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商品质量评估机制的博弈分析

2014-12-29胡达沙王智源李潇颖

关键词:商品质量收益协会

胡达沙,王 辉,王智源,李潇颖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26;2.合肥市政协委员会,安徽合肥230000)

一、引言

提升商品质量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经济的保证,但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社会顽疾之一。而实际上我国对于商品质量的管理却由来已久,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早在24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青铜刀枪武器的质量检验制度[1]。但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体系却起源于西方,1911年,泰勒提出了“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概念[2],这标志着现代质量检验管理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美国休哈特、戴明为代表的统计学家将数理统计技术应用到质量管理领域,提出了抽样检验的概念,休哈特在1931年发表的《产品制造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中以统计质量控制概念替代了传统的事后检验行为[3];同时戴明则提出了著名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PDCA循环用以解决质量问题[4];而1946年美国质量管理学会的成立更是对质量管理的规范具有重大意义。随着1961年费根堡姆发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强调商品质量是全体员工的责任[5],这正式标志着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到来;而由朱兰提出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朱兰三部曲”[6]也影响较为深远。现阶段的质量管理处于国际化发展阶段,是以1987年ISO制定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为基点,并将质量管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活动[7]。其后,包括Ann Mulhaney、Robert Sroufe等学者针对 ISO 9000质量管理系统作了相应的研究。

我国的商品质量管理起步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基本沿用苏联的百分比抽样法。直到1979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的成立与1985年国家经委颁布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办法》之后,我国才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在此期间,张公绪教授于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统计过程诊断理论[8],为我国的统计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而孙静教授通过对六西格玛管理的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接近零不合格率的质量管理”途径[9]。进入90年代后,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于1992年颁布了GB/T 19000——ISO 9000系列标准,随后包括宋其玉、李镜等学者对其做了相应的研究。当然在质量管理的其他领域,如企业质量管理方面有伍爱等建立了质量文化。在六西格玛管理方面有张素姣、贾亚朝等学者针对观念、产品制程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的商品质量管理,尤其是国内基本都是从企业内部管理着手,而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企业改善商品质量的研究较少。本文将简化商品质量评估机制的现实问题,建立两个动态博弈模型——基本模型和考虑消费者评价因素模型,从博弈的视角对商品质量评估机制进行解释分析[10]。

二、基本模型

1.基本模型简介

基本模型试图描述和解释商品质量评估机制(本文中主要分析以消费者为评价主体的商品质量评估表机制)整体趋于低效的现象和原因。在这个模型中假设有三方参与者: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

(1)行业协会,负责设计消费者评价机制与评价信息反馈,并通过对企业进行激励或者惩罚措施,从而影响到消费者和企业的收益与选择。行业协会的目的是提高注重商品质量的企业比例q,行业协会的影响在具体模型的推导中被假定为外生变量。

(2)企业,负责商品的生产。假定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对于不同的企业,其对注重商品质量的效用是不同的。从商品生产角度可将企业的生产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重商品质量,另一类不注重商品质量。假定市场中有q比例的企业注重产品质量,而1-q比例的企业不注重产品质量。

(3)消费者,负责对企业生产的商品进行评价。在本文的研究框架下,众多消费者被简化成为一个消费者代表。而这位消费者代表在面对行业协会提供的评价机制时,他可以选择认真或者不认真地填写商品质量评估表。

本文假定如果消费者代表认真填写商品质量评估表,则可以有效地将信息反馈给行业协会,从而行业协会可以对企业给予有效的激励或者惩罚;反之亦反。

2.基本模型的过程

对于消费者评价过程,模型简化如下:

(1)企业在生产中会选择注重或不注重商品质量。在自由竞争市场中,本文假定每个企业的具体收益各不相同。

(2)消费者填写商品质量评估表。消费者代表可以选择认真或者不认真填表。

图1 企业i的博弈树

(3)结合消费者填表情况,协会可以有效或无法有效得到企业的反馈信息,从而决定是否对企业采取适当的激励或者惩罚,进而影响企业的收益。

模型假定评价机制已经施行了较长时间,企业能够预见到消费者代表的收益以及选择,从而企业拥有消费者代表收益的信息。因此,每个企业的博弈树如图1所示。

3.各方收益

(1)企业的收益

模型将企业的收益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总的来说,当企业i在注重商品质量时的收益大于其不注重商品质量时的收益时,企业会努力做好商品质量,反之亦反。

