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现状调查研究*

2014-12-31李映嫦余爱嫦王发社

图书馆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检索图书馆

宋 敏,李映嫦,余爱嫦,杨 累,王发社

0 引言

图书馆众多数字资源因其格式、组织体系、检索技术上的不同以信息孤岛的形式存在,进行数字资源整合能满足用户更方便、更高效地获取信息的需求,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常见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有基于OPAC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基于导航的数字资源整合、基于跨库数字资源整合系统三种模式[1]。近几年较成熟的跨库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有CALIS统一检索系统、USP清华同方异构资源检索平台、CSDL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跨库检索系统、读秀百链搜索、以色列ExLibris公司的Metalib/SFX系统、Innova tive Interfaces公司的MAP(Millennium Access Plus)等。

国内有不少文献研究数字资源整合,如李育嫦调查高校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整合现状[1];高山探讨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实现途径[2];姜华强和吴云珊比较常见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功能[3-4];陈玲霞调查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首页并提出搜索引擎优化建议[5];还有宋敏介绍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整合数字资源的实例[6]。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数字资源整合技术和对比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功能,总结图书馆实施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案例的经验。专门调查公共图书馆采用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和使用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情况的具体数据,考察公共图书馆发展数字资源整合进度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1 调查对象与时间

1.1 调查内容及目的

采用直接调查的方式对国内178所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模式、数字资源整合系统、资源整合类型和OPAC系统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研究的目的是(1)统计公共图书馆采用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资源整合类型和使用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情况的具体数据;(2)分析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使用量与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数字资源整合进度的关系;(3)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1.2 调查对象

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提供的178家公共图书馆名单[7],调研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采用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资源整合类型、使用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和OPAC系统的情况。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均是以178个样本为基础。

1.3 调查时间范围

调查时间分别是2011年6-7月和2013年6-7月。将2011年作为调查的起点主要是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并联合部署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

2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模式调查

公共图书馆在资源整合类型上直接使用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提供的揭示资源的多,根据本馆馆藏特点整合特色数字资源的少,资源可获取度低。采用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一般分为基于OPAC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基于导航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和使用跨库数字资源整合系统3种。

2.1 基于OPAC 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

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馆外资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主要通过Z39.50协议聚合不同平台上的OPAC数据库实现OPAC异构平台上的互检;另一种是合作共建统一的OPAC系统。笔者在调查统计中根据资源的来源分为馆内资源整合、他馆资源整合与网络资源整合3种模式。

2013年调查178家公共图书馆OPAC系统样本中有59家整合了馆内资源,45家整合他馆资源,32家整合网络资源。其中32家整合网络资源是由于购买的读秀百链在检索结果中提供网页的检索结果。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178家公共图书馆中使用广州图创Intelib系统最多,达到50家;其次是使用深圳科图ILAS I的有33家。与其他ILS OPAC系统相比广州图创Intelib系统有以下优点:Brower/Server的模式方便分馆通过网络接入中心馆,降低分馆的技术门槛和维护工作;系统支持XMLDublinCore并提供二次开发API接口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类Google风格的OPAC界面和多维分面导航功能方便用户细化检索结果。

表1 公共图书馆使用ILS系统的名称和数量

2.2 基于导航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

基于导航的数字资源整合是指图书馆在网站首页设置快捷搜索框分别导航不同类型的资源,如馆藏目录、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期刊文章、机构知识库等。对每种资源以快捷搜索框及特定字段下拉列表框选择的形式进行揭示,不仅满足用户的多种检索需求也符合网络时代用户的检索习惯。

统计调查表明2013年178个样本中,96家公共图书馆网站中设置快捷搜索框导航资源的占到54%,其中70家公共图书馆仅有一个快捷搜索框:如贵州省图书馆将读秀百链作为唯一的搜索框。但是湖南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和南京市图书馆等46家公共图书馆网站首页唯一的快捷搜索框的导航功能则相对简单,只是将传统的书目查询系统设置成快捷搜索框的形式。表2说明2011年时63%的公共图书馆网站首页没有设置快捷搜索框导航,这一比例在2013年下降到42%;使用一个快捷搜索框导航的比例从12%上升到39%,增长了3倍多。使用两个快捷搜索框导航的个数的比例从2011年的2%上升到10%,首页使用3个或更多搜索框导航的比例大致不变。大部分图书馆都通过在图书馆首页设置快捷搜索框为用户提供各种资源类型的搜索入口,但是只有13%的公共图书馆(23家)将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放置在图书馆首页快捷搜索框,26%的公共图书馆(47家)还是仅将馆藏OPAC的搜索框列为首页快捷搜索框。

