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与公共空间的未来与挑战

2014-12-30本刊编辑部

艺术评论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欧空间

本刊编辑部

2014年10月16日-1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欧盟国家文化机构合作组织( EUNIC)及罗马尼亚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来自中国与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爱尔兰、英国等欧盟国家数十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和欧盟各国驻罗马尼亚使馆和文化机构的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欧盟驻罗使节、中国驻罗大使霍玉珍、文化参赞闫建武、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主席伦贝等应邀出席开幕式。罗马尼亚议会众议长瓦列留 ·兹格内亚、罗马尼亚文化院主席利连 ·扎姆菲罗尤、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欧盟合作组织主席任安莉为活动致辞。

本届中欧文化对话会议专题讨论阶段以“艺术与公共空间”为主题,就“艺术家们如何使公共空间充满生机”、“如何体现参与公共空间设计与管理的艺术家、文化实践者的自身价值”、“艺术家如何参与创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建设”、“关于城市未来的创造性联想与远景规划”四个议题,共同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的公共空间设计在中国与欧洲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研究公共空间建设中艺术家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多元化历史语境中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中欧文化艺术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合作与交流。

瓦列留 ·兹格内亚(罗马尼亚议会众议长):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不仅是对欧盟和中国双方的一次重要的外交和文化事件,同时也表明罗马尼亚与中国两国之间的对话是富有成果的。罗马尼亚议会积极支持将文化融入到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倡议,从而使文化成为人与人进行合作的最佳途径。在欧洲,近70%的人口生活在城镇地区,我们面对城镇化给环境带来日益增加压力的重大挑战。如果没有可行的、能给城镇带来福祉的公共空间,我们将不能实现可持续的、综合的城镇发展,关键是要找出该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中欧文化对话让我们结合中欧双方在这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在寻求最有效、最可行的解决途径。我对中欧文化对话的成功举行充满了期待。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和欧洲各国虽然有着不同的社会进程和文化传统,但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都怀有期待世界和平稳定、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望。一直以来,中欧都在积极推动主流文化机构之间的学术合作,中欧文化对话便是由我国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联合主办的高端学术论坛。自2008年起,中欧文化对话已分别在中国的北京、上海、西安及丹麦的哥本哈根、卢森堡成功举办五届,成为中欧文化艺术界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中欧文化对话有效促进了中欧人民之间的相互认识与理解,扩大了中欧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我们将借助这一平台,提升中欧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为中欧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务实合作奠定良好的社会根基,为促进中欧文化艺术交流做出积极贡献。我们来欧洲出席此次中欧文化对话之前,王文章院长特意让我们带来他对欧洲朋友的问候和祝愿,他热情邀请中欧文化对话的同仁明年莅临中国,出席第七届中欧文化对话。我们相信,中欧双方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必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与更加辉煌的未来。

安尼卡 ·伦贝(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

织主席):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我们需要考虑在这一领域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所能扮演的角色和我们想要扮演的角色,携手找到一条共同发展之路,建立具有创造性的人文和生态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社会。艺术是一门国际语言,也许不同文化的解读不同,但是艺术家们的个人水平已超越对细节的关注,他们从抽象的概念中看出人类本质的相同。这就是为什么设计我们未来世界时,艺术家的眼光是如此重要。我们不仅仅要了解这样的文明,更要去见面、交流、彼此对话。

杰拉德 ·巴斯特博士(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校长):我们这个时代的公共空间是什么,公共空间对社会意味着什么?公共空间指的是人民和他们在公共空间里所创造的内容,而不是那些建筑物。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城市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利用公共空间做很多事情。还有另一种重要的公共空间,即虚拟空间。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系统至关重要的交易和交流的过程都是在虚拟空间完成的,但我并不认为空间虚拟化会成为民主的威胁。现在公共艺术已经变成了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只对艺术家本人有意义。艺术要情境化,现实意义要和先进的思想和行为契合,创造新的情境,并融于现实,而不是在公共空间制造出其不意的哗然效果。