(2)消费者的收益

消费者代表在填表时的收益Uc.填表分为三个部分:

Uc.填表=Uc.填表精力+Uc.填表责任+Uc.未来预期

首先,填表所花费的精力,表示为 Uc.填表精力。假定消费者认真评分,仔细斟酌甚至能给出评语和具体反馈意见,会因为投入精力而产生一个负的收益,令Uc.填表精力的值为-1;而如果消费者只是应付了事而不投入太多思考和精力,Uc.填表精力的值为0。

其次,消费者对填写评估表所赋予的责任感,表示为Uc.填表责任。消费者会本着自身对商品质量评估表所赋予的责任感,对填写商品质量评估表这一行为本身赋予收益。具体而言,在填表责任感这一项上,不认真填写将获得R的收益,认真填写将获得R+δ的收益。

第三,消费者希望通过填表这一行为来影响企业对待商品质量的态度,表示为Uc.未来预期。如果消费者认为自己填写评估表,确实能很有效地提高自身预期的收益,那么将会给Uc.未来预期赋予一个较高的值;反之亦反。模型假设在不认真填写时,消费者预期收益为Exp,而认真填写带来的收益为Exp+Φ。

总的来说,当消费者在认真填表时获得的收益大于不认真填表,消费者会选择认真填表,反之消费者会选择不认真填表。

(3)协会的收益

本文假定协会目标是增加注重商品质量的企业的比例q,通过确定的激励或惩罚机制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各项收益。关于协会的收益和选择在下文中讨论。

4.均衡

先不考虑协会,对以上各效用和过程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企业i与消费者收益如图2所示(注:图中括号内前半部分为企业的收益,后半部分为消费者的收益,以下图形也如此,不再赘述。

图2 企业i和消费者的收益

采取逆向递推的方法,首先考虑消费者的选择。通过市场调研,在当前,消费者普遍认为认真填写并不会给其带来太强的责任感收益以及未来预期的收益,则令消费者在认真填写时获得的额外收益δ+Φ<1,从而我们可以得到-1+R+Exp+δ+Φ<R+Exp,即消费者会选择不认真填表。

而预见到这一点的企业i,会在N(i)和M(i)之间做选择。而也正如前文所述,每个企业在两种选择下的收益也是不一样的,从而不同企业i的博弈树的均衡会如图3、4所示:

图3 无效机制下注重商品质量的企业与消费者的均衡

图4 无效机制下不注重商品质量的企业与消费者的均衡

在没有协会的激励或惩罚机制的作用下,消费者填表的激励或惩罚机制对企业的收益没有任何影响,因而消费者也不会耗费精力去认真填表,企业的选择也不会改变。因此,此时的商品质量评估表机制无效。

5.协会的影响

在前文讨论中,协会被假定为外生决定,因此协会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收益的影响并未体现。但协会的激励与惩罚机制会影响到企业i收益中的,具体是+ε(i)和-ε(i)。而且当协会加大激励和惩罚的力度,ε(i)的值都将会变大;同时当信息反馈效果提高后,消费者在填表时的收益 Uc.填表责任和 Uc.未来预期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当协会加大信息反馈效果,消费者会对Uc.填表责任赋予更高的值,即δ的值将会更大。而当协会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填表的结果与消费者未来能感受到的效用的相关性加大时,消费者会对Uc.未来预期赋予更高的值,即Φ的值将会加大。从而协会对消费者填表收益中的δ+Φ的值的大小是有直接影响,而δ+Φ与我们所假定的认真填表所耗费的精力1的收益值相比将直接决定消费者是否认真填表的选择。当协会对消费者δ+Φ的影响足够大,使得δ+Φ>1时,消费者会选择认真填表,从而企业i的博弈树的均衡会如图5、6所示:

图5 有效机制下注重商品质量的企业与消费者的均衡

图6 有效机制下不注重商品质量的企业与消费者的均衡

可以看出当消费者选择认真填表时,企业才会在 M(i)+ε(i)与 M(i)-ε(i)之间做选择。协会的激励与惩罚±ε(i)将会对企业的选择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注重商品质量的企业的比例q,而ε(i)的大小对提高注重商品质量的企业的比例q的程度会有直接的影响,此时商品质量评估表机制有效。

