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冠心病的心电图对比

2015-01-03静,常

关键词:肥厚型心尖心肌病

齐 静,常 瑶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冠心病的心电图对比

齐 静,常 瑶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探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冠心病心电图的对比。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56例为冠心病组,并选取同期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2例为心肌病组,并对两组患者心电图情况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R波(超过0.25 mV)、ST段压低(1~4 mm)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波倒置(超过1 mV)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早期患者极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在心电图检查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心电图结果准确分析,还需要对患者的具体病症全面分析,有效分辨其病情,促使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心电图

冠心病是因为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脂类物质在动脉内膜内出现堆积,诱发动脉腔狭窄,阻滞心脏血流,引发心脏缺血[1]。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特殊的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肥厚的心肌通常在前侧壁的心尖处,但室间隔基底处多数没有出现肥厚现象[2]。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较类似,例如胸闷以及心悸等,心电图的表现也很难区分,很容易出现误诊。本研究探究了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冠心病心电图的对比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冠心病组,其中男28例,女28例,年龄40~73岁,平均你了(61.43 7.27)岁,并选取同期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2例为心肌病组,其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39~73岁,平均你了(63.06 7.3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静息平卧,对其实施胸前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差异进行对比。利用十二导联同步描记心电图机,对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瞬时体表心电图情况进行描记。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典型性变化进行描述,主要有T波倒置(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和R波的方向不相同)、R波(左胸导联R波的振幅增高超过2.5 mV)以及ST段压低(ST段下移超过0.05 mV)。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R波(超过0.25 mV)、ST段压低(1~4 mm)方面的对比,需要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波倒置(超过1 mV)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结果的对比 [n(%)]

3 讨论

在临床上心电图被广泛应用,由于其具有操作便捷、检查费用较低等特点,是对心肌缺血检查的一种常用方法。肥厚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或右心室肥厚,心室腔逐步变小,左心室充盈受到阻碍,舒张期的顺应性明显下降的一种心肌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一种典型的肥厚型心肌病,以室间隔的肥厚较常见,肥厚处在前臂心尖与周围的心肌处[3]。此病具有病情发展较慢的特点,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显著特点,会出现显著的劳力型心绞痛病症,常常在中年产生典型的症状,常规体检与实验室检查的检出率不高。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心电图诊断中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对此病的诊断与预后能够提供一定的临床借鉴。冠心病属于常见疾病,具有发病较高的特点,心电图S-T段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特异性较高,能够采用心电图对冠心病早期进行筛查与诊治,但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的变化,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十分相似,在发病早期极易误诊为冠心病[4]。

心电图是对冠心病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心电图的变化是因为心室肌复极与除极出现变化导致的,心尖心肌肥厚导致心肌供血不充分,正常情况下的心内膜复极顺序受到破坏,引发心电图出现变化[5]。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R波幅度明显高于冠心病患者,但两组患者在T波倒置与ST段压低情况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的主要特点:巨大倒置T波在中胸与左胸连导,与冠状T波十分相似,因为肥厚心肌的顺序发生变化,倒置心内膜到心外膜的动作电位时间显著增加。ST段压低、未产生异常的Q波等。在冠状动脉供血不充分的过程中,ST-T会出现变化,急性冠脉供血不充分,倒置心电图ST-T出现可逆性与一时性的变化,慢性冠脉供血不充分,导致心电图ST-T出现持续性的变化。冠心病:心尖肥厚型患者出现的ST-T变化较小。

现阶段,临床上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方法主要为心电图,但由于受到声窗的影响,对心尖处室壁的诊断效果不佳,对心尖处室壁厚度的测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对早期没有显著临床表现的患者,不仅要对心电图情况认真分析,还需要与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有效结合,促使诊断准确率的显著提高。

由此可知: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早期患者极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在心电图检查的过程中,应对心电图结果准确分析,还应与患者的具体病症全面分析,有效分辨其病情,使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1]肖 敏.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冠心病的心电图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88-89.

[2]汤莹珏.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冠心病的心电图比较及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6):152-153.

[3]罗晓亮.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

[4]张 剑,赵 英,邹晶晶,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5,4(2):88-90.

[5]赵 禹,曹 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一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0):944.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33.017.02

猜你喜欢

肥厚型心尖心肌病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家族聚集性明显的肥厚型心肌病
欢乐过大年
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价值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