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P2P行业规范化的探讨

2015-01-02翁思思

金融经济 2015年24期

翁思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对P2P行业规范化的探讨

翁思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P2P发展模式无外乎两种,一类是通过线下的方法去展业,一类是通过合作机构去展业,其中资产的类型可能会有一些区别,实际上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是所谓的类似电商自营的模式,还有一种类似于像平台的模式,跟机构来合作。交易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因为大概在2014年的11月份全国内单月过亿的平台数量就超过40个,同时今年全年整个行业的交易规模应该超过了1000多个亿,同2013年比,有接近3倍的增长监管政策会趋紧,不过牌照不会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因为他们感觉监管方面还是比较聪明的,可能会设定一些门槛,更多的还是在业务规范上限制。平台本身会提供一个二级的市场,按比例来说,一般来讲新标的成交大概是总交易额的80%,流量大概占到20%。虽然垂直类平台看起来很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去做这样的垂直的平台,因为垂直平台行业一定是这个行业里面有足够多的信贷机会,或者它本身被传统领域所验证过,这样的垂直领域才会有价值。

关键词:P2P发展模式;交易的规模;P2P平台特性;监管政策;信用审核

一、国内P2P市场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总体水平以及国内“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的P2P行业2008年就已经起步了。早期主要采用直接拷贝国外的模式,直接在线上点对点融资,但这种模式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主要依靠于线上的增值模型去对借款人进行打分,打分之后进行融资,所以投资人会承担风险。

从发展阶段来看,P2P行业已经经历了2007—2010年的行业起步期和2011—2013年的快速发展期,从2014年开始整个行业逐步进入调整缓冲期;从金融的范畴来分析,P2P并不只是单纯的互联网技术创新,对于金融发展而言,做出了许多创新和贡献,但P2P平台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①。从交易规模来看,P2P发展比较快,大概在今年就有2800多家平台,但是今年跑路的平台也比较多,可能达到三四百家左右,平均每天有接近2家的平台倒下。不过交易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在2014年的11月份全国内单月过亿的平台数量就超过40个,同时今年全年整个行业的交易规模超过了1000多个亿,同2013年比,增长接近3倍。

传统借款渠道相比,其实这两种不存在本质区别,P2P有几个特征:放款速度非常快,风险偏激进,审核的严苛的程度可能会松一些。因为P2P的资金比较紧急,所以相对来讲,就会少一些审核的次数,速度会快一些,所以风险偏好也会相对比较激进,因此,需要更高的利息来覆盖其风险。

二、国家对P2P的监管政策

对于监管政策制定的方向。首先,监管政策会趋紧,因为2014年出了好多事情。不过,有利网认为牌照不会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因为他们感觉监管方面还是比较聪明的,有其他的方法来限制。可能会设定一些门槛,更多的还是在业务规范上限制。

目前有几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一,资金的有效监管;二,平台的金融信息服务资质;三,投资人的投资上限,因为有些P2P投资人非常激进,可能对一个平台投千万的资产,所以监管层会明确限制这一方面。

然后就是一些P2P擦边球上的管理,还有在资产包里的违规操作,比如设立一些基金,需要从业务层次制定比较明确的细则。

三、P2P主流模式分析

(一)三种模式介绍

最经典的就是人人贷这种模式,通过线下去展业,做的其实都是类信用卡的业务,都是小额的信用贷,现在也会涉及到一些车辆,房屋抵押的贷款。然后在投资人这一端,早期是通过财富中心展业,最开始的形式是通过一个中间人,这是一个最原始的状态。这种模式相对说会有很多问题:一,具有自由化嫌疑;二,存在资金池,当然就会有一些非法的操作。不过,他们现在在逐步的转型,比如变成垂线上的融资,也就是在线下找资产,线上投资人做直投的模式。

其次是有利网的模式,他们可能没有线下的团体,线下只是同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合作,然后线上推动小投资人,这样工作比较轻,速度很快,但是同时对资产的把握比较差,虽然提供这样的一个担保,但是合作方出了问题,其实还是要承担风险的,因为整个投资人的环境并不是那么理性。这个模式同时赚取的利润是比较差的,大量的平台以加价的形式去恶意的做价格竞争,所以利润空间是比较低的。

第三种不再直接跟项目方合作了,可能同一个资产的打包方来合作,其实是保险公司,把已经有的资产打包,让债权包以授权转让的形式来销售,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业务模式。

(二)平台收入

平台本身会提供一个二级的市场,按比例来说,一般来讲新标的成交大概是总交易额的80%,流量大概占到20%。

一般来讲小微企业会比个人消费贷款占比高一些,基本上小微企业都会以经营者本人的形式去贷款。消费贷款相对会比较低,最多也就是占到20%到30%。

如果平台只是一个通道方,那么其收费模式就是收服务费,一般从这个项目中收取2%-5%的服务费,可能会向投资人收取的一些管理费用,比如增值服务费,不过这个部分收的非常少,主要还是向项目提供方收取服务费。如果是直接发放,也就是做的投资人端,他们一边是放款,一边是向投资人吸收资金,因此收入主要来自两边的这个利息差。

