每皿菌落数(个);A:培养皿面积(cm2);T:采样时间(min)

2.1.2 试验结果 试验具体结果见表1。

2.1.3 结果分析 表1试验数据表明,三种消毒药对空气中的细菌杀灭率均达到了80%以上,效果较好,以84消毒液消毒效果最优,消杀率平均为92.3%,其次为菌毒杀,消杀率为88.7%,醛灭灵的消杀率85%。

表1 牛舍空气消毒试验结果(103cfu/m2)

2.2 圈舍地面菌样采集

2.2.1 场点布样及采样 采用喷漆定位方式圈定采样范围,东西走向牛舍按照距离东门口、西门口各5 m处选定两个采样点,中间部位内选定一个采样点,采样点面积1×1 m2,每个采样点均设计为10×10 cm2的采样小区,开始前均进行机械清扫地面污物及粪便,消毒前均采用自来水喷雾打湿地面0.5 h后再实施整栋圈舍喷雾消毒,分别在消毒前、消毒后的30 min用灭菌生理盐水沾湿的灭菌棉签直接滚动涂抹采样区并分别采集到EP管内。采集好的样品置于冰盒内,在5 h内运送到实验室开展工作。试验设置两组同时进行:①每天消毒组;②周期消毒组(第一天消毒,以后不消毒),通过每天采样测算消杀率并根据细菌增值率推算出细菌增殖周期,得出冬季消毒间隔周期。

2.2.2 样品处理将呈有样品的EP管加入0.9%灭菌生理盐水1 mL浸泡30 min,之后转移到自制的处理管中,6 000 r/min离心1 min,静置10 min。将处理好的菌液进行倍比稀释,稀释好的菌液按照每块培养基10 μL的量采用滚珠法进行均匀滚涂,置于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 h,计数。

2.2.3 试验结果 畜舍消毒试验结果见表2。

2.2.4 试验结果分析图 对消毒所设置的每天消毒组和周期消毒组的细菌数量变化进行统计,统计如图1、图2。

表2 畜舍消毒试验结果(每天消毒组103cfu/m2)

2.2.5 结果分析

1)从表2数据和图1看出:北方地区冬季(-29~-6℃)规模化奶牛场以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消毒效果最理想,其余依次为醛类消毒剂(醛灭灵)、碘类消毒剂(菌毒杀)。

图1 三种消毒剂每天消毒的杀灭率

图2 三种消毒剂周期消毒细菌增值率

表3 畜舍消毒试验结果(周期消毒组 103cfu/m2)

2)表3试验数据和可见:消毒后的第六天细菌的恢复率已达到60.7%~65.1%之间,第七天时细菌的恢复力最高可达到82.6%,从这三种消毒药细菌增值率(图2中曲线斜率)可看出,第六天时细菌增值率最高,细菌在经过第一天消毒后,从第二天开始缓慢生长,至第六天时生长速度加快,一般在第九到第十天后细菌已经增值到原始菌水平。

3)通过以上分析建议北方冬季奶牛场适宜的消毒周期为6 d,即第一天消毒后,第六天进行第二次消毒,消毒间隔周期内无需进行消毒。■(编辑:狄慧)

[1] 杜晓光.影响消毒药作用的八大因素[J].河南畜牧兽医,2010,31(11):17-18.

[2] 耿建虎.奶牛场常用消毒剂及其应用[J].中国牛业科学,2012,38(4):71-72.

[3] 李建锋,罗沛宏,贺晓龙,等.三中消毒剂对育肥牛场圈舍消毒效果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2013(1):24-26+53.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2.011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产业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承德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22074)。

猜你喜欢

消毒药承德市培养皿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承德市
养殖场消毒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无处不在的细菌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养殖场不同疫病对“消毒剂 ”的选择
卫宝香皂:培养皿告诉你细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