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元视角的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研究

2015-01-02张玉娥

统计与决策 2015年21期
关键词:密集型种类数量

张玉娥,朱 晶

(1.南京农业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2.江苏粮食安全研究中心,南京 210095)

0 引言

入世十几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迅速增加,从2001年的118.5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214.8亿美元,增加了9.25倍,年均增速20%,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3.2%增加到2013年的8.9%。但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速出现变化,从最高52%的增速,到2009年的-10.4%,再到2014年降到3%,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并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每年的进口增速却不尽相同,并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加,是进口价格、进口数量和进口结构三者变化的共同结果,本文借鉴施炳展(2010)的方法,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种类增加、价格增加和数量增加,分析三者在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中的贡献,更加客观的看待中国农产品的大量进口。由于进口种类的增加可以增加进口国的福利,在研究中考虑进口种类的变化,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避免过分担忧中国农产品贸易进口的大量增加。同时,从种类、价格和数量变化的角度解读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的模式,以探索我国的农产品进口增长是数量增长、价格增长和广度增长中哪一种增长带动的,从而为我国农产品进口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 中国农产品进口变化结构分解

1.1 三元分解方法介绍

施炳展(2010)将一国的进口额(出口额)的变化分解为种类变化、价格变化和数量变化三部分。具体公式如下:

由公式可以看出,两个时期的贸易额之比,可以由两个时期的种类之比、价格之比和数量之比得到。EMt表示t期中国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农产品总出口的比重,Pt表示t期中国出口(进口)农产品价格与世界农产品出口(进口)平均价格比值的加权。Qt表示t期中国农产品出口(进口)数量与世界农产品出口(进口)数量的比重。

由公式可以看出,t期的贸易额可以通过种类变化、价格变化和数量变化达到t+1期的份额。本文基于施炳展(2010)的方法,利用UNCOMTRADE获取的贸易统计数据,并用我国CPI对数据进行平减处理。

1.2 农产品进口增加的三元分解

(1)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总体三元分解

利用三元分解方法对农产品进口进行分解,得出结果如表所示。因为1995~2013年过多,篇幅所限,仅展示部分年份数据。

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比重的增加,是进口种类增加、进口数量增加和高价格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农产品进口额总额增加,占世界农产品进口额的比例不断扩大。1995年中国占世界农产品进口额的2.62%,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最低降至1.86%,此后逐年恢复,到2013年已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的8%。农产品的进口增加,通过三元分解可以看出,源自中国进口种类、进口数量的共同贡献,进口种类占世界的比例从1995年的76.96%上升到2013年的86.53%,进口数量占世界进口数量的比例从1995年的2.61%增加到8.47%。同期,除部分年份外,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与世界农产品平均进口价格相比,均偏高。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相比较世界平均进口价格来看,一直在下降。中国正在进口更多种类、更多数量、高价格的农产品。

(2)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分贸易伙伴三元分解

分贸易伙伴来看,按照中国2013年进口农产品总额前五名,选择美国、巴西、东盟、欧盟和澳大利亚作为研究对象。由表1中可知,中国从五个贸易伙伴进口的农产品总额占其出口农产品总额的比例都在1997年前后有所回落,但自入世后快速上升,甚至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总额占该国出口到世界农产品总额的20%左右。种类方面,美国、东盟和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种类均达到90%以上,而巴西和欧盟对中国出口的种类正逐年增加,这均表示中国进口了源自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大部分农产品种类,且呈现上升趋势;数量方面增加尤为显著,中国进口的源自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农产品数量从1995年占据其出口总数量不到10%,但是到2013年这一比重增加到20%甚至30%,而东盟和欧盟虽然的比重相对比较低,但是仍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价格方面,中国源自美国、巴西、欧盟和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价格均高于世界进口自这些国家的平均价格。可见中国进口农产品的增加,离不开进口种类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数量激增。

(3)农产品分大类进口变化三元分解

按要素密集度将农产品分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进口增加伴随着种类增加、数量增加,价格方面源自美国、巴西、东盟的价格低于世界均价;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方面,进口的迅速增加与数量增加的趋势完全吻合,此外进口种类也呈现增加趋势,进口价格基本与世界平均价格持平甚至高于世界平均价格。美国和巴西出口到中国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分别达到了世界总出口的32%和43%,澳大利亚在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方面,均有明显增加,出口到中国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了23%和22%。中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虽然进口均增加,但土地密集型增加更迅速,二者的增加均主要由数量增加引起,同时伴随着种类的增加,价格大于世界平均进口价格。美国、巴西、东盟主要向中国出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澳大利亚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均有明显增加。

进一步细分产品,进口额前五位的农产品为食用油籽、畜产品、食用植物油、棉花和水产品。食用油籽方面,从2001年占世界的20%到2013年占世界的46%,食用油籽进口迅速增加,进口种类没有太大变化,维持在90%以上,价格略高于世界平均进口价格,变化幅度也不大,引起进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数量的增加,从2001年占世界进口总量的21%增加到2013年的47%,是我国进口增加最迅速的农产品。畜产品方面,占世界总进口的比例增加在逐年增加,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增加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畜产品进口额可能会继续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进口额占世界农产品总进口的8%,进口种类仅占世界总进口种类的84%,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是主要的来源国,新西兰出口到中国占出口到世界的27.20%,种类占91.03%,数量占31.35%;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占出口世界的28%,种类占到96%,数量占到29%;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占世界的12%,种类占到82%,数量为15%。食用植物油和水产品方面,进口占世界比例的增加趋势有所减缓。棉花进口从2001年占世界进口的3%开始迅速增加,2013年进口占世界总进口的43%,增加趋势有所放缓,甚至较2012年的50%有所减少,主要受到数量变化的影响。

