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家排名和文学史叙述

2015-01-01吴福辉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学史作家文学

吴福辉

作家排名是一件很刺激人的事情。弄得不好,就有点像让历来受尊敬的故去作家们复活、纷纷上台打擂以决胜负一样。但是大家知道,相互为邻的作家之间本无所谓谁大谁小、谁在前谁在后的次序的。就像学期考试得89 分还是90分,究竟差别有多大,能分出孰优或孰更优来吗?所以说,简单地用作家排名来代替文学史的叙述,那必定会导致“史识”的扁平化、庸俗化。不过,今日习用的现代文学史排出的“鲁郭茅巴老曹”的名次,却是由来已久。大约1930年代开始给“五四”作家出版“评传”和“资料”的当儿,就初步有了遴选大作家的意识了。只是认识还不整齐,鲁迅、郭沫若、茅盾之外,同时还有冰心、郁达夫、张资平等等。鲁迅在世的时候,左翼已经选定他为盟主和旗手,即便在“左翼作家联盟”的内部有人并不真正尊重“老头子”,以至后来有了很深的“缝隙”,那是另一回事。鲁迅的地位一直无人能够代替。记得2000年到2001年国内各报投“百年百家”票评选世纪作家的时候,第二位顷刻之间便发生分歧,而占第一位的都是鲁迅和《阿Q正传》。追溯起来,从1937年10月鲁迅逝世一周年全国进步文学界在武汉隆重纪念开始,到了抗战中的重庆,每年的纪念是再无一人能超过他的。郭沫若自日本潜回后,旗手便有意地向下传递了,到1941年给郭沫若五十岁做寿和庆祝他创作生活二十五年,是之后一系列作家纪念活动的开端。1944年纪念老舍创作二十周年,1945年祝贺茅盾五十寿和从事文艺工作二十五周年等,都开会发消息,《新华日报》当日发社论。萧乾对此颇有些看法,在上海的报纸写批评文章,后来还成为他的“错误”之一。直到使用“民主性精华”的标准来选择非左翼的作家,也就有了“进步作家”、“民主作家”的概念。其时,现代文学六大家的格局就逐渐定型了。如今的文学史家都想突破此排名规则,有的在章节题目上完全废止了排名,有的用加法扩大排名,比如《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就在6 人基础上增加沈从文、艾青、赵树理3 人,占章节的大作家于是成了9 人。前十几年有北京某青年才俊,提出质疑要打破这个作家座位,让谁下来,让谁上去,一时掀起轩然大波。不过,他并不是绝对取消排名,只是要重新排名而已。他有他发表个人看法并重写文学史的自由。

可见排名有时是不可免的。文学各类的工具书,包括大事记、辞典等,能够收进众多作家,但仍有边界。尤其是作家辞典,收谁不收谁,不管你把范围扩得有多大,最后总有刚够资格收进的作家会遭到质问,或是最先一个不得入史的作家感觉不平,因他往往不比边界那边的作家差到哪里去。据说《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共二卷)出版后,一位未被收入的现代作家就带着一生的著作,登门责问编辑委员会的某位主持者,凭什么自己就被排斥在外呢?当日的情景一定十分尴尬,这个问题肯定要比博士论文答辩还要难于回复。

文学史虽不至于非得将作家排名推到最前沿,但对此总不免包含着显、隐两种表现形式。如是被列为一整章和一整节来叙述的,作者名字见诸标题,自然是显者。而深深埋藏在文学史叙述之中的,自然是另一类。名字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那一种,终归有点名落孙山的味道。后辈们将来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叫作“名不见经传”。

可是,最近我做了一件事情,竟然无从回避作家排名。

北京某学院来找我,说他们原先在院里走廊上挂了“五四”至1949年前一些作家的照片,但越来越受到学员们的非议。那里经常还会有些国内外作家的访问交流活动,社会上的文学青年去听课的也不少,往往会对哪些作家有肖像、哪些没有,提出疑问。校方自己觉得也有些不能自圆其说了,所以下决心要调整一下,让我帮助他们提出一个30 人的参考名单,再加若干人以作备用。这个题目之难做也就不比高考差多少了。可是挂作家照片是件很实际的好事,我既然是个搞文学史的,也就无法推脱。而且我也想用这件事来思考一下作家排名同文学史的真实关系问题,便接下了这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几天后,我排出了如下的30 名作家:

鲁迅 老舍 茅盾 巴金 曹禺 郭沫若 胡适 沈从文 赵树理 艾青 萧红 张恨水 徐志摩 朱自清 郁达夫 闻一多 夏衍 田汉 张爱玲 钱锺书 师陀 丁玲 路翎 戴望舒 孙犁 卞之琳 丰子恺 林语堂 叶圣陶 钟理和