三、考虑消费者评价因素模型

1.模型的引入

基本模型在理想化的假设下解释了当前商品质量评估机制趋于无效的原因,即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不高和填表时的责任感不强(δ+Φ较低)导致其不认真填表,而企业因为评估机制的反馈所得到的激励或惩罚也并不大,因而商品质量评估机制并没有影响企业在生产商品时的选择。在此,下文试图建立一个斯坦伯格博弈模型来解释消费者的评价考虑因素对企业选择的影响(注:以下将考虑消费者评价因素模型简称为扩展模型)。

2.扩展模型的建立

与基本模型一样,扩展模型也由三方参与,即协会、企业和消费者。而协会制定博弈的规则,对企业和消费者有外生影响;企业的商品生产行为的选择考虑因素简化为生产投入与质检严厉程度两个指标;消费者的评价选择考虑因素简化为企业生产投入的增加与高标准的质检要求带来的收益。本文通过以上的简化指标说明消费者的评价考虑因素对企业选择的影响。

(1)企业的选择

模型假设每个企业的价值观有差别。企业i商品生产行为的选择体现在不同指标。首先是生产投入,以来表示这一决策变量,当较大时,投入较多,商品质量也较高;其次是质检严厉程度,以来表示企业的这一决策变量,而,当较大时,质检越严格,商品质量也越高。

(2)消费者的评价选择

本文将消费者对第i个企业的评价设为一个统一的函数S。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有认真程度的差别,用C来表示(与基本模型不同,C不是简单地划分为认真和不认真两个离散的值,而是一个连续的量,此模型认为消费者总是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的评价)。C的大小受协会的一些机制的影响,这一点正是基本模型所讨论的,C越大企业间评价的区分度就越高,C越低企业间评价的区分度也越低。假设消费者的评价函数为S,而企业i获得的具体评价为:

表示消费者基于企业生产投入和自身填表的认真程度对企业i的评价函数;

表示消费者基于企业质检状况和自身填表的认真程度对企业i的打分函数。β表示消费者对

所赋的权重,而消费者在

上赋予的权重为 1-β,因此,企业所得评价是两种评价结果的加权平均值。

(3)消费者的收益

消费者收益在扩展模型中不仅局限于填表的瞬间,同时也考虑到长期的收益。本文假设消费者收益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生产投入为消费者带来的收益;其次是企业高质检标准为消费者带来的收益。因为两者都能为消费者带来高质量的商品,因此为消费者所带来的收益分别与企业的决策变量t1和呈正相关。即

即消费者收益:

(4)企业的收益

对于企业的收益可细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生产商品其带来的收益,包括声誉、责任感等;其二是商品生产以外的工作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包括企业的对外投资、战略合作等。

企业i第一部分的收益,我们假设由两个部分组成,如下所示:

总体而言,企业i的受益来源于以上两部分:

3.均衡

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为

4.相关假设的补充说明

5.均衡的讨论

由等式(2)可以得到:

同理,等式(1)可以得到

再由等式(2)还可以得到:

即消费者填表时对企业的质检因素越重视,企业的质检越严格,而该影响随着α(i)的增大而增大。

再由等式(1)还可以得到

即消费者填表时对企业质检因素越重视,企业生产投入会越低,而该影响随着α(i)的增大而增大。

6.扩展模型的讨论

经过调研,笔者发现质量因素是决定消费者对企业评价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质检直接与商品质量相联系,因而消费者在评价时更为重视企业质检的严厉程度,反映在扩展模型中即是β的值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前文关于均衡的讨论,企业i均衡时选择的严厉程度的值会相对较高,即企业的质检会趋于严厉;而企业i均衡时选择生产成本投入会相对较低。而随着α(i)的增高的值会更高,而会更低。总的来说随着α(i)和β的增大的值会上升,而则会相对降低。