朱乐耕(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对于城市空间的思考也在发生变化。拥堵的车辆,毫无生气的水泥森林,被污染的空气,被污染的水源等,正构成现代都市病。因此,如何治理这些都市病症,已成为当代各个领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位陶瓷艺术家,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环境装置陶艺的创作,出发点就是希望让当代大都市的建筑空间更具人性化,更具诗意的想象力。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曾在中国的上海、天津,韩国的首尔、济州岛等地做了系列的大型环境陶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案例:一个是在韩国首尔麦粒音乐厅,是一座从里到外都用陶瓷艺术包裹着的建筑,被命名为陶瓷宫殿,是世界第一例用高温瓷器做成的音乐厅,现在已成为首尔的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第二个重要的案例就是韩国济州岛肯辛顿大酒店的环境空间设计,有陶艺装置壁画,有室内外的陶艺雕塑,题材以动植物为主,表现大自然的意象景观,与济州岛大自然的真实景观构成一体,相互呼应。我认为城市空间与艺术的结合应成为今后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

格鲁亚 ·巴德库(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我将尝试以一种批判性的方式,从学术性和科学作品的角度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迄今为止,艺术在公共空间中扮演了何种角色。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是在为人设计公共空间,城市是为人而建的。其次,公共空间设计是协作性的。再次,城市中的优良设计都是社会性的。我把这个观点用于城市的改造,通过艺术家和建筑师协同,民众的参与、空间感、对场所记忆和民众需求的理解,使得公共空间在这种结合中进一步展现出来。

刘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公共空间的核心思想是公共性,

是培育公共意识的场所,公共意识的内核是一种整体意识或整体观念,具有公共意识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整体。我理解的公共性的本质是空间的共有、共融、共享。公共空间的根本特点是公共性,包容性,开放性;公共空间的价值是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我们当今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关注得更多的是效率,容积率,密度、停车位,便捷性,绿化地等指标,但对精神性、情感性的空间要求终是不足。面对当代社会电脑虚拟空间的攻城略地,现实中的公共空间应该重拾辉煌。

一、艺术家们如何使公共空间充满生机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与德国文化理论家、策划者、作家安杰利卡·菲兹主持了本场专题讨论会,中方与欧方专家进行研讨。“音响森林”冒险音乐学会及艺术协会创作总监威斯达 ·盖丽蒂斯和 Hideaki Ogawa分别做了《用声音激活空间》、《艺术是社会共享的催化剂》主题发言。

杭间(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美术馆馆长):美学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把中国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有关问题进行批评的过程。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社区、族群、公共空间和艺术的关系,以及娱乐、旧城改造、历史遗产的矛盾问题,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人口、人的物理移动和信息移动等等,同样也是中国现在全球化的城市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对于城市影响的程度在什么层面上才是恰当的?包括今天中国的旧城改造,对于旧城的一种历史遗迹和历史的保护以及跟现代人民生活的便利程度之间的关系等等网络、交通与新城市,是否真正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这些都是我所要思考和通过组织我们的设计师作品试图来解决的问题。同时,作为一个传统深厚的东方国家,我们如何来通过这种设计的年展,来保护和保存发展自己的传统,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李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公共空间是一个复杂的媒介场,具有多元化、信息化、广泛性等特点,是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展示平台。公共雕塑作品并不是独立的展示对象而是要存在于某种具体的区域空间。公共空间为雕塑与环境、人构架起桥梁,通过特定的现场意义对作品进行语境的转化,并与雕塑成为难以割舍的整体。空间的差异性决定雕塑的独特性,雕塑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思考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差异、功能需求等因素。因此“民族、精神、梦想”将是公共雕塑作品一个极高的标准尺度。

二、参与公共空间设计与管理的艺术家 /文化工作者的价值

潘鲁生教授和罗马尼亚城市经济学家安娜玛丽亚 ·弗拉比耶主持了本场专题讨论会,瑞典公共艺术处主任玛格达莱纳·马尔默和欧洲文化关系总秘书长科琳娜·斯泰恩斯内德分别作了《扩展公共实践》《从杂学到城市——中欧文化合作项目》专题发言。

郅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教授):我用我的两件建筑公共的艺术作品和一个建筑公共空间的展览作为我们分享的内容。一件是在内蒙古成吉思汗的葬地文化广场的一座建筑,第二件作品在中国广东的佛山,当地政府因为建设佛山新城,邀请我做一件雕塑。我希望通过作品能够让观看者引起思考。我们去年为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迎接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做个展。这个展览项目的初衷是我们中国雕塑院的雕塑家推动中国在机场的雕塑展,我们想把这些雕塑作品从艺术馆搬到更大的公共空间展示,为公众的生活增添一些情趣。