表1 中国农产品进口三元分解

从进口总体、进口不同来源和进口不同种类来看,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主要源自数量的迅速增加,同时伴随着进口种类的增加和价格高于世界市场平均价格,这一特征尤其表现在各类土地密集型进口的激增上面。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对其贡献最大的是中国进口数量占世界总进口数量的比重迅速增长,同时种类增加也有很大贡献,而价格除了在东盟呈现副作用之外,整体及其他贸易伙伴均体现了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大国效应”,即随着我国农产品进口数额的不断扩大,我国进口的价格高于世界的平均进口价格。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是数量增加、种类增加和价格高共同引起的。

2 三元结果产生的原因与中国农产品进口未来发展趋势

2.1 中国农产品进口三元结构产生原因

(1)资源禀赋差异是根本原因。农产品是严重依赖水、土、气候等资源的产品,要素禀赋差异是导致中国农产品进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是可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而同时需要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仅仅依靠自身的供给仅能满足温饱,如要追求更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满足自身需求,需要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因此,中国需要进口更多样化的产品,不论从农产品总体还是分类的农产品,均体现了进口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

(2)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是导致农产品进口不断增加的刺激因素。中国GDP自1995年以来,以年均13%的速度增加,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居民逐步减少谷物类的消费而增加肉禽蛋奶的消费,而畜产品需要更多的谷物等饲料的大量投入。中国土地资源稀缺,无法提供足额的谷物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受需求不断增加的影响,中国进口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3)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大国效应”明显。随着中国进口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导致世界农产品整体需求提高,而同时全球农产品供给能力固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世界农产品价格。

(4)国内外价差的存在促成了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国内加工商选择进口国外低价的农产品,国内受到最低收购价保护的棉花、粮食等农产品毫无竞争优势。在这种背景下,国外农产品尤其是原料型农产品大量进口。虽然进口价格高于世界平均价格,但是仍然远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5)中国农产品进口边境措施丧失保护能力是导致中国农产品进口数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入世后我国全面践行入世承诺,国内市场处于几乎完全开放的状态。大豆、棉花等国内外价差的存在,导致国内高库存的情况下,仍然从国外进口大量低价农产品。这是导致我国进口国外农产品数量边际大增的原因之一。

2.2 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发展趋势

众多原因引起了中国农产品的大量进口,究竟从数量、价格和种类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1)进口种类方面,种类增加需要充分开发除美国和东盟外的其他地区的潜力。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追求多样化的产品,其中农产品更加追求加工程度高的农产品,必然会增加我国农产品的进口种类。中国源自世界的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口了美国和东盟的几乎所有商品种类,但是源自巴西、欧盟和澳大利亚的种类尚有发展空间。

(2)价格方面,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大国效应将导致中国进口更多高价的国外农产品,并导致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继续增加。农产品进口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我国土地密集型产品丧失竞争优势,国内价格远高于世界市场价格。随着我国生产成本尤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更多的农产品会出现价格高于世界市场平均价格的情况,届时会进一步导致中国进口更多低于国内价格的国外农产品,大国效应进一步显现,导致农产品进口额进一步提高。

(3)中国农产品进口数量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和国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中国将需要进口更大量的农产品,而通过前文分析来看,世界尚有一定的供给能力,此趋势短期内很难改变。

3 结论

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中国农产品的进口急速增加,尤其伴随着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的大量增加。

(2)中国农产品进口种类不断增加、进口数量增加和进口价格高于世界平均价格,共同促进了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的不断增加。

(3)分贸易伙伴来看,中国源自各国的农产品种类、数量均有所增加,但是价格表现不同。

(4)分产品种类来看,主要源自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数量、种类均增加,价格高于世界平均价格,而劳动密集型产品数量、种类增加,而进口价格高于世界平均价格。分具体种类方面,食用油籽进口数量大增,进口种类变化不大,而价格略高于世界平均价格;畜产品方面,进口数量增加、进口种类增加;食用植物油、水产品和棉花的进口也主要受到进口数量的影响。

(5)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大国效应、国内外价差和边境措施保护力度的降低等原因共同导致了中国农产品进口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价格也将在部分农产品继续保持高于世界平均价格的状态,从而最终导致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不断增加。

[1]Anderson J,Van-Wincoop E.Gravity With Gravitas:A Solution to The Border Puzzl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1).

[2]林大燕,朱晶,吴国松.季节因素是否影响了我国大豆进口市场格局——基于拓展H-O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4,(3).

[3]王新华,狄强.中国粮食进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2).

[4]董银果,李圳.SPS措施:贸易壁垒还是贸易催化剂——基于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口数据的经验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

[5]孙林,蓝旻,钟钰.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东盟区域谷物可获得性的影响:进口贸易流量视角的考察[J].农业技术经济,2015,(1).

[6]耿献辉,张晓恒,周应恒.中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4,(5).

[7]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J].经济学(季刊),2010,(4).

猜你喜欢

密集型种类数量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湖北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
密集型呼吸灯灯串设计与实现
统一数量再比较
种类丰富的酒具
欧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经济贡献及对我国的启示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中美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结果及分析
镜头像差的种类
头发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