这个名单肯定是有争议、可以讨论的。它的排名有先后,却并无绝对先后。你让我一个一个单独论证排名的理由,有些困难,但我不是没有道理。加上我的文学史意识和艺术感觉,下面做些说明是不妨的。

综合起来,我是以作家的文学创作业绩为基本依据、同时参考文体写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通俗文学)的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来排的。作家的政治、爱国立场等等主要是看作品,不听宣言。最后统统落实到文学史地位,是文学的排位,非其他排位。只是因这些照片都要挂出去,是面向大庭广众的(今日称“公共空间”),就不能完全不顾及社会环境。因此,这不是一次纯学术的行为,倒确是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行政动作。比如有严重政治污点的作家照片就只得放弃,这是可以理解的。好在这样的作家极少,像有些人非要扩大化把张爱玲列为“汉奸作家”,是不可取的。

对现代文学六大家现存各种争论:鲁迅有不同议论但尚不涉及地位问题。贬斥鲁迅的,过去主要是说杂文算不得创作;如今是指责他的为人态度严苛、过激、不留余地、骂倒一切等等。我们的文化环境大变了,对革命作家不利,现在是宁肯拥护一个和平主义者也不夸奖一个激进主义者的。六人中巴金、曹禺评价较稳。巴金小说的时代作用巨大而文学技巧相对浅化的矛盾,将来会影响评价,但他作为当代“知识分子良心”的光芒目前仍在;曹禺在话剧创作的历史地位不会因他的并不高明的修改而低落;老舍则有很大提高,成为近三十年来现代文学经典化过程中作品评价日高、书籍继续畅销、改编为影视剧的最多最有观众的一名作家;茅盾地位则有所下降,是因为他的现实主义写作对现代文学影响的正面不被看好、而负面经常受到责难所致。但我们不应忽略他对现代中长篇小说、“五四”以来的理论批评及文学流派形成的多方面的贡献;郭沫若的争议最大,这里无须多说,但他对中国新诗和历史剧的杰出贡献怎能抹杀呢?尤其是诗歌。所以还应置于六大家之内。

我主张可适当扩大现代文学大家的范围。所谓“大家”,不是哪个人“人为”可定的,应是文学大潮长久推涌的结果。他们在文学开源方面要有创造性功绩;一生数度形成创作高峰;文学积淀深厚博大;对当代和后代文学有很大的引领作用;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从这个标准来看,胡适的“大家”资格是足够的:胡适与陈独秀同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其中的新文学运动)的重要开创者;胡适还是最早尝试写白话诗和新剧之人,是现代文学理论的开拓性学者;他是中国自由主义文人的代表,绝不应错把他当作国民党御用文人看待。其他可增加的:沈从文是因京派小说家的坛主地位,他还是少数民族作家汉化后在内心潜藏着独立灵魂的一个作家;赵树理是在现代中国真正为农民写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代表农民说话、而且是解放区文学环境里成长的用提高了的农民语言文体写作的作家;艾青是继郭沫若之后、第二期自由体新诗和多元诗歌来源的代表诗人,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开启了民族诗歌和时代诗歌高度结合水准的歌者;萧红为现代最杰出的天才女性作家,她有突破一切文学成规的勇气,在黑土地文化生命的基地上建立起自己散文化的诗小说的大厦来;至于张恨水,其百部以上的新型章回体小说(长篇超过六七十部)说明他是中国市民通俗文学现代化之集大成者。以上12 人为第一序列。

在考虑第二序列作家名单的时候,我的注意力转移到文体和流派的文学成就方面来,且更注重各自的“代表性”。因为在我看来,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流派作家,他们一般是没有可比性的。一个诗人就比一个戏剧家高明吗?现代小说成为文学主流之后,一个小说家和一个散文家孰高孰低如何比拟呢?如果说在文学潮流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出现,时间上有先后,但也不等于后出者一定超越先出者呀!这样看,“代表性作家”就成了一个重要概念,援用这一概念就有了下面的作家遴选了:郁达夫、丁玲、师陀(芦焚)、张爱玲、路翎、钱锺书等。他们均为重要的小说家,且都有经典性的大作品面世。他们还各有流派的代表性:郁达夫是“五四”创造社小说的代表;丁玲是“左联”青年作家和解放区知识型作家的代表;师陀是早期京派的佼佼者;张爱玲是上海海派小说的异军突起者;路翎是九月派(胡风派)小说的领军人物;钱锺书则是不入任何流派却无意间成了少数独立派作家的代表。另外,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是四位重要诗人,分别代表了前后期新月派浪漫主义诗歌、现代派的象征主义诗歌和继出的现代主义诗歌。夏衍、田汉是主要剧作家,业绩被公认仅次于曹禺。后者还是国歌的词作者。朱自清、丰子恺是重要的散文作家,散文“学古学欧”的特色十分明显。前者还是最早于大学讲堂进行现代文学教育的前驱;后者还是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孙犁是解放区赵树理之外最出色的代表作家,他有自己独特的战争美学并擅于坚持,最后还开创了白洋淀派。林语堂早期的杂文和其提倡的论语派散文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是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卓有贡献者。林语堂的文学地位在左翼文学大潮裹挟下一直存在争议,我觉得无论是提倡幽默或性灵小品,或者是向西方介绍中国东方文化,其功劳都是不容抹杀的。叶圣陶的小说成就虽不属第一流,但其开创长篇和长期从事文学出版及语文教育的影响很大,可作为特例。钟理和也是特例,余光中、白先勇等比他的成就都大,但属于当代。同时在现代作家群里有一位台湾作家,可构成一完整的中国作家名单,这也是一种代表性。

