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1-01陈志花杨海妹陈亚丽

天津护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测出院依从性

陈志花 杨海妹 陈亚丽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6)

慢性心力衰竭病程长且迁延多变,目前在治疗上仍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为主要治疗目的。近年来,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病情程度,减少发病次数,改善预后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和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对提高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现将延续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以我国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为依据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22分;心功能均恢复至I~II级;能够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排除标准为: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肢体功能明显障碍者;具有其他重大高危疾病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在研究期间如果患者不愿继续或发生意外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死亡者则终止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2.33±5.74)岁,其中 6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冠心病;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 41~86岁,平均(63.25±5.56)岁,其中 5例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冠心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所有患者进行出院前的评估,建立包括患者基本资料、住院治疗情况、恢复情况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在内的档案。出院前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具体包括:患者出院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自身身体情况的密切观察、遵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用药物等等。出院后每3个月到医院复查1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实施方法为:随访指导延续,对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出院计划,并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还包括出院后根据每个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就近社区医疗资源,以及对家庭成员的指导。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适应情况、居家护理并对其给予指导。日常生活管理延续,嘱患者尽早进行有氧活动和轻体力活动,每天制定运动计划,并坚持实施,循序渐进。在饮食方面要有规律,对食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避免出现便秘。在用药方面要使患者了解药物持续使用的必要性,并讲解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在平时的生活中,要避免过度疲劳,避免着凉,注意增减衣物,一旦出现发热、流涕等感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流感期间不去公共场所。护理关系的延续,保证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存在一种持续的护理性关系,护理人员对患者在家中的自我护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帮助其制定计划,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综合性评估。指导患者每周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指导。此外,在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过程中,其主要具体的实施途径就是电话随访,定期与患者通电话,并且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实际情况,分析患者出院后的身体状态以及出院后的具体的情况,以便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确保患者出院后身体得到快速的康复。对患者的随访时间应保证每1个月至少1次。患者健康状况的延续,采取多种方法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护士可隔1个月到患者家中探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健康,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3 观察指标 在1年后,对护理的效果进行评定,主要采取调查的方式,通过患者自我答题、会谈以及电话随访等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遵医行为依从性评价依据[2]为: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问卷,问卷中共有8个条目,每个条目4分,总分8~32分,得分≤16分为不依从,16<得分≤24为部分依从,24<得分≤32为完全依从。

生活质量评价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共 21 个项目,每个项目 5 分,总分 0~105 分,包括症状维度8项(0~40分)、身体活动维度8项(0~40分)以及情感维度5项(0~25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评价结果用频数、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结果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评价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自测体重、自测脉搏、自测尿量、定期复诊、避免诱发因素、合理饮食以及正确服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1年后的遵医行为依从性评价结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3 讨论

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减少病死率和复发率。延续护理不仅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住院护理的延伸,通过延续护理可以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家属对患者自我管理和护理的监督和督促作用,同时还能够对患者所处环境中的有利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自测体重、自测脉搏、自测尿量、定期复诊、避免诱发因素、合理饮食以及正确服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了对患者的科学护理和高效护理。曾志芸等[2]通过研究指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

此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目标不仅是延长生命,而且还要缓解症状,改善身体功能和心理情感状态。延续护理通过对患者采取从入院到出院后系统的护理干预,护士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得到了患者/家属的信任,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得到提升。秦玉霞等[3]通过研究指出,延续性护理对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由此可见,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实现了慢性心衰患者护理的持续性和延伸性,保证了慢性心衰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专业支持和帮助,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1〕 杜龙芝,佘云玲.持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2):19-20.

〔2〕 曾志芸.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3):335-336.

〔3〕 秦玉霞,李惠萍,韦学萍,等.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6):1979-1982.

猜你喜欢

自测出院依从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知识点自测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一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