(三)合作方式

品牌比较大,或者线上P2P有一些经验的,或者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或者后面有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做支持的,这样的平台获客能力非常强。

合作方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用户。这样的合作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比较传统的P2P公司,把他的项目直打包成一个产品,通过线下的销售公司去售卖;第二种是说其实线上也有一些理财平台,但是他们也会用CPS的形式来向第三方的用户去倒流;第三种会有一些平台会采用线下加盟的方式,尤其是二三线的城市,这种加盟商会用财富中心的方式在线下去落地,通过这种财富中心在线下,然后用加盟的方式跟他们做投资额的分成。

(四)合作担保模式

从理论上来讲,或从监管层上是不允许让平台做担保的,很多平台是通过一些公司,或者自己的下属公司担保。如果是跟线下公司合作,还是让线下公司提供担保。

同担保公司合作,担保公司会驱除风险。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项目本身就是自己的,自己是借款人,自己授信、审批,这种情况更多的还是跟担保公司来合作。当然这个担保公司合作之前跟之后是两码事,如果是实际的担保费,会存在三到五个点的担保费,成本是比较高的,很多平台不想出这个成本,可能会跟担保公司签一个名义上的担保协议,有是担保公司会在前端的项目上会选择担保,其实有了风险,担保公司并不会真正的去代偿这个项目,还是由平台自己承担。不过还有一个自担保,其实就是自己准备风险的保证金,来覆盖可能产生的一个敞口。

(五)信用审核

纯粹通过线上进行信用审核的,目前只有一家,但像人人贷也做一些尝试,不过现在的规模和进展的情况都不是那么的理想。主流模式是通过展业,然后信贷员进行线下走访,收集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风控。风控更多的是信贷员检查的模式,其实是通过每个信贷员的随机的检查和授信,最后得出一个授信的结论。

数据主要是个人收入数据,比如职业,年纪,收入情况,还有历史负债,其次看未来的还款来源以及未来还款的能力,最后是还款意愿。

平均核准通过率都不太一样,因为有做大额的,有做小额的。大额的一般都是比较谨慎的,没有一个所谓的通过率概念,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所谓的黑名单或者风险行业的标准。如果是小额的企业,个人信用消费贷,包括像房屋抵押的贷款,一般会达到50%到70%,比较激进的企业才会做到70%,相对比较谨慎,比较保守的企业大概是50%。

四、国内平台发展情况

市场趋向于两个极端:一,纯线上的模式,虽然这类公司在当下的行业发展会比较困难,因为规模很难做上去,并且积累模型需要很多时间,但是这个积累和学费是有价值的,你会看到互联网确实是改变信贷这个行业,以后互联网通过线上收集信息,利用真正大数据的授信和决策。二,类似人人贷这样的公司,规模是实打实的通过资产聚合出来的,他们有非常好的线下网点,他可能欠缺线上专业的团队,有可能做得稍微慢一些,但是互联网很神奇,线下的基础很好,那么从线下做一个跨越也是很快的。

从业务形式上,信贷和传统的互联网行业不太一样,因为信贷看起来都是债权,它每一种不同的债权,每一种不同的资产中都有风控的理念,这个行业要去做成一个行业通吃的平台是很困难的。所以有一些在某些领域去做精细性,对某些行业领域做产业链纵深挖掘的公司是比较有价值的。

未来有些消费信贷一定是会往纯线上去转,企业贷不好说,企业贷肯定会有一些线下的部分,消费信贷中个人的肯定会往线上去转。

五、未来发展情况分析

(一)行业整合

线上线下的公司一定会出现整合,因为线上要做平台就是去吸纳资金,线下开一个门店,和小微企业贷款、消费型的贷款,贷款之间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实际上这个市场的从借款这一端来讲容量是比较有限的,因为借款人就这么多,大家都抢着同样的借款人,然后整个的经济环境又不断地往下走,此外现存的借款人会不断地变差,因为他们已经被开发了。所以这种平台一定会有比较明显的并购或者重组。

(二)垂直类平台介绍

虽然垂直类平台看起来很好,但是个人觉得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去做这样的垂直的平台,因为垂直平台行业一定是这个行业里面有足够多的信贷机会,或者它本身被传统领域所验证过,这样的垂直领域才会有价值。像车贷、房贷这样的领域,本身也是传统金融领域贷款非常大的两块,那这两块是有很好的创新机会出来,所以还是要从传统的领域去看哪些行业有机会,才能看到所谓的垂直的互联网金融是不是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东荣 朱烨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