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嗨,张逸,你好!

2015-01-03张逸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2130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开课教研生命

张逸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213000)

嗨,张逸,你好!

张逸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213000)

亲爱的25岁、35岁的张逸,你们好!

真高兴今天在《中国学校体育》这个地方又遇到了你们。

之前每一次的相遇,在我这个45岁张逸的记忆中依然十分清晰。

25岁的张逸,依稀还记得你当年的风发意气。从教两年的你就开始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这样的机会使你在1996年就被破格评为小学高级教师。之后,有幸参加了国家体卫司李晋裕教授领衔的体育课题。在专家的指引下,你又连续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体育基本功、公开课比赛中获一等奖。这些给了你自信,更增添了你在小学体育这片园地上耕耘的无穷的动力。

在那时,想要成为名师的念头不断回旋于你的脑海中。但是没过多久,就恍然觉得曾经的理论远远不够指导现在的课堂实践。你为你的空想主义而感到羞耻,虽然那些年的光环会永久珍藏在你记忆的相册里。于是,吸纳与学习成了那一段时期的主旋律。那时的你,就像一块饥渴的海绵,充分汲取着教育教学理论的营养,聆听着大师的教诲,努力获取“教育”这个词汇所能给予的一切力量。

就这样,你走向了35岁。

沉寂多年的你,担负着江苏省教科院的六校基地联合教研活动的策划、设计、教研、主持、上公开课的重任。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你度过了一段生命中最艰苦,也是最美好的时光。

你在专著、课题、研讨、教案、试教等词汇中周游;在电脑、图书馆、会场、课堂间奔波……那时的生活,有序充实,就像每天早晨上班高峰的车水马龙,像阳光下的湖面,像清晨的空气,忙碌、跳跃、洁净而芬芳。

这样的生活更多是一种挑战。你在埋头静心做事时,就像一个在隧道中行走的人,执着相信前面一定会有光明。你清楚地知道在第一道光亮出现之前,一切都唯有靠你自己的信念。

那时,你每天几乎都要与文字对话,重新思考着那些人生最基本的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教育教学之路该延伸到何方?

一段日子过后,当理论有了一定的积淀,书籍中的文化、色彩、营养,就像潺潺流水一般在你面前打开,源源不断流进你的心里,从生涩到信手拈来,那是通过努力、用功和积淀才能获得的质变。与大师面对面剖析课堂、明确教学特色、理清发展规划时,似乎不再迷茫,所有的努力都有了方向。那时的你,如同一只自由的小鸟,在人生的海洋上空翱翔,在教育教学山峰间盘旋,寻找着本属于你的、清晰的、远方的目标。

2015年伊始,感谢《中国学校体育》这个平台,我们又见面了。45岁的张逸没变。虽然你从一名一线教师走向了教研员,但你仍像当年那样,渴望学习,勇于选择,勤于尝试;仍然还像当年那样,寻求自由的心灵,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今天的你,是一个勇敢的梦想家,探险家,继续驰骋在夯实学校体育基础教育、追求区域师生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在教育教学研讨的形式与内容上,在携同教师发展的创作过程中,你对教育更多了一份敬畏,对孩子更多了一份虔诚。

今天的你,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你不仅要为自己的个人目标而努力,你还将要承担一个团队、一批教师、一批学校、一个区域向前推进的工作,而这要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三年、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去实现。

今天的你,依旧灿烂微笑着面对生活,倾心于发现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美丽风景。从写意课堂到和睦家庭,从关爱家人到善待朋友,从三尺讲台到葱绿山野,你充分创造、享受着生命的景致。

亲爱的张逸,这么多年后的重逢真让我非常欣喜。

多年来,你从面对学生到面对自己,从面对自己到面对团队,你不断成为更有责任感的人,你的路定会越走越坚实。如果你看到自己的这些成长,相信你也会非常高兴。

期待与你的下次重逢,希望还是有这样喜悦的欣然。

祝你在新的旅途上一路平安。

猜你喜欢

公开课教研生命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