挂作家肖像的学院还需一个备用名单,这对于他们是万分必要的“措施”。当我所提供的30人名单经上上下下讨论之后,必然产生分歧。争执如果得不到解决,后备作家就有用了。但对于我,备用名单正是作家排名局限性的一个例证。因为所谓备用者,就是与上述30 人尤其是第二序列的作家不差上下的人。这即“边界性作家”概念的由来。而且这种“边界”是有无穷的阶次的。如果上述第二序列的作家随时可与第一序列比拟,那么从备用的序列向下望去,又有无数不差上下的作家伫立着等待入列呢。文学如果有一定的“永恒性”,看待作家成就的内容有一部分可能便是恒定的,但想想我们这几十年的文学生态环境,就可知那个动态的标准有时竟操了生杀大权,让你无法回避。于是,换取一个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家评价便有所浮动,浮动的那部分就会干预作家队伍的次序。现代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长河里面,你无从走进一丝不差的同一条漩流。

我提出的10 作家备用名单是:

张天翼 吴组缃 端木蕻良 骆宾基 废名 施蛰存 臧克家 冯至 瞿秋白 胡风

也要做些说明:张天翼、吴组缃、沙汀、艾芜四人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都是出色的左翼小说家,成就也差不多,如只能进二位就选前两人。张天翼从左翼的角度讽刺都市市民阶层,视点是特殊的,对小说体式、节奏的理解也深,还是儿童文学横跨现当代的代表作家。吴组缃创作数量不大,但短篇长篇都有精品,人物的心理刻画手段尤其特出。东北作家群里创作成就仅次于萧红的,是端木蕻良和骆宾基,无论是短篇的精致和长篇的史诗性,两人都要比萧军成就大。虽然萧军的独立峭拔的人格和他的人生遭遇都能引起后人的肃然起敬,但按文学成就也只好割爱。废名是写实验性诗小说的重要京派作家,其风俗画一般的作品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严格界线。京派小说家还有萧乾、汪曾祺。后者可进入当代著名作家行列;萧乾作为《大公报》记者在国内外所写的二战报告文学作品绝不差,但也只能搁下了。新感觉派在现代中国是第一个把都市作为审美对象的流派,但也只能上一位施蛰存(著名《现代》杂志的主编,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小说和历史小说的作者)而放弃穆时英。臧克家和田间的诗歌成就相当。如只能选一位就选臧克家。今年要纪念抗战文学70 周年了,臧克家和丘东平曾经是两位最杰出的战争文学作家。现代派诗人越到1940年代的后期越卓越。冯至、穆旦如选一,就只能是写作《十四行集》和历史小说《伍子胥》的冯至。有两个特例:一是瞿秋白,一是胡风。两人的文学成就都不是特别高,瞿在杂文和翻译方面突出,对左翼文学整体上有思想和组织上的贡献;胡风的诗歌成就不大,主要是理论和他理论的坎坷遭遇,而且直到今日我们也很难把握胡风。现在我们按照“边界性作家”的说法,在备用名单的后面看到沙汀、艾芜、萧军、萧乾、田间、穆旦被删去的身影,你会觉得这个排名真是无法自我完善的东西。

便是这样一个名单,我交出去以后,就仿佛不用再关心它的命运了。其实不然。它如果用照片的样式挂出,相信与我的排名会不同,也不可能一致。不写文学史的人他们好办:公务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立场观点来挑三拣四;观看照片的青年一代是文学欣赏者,更可以按个人的喜爱来自由排列心仪的“文学梦中人”。只有我们这些写文学史的,搞完了一个名单,其实心里反多了一份负担,可并不自由啊。

2015年4月10日于小石居

猜你喜欢

文学史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