四、补充讨论

1.协会的讨论

在基本模型中,协会对模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收益以及博弈规则的外生影响上,即对参数值δ+Φ和ε(i)有较大影响;在扩展模型中,协会对企业通过商品生产获得的收益与其得分的相关性,即α(i)值有较大的决定作用。而协会作为一个参与者,它的目标被认为是提高商品质量,在基本模型中是提高注重商品质量的企业的比例q,在扩展模型中是设法增加企业的质检要求(提高),同时使得企业投入成本不至于过小(不至于过小)。不过,上述的协会的作用是理想化假设,在实际生活中,协会所考虑的目标除了提高商品质量之外还包括维护行业声誉、协调企业间矛盾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在企业中推行政策时需要消除相关阻力等因素的影响。

2.企业的讨论

企业本身的目标定位也能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协会对企业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的设计,进而也会影响到企业本身的选择。如对于刚起步的企业而言,其首先要开拓市场,尽可能用价格优势打击其他企业,此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质量;而对于成熟的、甚至是品牌企业,其需要维护品牌知名度与声誉,因此注重质检方面的严厉程度,从而维护企业生产商品的质量。

3.消费者的考虑

不同的消费者对于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同,不同的重视点会反映在消费者自身的效用上,同样也会影响到其对企业的评价,进而也会影响到企业的选择。如高端消费者对于价格因素并不敏感,但对于商品的质量较为重视,其倾向于质检较为严格的企业;同样对于低收入者而言,更为关注价格水平,其倾向于价格较低的商品,因此对于质检较为严格的企业并不敏感。如果消费者对企业生产的商品对于自身效用的理解更为客观[11],其在对企业评价时也更为公允,其自身填表的责任感也会更强,更有利于信息反馈的有效性。

4.表格本身的设计

商品质量评估表本身的样式和展示的形式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部分,它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填表时的兴趣和思考,从而会影响到基本模型中的Ustu.填表精力。表格本身的设计包括评估方式、评估量规的选择[12]等等。甚至如果商品质量评价的方式设计较好,其可以有效地区分消费者评价中企业的生产投入和质检严厉程度两方面,从而可以更为公正地评价和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

五、结语

全文建立了两个模型来试图解释当前商品质量评估机制的低效和缺陷。

基本模型在较为理想化的假设下,描述了一个动态的博弈模型,解释了商品质量评估机制的运行原理,以及有效与否所依赖的条件。而在解释实际问题时,基本模型仍有不少缺陷,如没有考虑到企业质检严厉程度、消费者打分的考虑因素等,而且参与者的选择是离散的,其较难把握实际问题连续性的一面。而考虑消费者评价因素模型建立了一个斯坦伯格博弈的博弈模型,企业和消费者的选择是连续的。该模型被用来进一步分析企业和消费者各自均衡的行为。

总体而言,本文在对现实问题做了大量的简化的基础上,对现行的商品质量评估机制的失效做了简单的博弈分析。其中有不少处假设可以进一步讨论,在此不做展开。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商品质量评估机制的低效实际上是由协会、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选择所共同达成的均衡,其存在着机制本身的不足,以及来自消费者填表的失真和偏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这种低效也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一定关联。真正的商品质量的高低需要消费者的长远发展来检验。在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完善的建议。

第一,可以适当增加商品质量评价结果对消费者的反馈,对企业和消费者都形成一种激励。

第二,可以考虑改进填表的形式,调整填表的时机以及填表的要求,增强消费者的兴趣和重视。

第三,可以考虑适当合理地加大企业的绩效与商品生产质量反馈的挂钩的程度,使得商品质量反馈对企业收益的影响适当地增强。

[1]苏秦.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马风才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Walter A.Shewhart.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M].New York:ASQC,1980.

[4]W.Edwards Deming.Out of the Crisis[M].Massachusetts:The MITPress,2000.

[5]Armand V.Feigenbaum.Total Quality Control(Third Edition)[M].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1991.

[6]Joseph M.Juran.Juran's Quality Handbook(5th edition)[M].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0.

[7]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张公绪.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孙静.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质量控制—实现6σ质量的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0]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1]雷敏.论提高高校消费者评教质量的方法和策略[J].高教探索,2005,(01):50-53.

[12]唐玉霞,马兰.教学评估量规的编制及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11,(06):88-93.

猜你喜欢

商品质量收益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商品学视角下的FABE法则
网络环境下商品质量管控的探讨
推进商品质量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