表2 2011年至2013年公共图书馆网站首页使用快捷搜索框个数对比

2.3 跨库数字资源整合系统使用量及功能调查

2013年178家公共图书馆使用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有读秀百链、TRS异构统一检索平台、同方易搜、IFC易瑞统一检索系统、深圳图书馆自行开发的深圳之城统一服务平台[8]、江苏汇文与南京优康科技共同开发URS(UniRetrieval System)系统,还有北京赛迪时代为首都图书馆开发文津搜索、CorssSearch和书生统一搜索系统。通过对比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检索功能方面的异同发现读秀百链、同方易搜、文津搜索提供的检索功能最全面,IFC易瑞和书生系统未提供高级检索方式,URS系统未提供二次检索功能也未提供聚类导航功能(见表3)。

表3 公共图书馆使用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功能调查表

在使用数量方面2011年178个样本中只有22家公共图书馆使用数字资源整合系统,而到2013年这一数字是原来的2倍达到45家,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使用量从12%增加到25%。其中用户最多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是读秀百链有32家;其次是IFC易瑞统一检索系统用户有2家,同方易搜用户有2家。

图1显示2011年数字资源整合系统读秀百链的用户数量最多占到8%,而到了201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18%(见图2)。综合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功能对比表和使用数量不难得出读秀百链被多数公共图书馆选择的原因,购买中文图书资源的同时也提供资源整合。其整合范围不仅包括了馆藏纸本和购买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还提供来自网络的视频、图片、新闻、网页等相关信息资源。

图1 2011年公共图书馆使用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情况

图2 2013年公共图书馆使用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情况

3 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使用量和种类的增加表明公共图书馆实施数字资源整合进度加快;公共图书馆会同时使用几种数字资源整合模式,但是采用基于导航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少于其他模式。国内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高,已从简单的链接整合、导航整合向高层次的跨库检索整合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3.1 数字资源整合工作进度因地域差别大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呈现高度不均衡的发展态势,由此导致各地区之间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差异日趋加大。国家图书馆除外,公共图书馆中购买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华东地区最多有15家,其次是华南地区10家,西北和华北地区最少。

3.2 数字资源整合层次低

目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为用户提供各种资源检索的入口链接,未直接提供文献的全文链接。整合的资源类型有限,资源直接可获取程度低。部分公共图书馆实现了资源一站式检索但是未深入到整合服务的程度。只有少量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实现了对全文检索,实现对信息内容的深度揭示。

4 对策

4.1 共同缩小数字资源整合进度的地区差异

首先中央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在地区间配置的相对公平;其次提高地方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重视;最后公共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重点推进数字资源整合进度。经费充裕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公共图书馆可购买或开发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将OPAC、电子期刊、多媒体资源的链接对接到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完成本土化索引更新;或是升级OPAC系统或二次开发增强用户体验度打造具有类似Google搜索引擎功能的OPAC系统。其他公共图书馆可参与区域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依托省级馆的资源在数字资源揭示和文献传递等服务方面多做工作,毕竟数字资源整合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

4.2 提高数字资源整合层次

公共图书馆应规范数据标准,只有通过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著录和标引规则,遵循国际上公认的数字资源整合标准,才能增加数字资源整合类型,深化整合使用户能检索到更有序、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使爆炸式增长的信息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用户知识信息需求无缝对接,使高效率、高品质的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赢得读者满意,实现从整合资源类型到整合服务的跨越。

[1] 李育嫦.高校馆藏数字资源整合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7(6):81-84.

[2] 高山.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5):52-54.

[3] 吴云珊. 读秀学术搜索与Medalin k 述评[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6):70-73.

[4] 姜华强,滕国栋,潘红,等. 基于Web2.0 图书馆统一检索系统的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307-310.

[5] 陈玲霞.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搜索引擎优化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21):88-91.

[6] 宋敏.基于SOA 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9):22-27.

[7]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内公共图书馆目录[EB/OL].[2011-06-04]. http://www.nlc.gov.cn/newtsg j/tsgdh/ggtsg.

[8] 余胜英.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构建与实施[J].图书馆学研究,2010(8):67-70.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检索图书馆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图书馆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