潘鲁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城镇化进程中,传统社会的文化凝聚力趋于弱化,精神文化产生不同程度断层,以艺术的形式来增进情感维系与认同、弥合社会转型产生的思想文化断层,具有现实意义。目前,中国在公共艺术空间发展上存在一定缺失和不足,改进与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公共艺术发展的生态观,这就需把握植根自然生态,延续历史文脉,呼应现实需求三个原则。同时,需关注和处理好传统村落的公共艺术空间保留、乡土元素的公共艺术重构、当代观念的社区生活塑造三个问题。以“公共性”为灵魂的公共艺术是我们探索这一系列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希望由此建立植根中国语境的公共艺术生态体系,并进一步充实属于中国的民族美术体系和审美价值观。

三、艺术家如何参与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和爱尔兰科克国家雕塑工厂主任玛丽

·麦卡锡共同主持专题讨论研讨环节,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经济学系社会学教授卡洛斯 ·福特纳和罗马尼亚 ALT艺术基金会主席伊斯特凡分别做了《未来城市中艺术的作用》和《和谐空间》专题发言。

董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形象的最大载体,承载着该地域的文化历史、艺术特色与文明程度。艺术家通过建筑实体将他对社会文化的观察,对现代生活方式的理解,对城市整体艺术的体验转化为一种可见的建筑艺术形象,目的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某种意境和审美追求。建筑创作其实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再认识和再发现的过程,除了视觉的、空间的感受,它还要立足脚下的土地,让城市重回自己的特色,让人们重新找回文化的认同感。

孙大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院长):城市形象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时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作为推动城市管理及文化传播的方式,城市形象设计的传播会在城市公共空间里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形式和影响力。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宗旨,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这一辩证关系,聚焦城市公共空间,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加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从地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传统精神尤为重要,创作具有地域特色又符合当下生活及审美的城市形象,不仅是提升城市管理的需要,也是创建城市所在地域民族新文化的时代任务和职责。

四、对城市未来的创造性想象与憧憬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罗马尼亚 DC交流区域的城市规划家缇达 ·弗勒主持本专题讨论研讨环节,比利时建筑师吕克 ·史奇顿、罗马尼亚国家历史古迹委员会主席奥古斯丁 ·伊万分别作了《植物城市》、《公共空间与记忆建筑:层次与直立及其延伸》专题发言。

马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视觉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我一直认为历史文脉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成就,未来怎么办?所以说我更关注城市当代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设计既是可以使用的城市,也是可以看得见的城市。但是现在城市的审美出现了问题,我希望通过我这个解决方法,重新在这个空间里树造一个视觉秩序,改善城市视觉的体验,提升空间的品质为切入点,将包括建筑管理的面积、户外媒体、景观、公共设施等所有的主要载体资源进行整体的视觉调整,重新审视城市空间它所重建的这种状态和对人的这种感受。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城市使社会生产力得以大幅提升带来经济高度发展,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和近几十年来城市规模的无限度扩张,城市千百年来孕育出的文化传统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冲击。保护城市传统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保留这座城市中最精华的物质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传统,有选择、有选择地保护一些极具保留价值的“城中村”,保护好城市居民,特别是为创造这座城市传统做出过重要贡献的那样一组特殊人群。人是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要想保护好这座城市的文化传统,首先要保护的便是创造这种城市传统的人,这将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传统能否断流的大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当地城市建设过程中“千城一面”的怪圈。

经过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树峰在闭幕式致辞中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向所有为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双方学者、艺术家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中欧文化对话始于 2008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联合主办,前后六届中欧文化对话的成功举办再次证明了中欧双方已经在文化艺术领域建起了一个开放的、互动的高端文化交流平台,这对于推动中欧文化交流、长久、持续深入地发展,促进中欧人民之间更加广泛而深入地理解与认同,以及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字整理:陈瑜)

猜你喜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欧空间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王菽一《大画西游》
戚鑫宇《待》《纪念》
叶紫《家书》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中欧班列运营及发展情况
建筑师行迹中欧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