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經濟分享 更要幸福感

2014-12-26洪曄娟

澳门月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議員指數記者

洪曄娟

澳門回歸後,十五年光陰荏苒,隨著開放賭權及“自由行”政策實施,全球見證了澳門經濟蓬勃的發展。那麼,生活在澳門的居民,在與特區共同成長的日子裡,真的感到幸福了嗎?澳門何時才能成為“宜居城市”?今次,澳門立法會蕭志偉議員與澳門負責任博彩協會關偉霖會長向讀者分享:居民生活幸福指數怎麼看?高福利政策帶來哪些隱患?澳門居民的幸福到底何來?

高收入=高幸福感?

時常聽到外界對於澳門居民生活的羨慕之聲,的確,政府財政盈餘較多,每年投入大筆資金用於改善民生。相對於其他地區,澳門居民的工資收入水平逐年增加,合計各種福利政策,再加上連年的現金分享,居民如此的高收入讓外界驚嘆。那麼,高收入下的澳門人,真的擁有很高的幸福指數嗎?

“幸福指數未必一定跟經濟指數呈正比。”澳門負責任博彩協會關偉霖會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告訴記者,尤其是在一個急促發展的城市,居民會覺得被迫要不停地與社會追逐。他們雖然在經濟上分到一杯羹,但會感到很迷惘,也不能有較高的滿足感。他繼續說:“其實全世界幸福指數高的地方,未必是一個很富足的城市,但卻都是很穩定的國家。正如菲律賓或者佛教國家不丹的幸福指數位於全球前端,依靠的並不是經濟發展,而是居民安逸、自足的生活態度和方式。”

那麼,如何看澳門居民幸福指數呢?關偉霖先生頗有感嘆:“俗話講,一切為心。如果心境是好的,自然會覺得幸福倍增。何為安居樂業?安於現狀,無欲無求,這樣就會覺得幸福了。當澳門居民追逐不上經濟飛快發展的腳步,也就會覺得似乎不幸福了。”

對此,澳門立法會蕭志偉議員則表示,不同階段居民的幸福指數也是不同的。“回歸後,澳門經濟迅速走出困境,隨著賭權開放,經濟一路蓬勃發展,居民生活、就業、教育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在這個階段裡面,每個人都會覺得是幸福的。但是當大家收入水平、工作等條件改善之後,與此時同時,新的社會矛盾出現了。”蕭志偉議員接著說:“當住房、交通、環境等問題出現,人們有不滿、有訴求,這個時候問一些居民是否幸福?答案自然是居民的幸福指數下降了。”

記者感受到,在蕭志偉議員的眼中,澳門其實仍是一個幸福指數很高的地方,“每個地區肯定會有令人不滿的地方,例如居住、交通方面,但只要其他方面是好的,就不能忽略幸福感還是很高的這個事實。”蕭志偉議員還肯定了幾個市民幸福感很高的方面:一是教育,十五年的免費教育的實施,讓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相當平等;二是醫療,雖然本澳居民覺得公立醫院就診時間、輪候時間長,但其實醫療費用的減免已經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壓力,尤其是長者和幼兒群體,享有免費醫療的保障;三是社會保障制度,澳門居民以前退休之後要自己負責退休生活。現今每月付出15元的低保費,就能在退休後每月領取三千多元的回報,足夠讓長者居民有尊嚴地安享晚年生活。

宜居城市在哪裡?

澳門政府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呼籲打造“宜居城市”,為此也投入大量資源,例如環保基建和生態環境方面。其實“宜居城市”的指標有經濟、環境、承載力,以及公共安全等各個方面。當記者問道是否對澳門打造“宜居城市”有信心時?關偉霖先生對此是很看好的。他表示,經過急速的發展階段之後,就要靜下來思考澳門人到底需要什麼?“政府現在提倡多元產業發展,不再只關注博彩業,還鼓勵會展、文化創意產業等多元發展。在這些方面上,微調對澳門來講是好事,生活、經濟,很多方面都可以調整。所以城市放慢腳步,想一想新的發展方向,當找到新的方向時,居民會隨心而活,找到幸福感。澳門也會因此成為一個真正的宜居城市。”

而蕭志偉議員則提倡: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看待“宜居城市”的要求。訪問時,他出其不意地反問記者是如何理解“宜居城市”的,當記者說出一些概念性的理解後,他笑著告訴記者:“一般人生活得好開心就是宜居城市”的確,如果一個城市出行便捷、衣食無憂、居有定所、生活輕鬆,自然也就是宜居城市。這時蕭志偉議員也不禁感嘆:“現在好多人都懷念以前生活得很幸福,那時候不會塞車,出外也才步行十幾分鐘,大家中午下班後可以去學校接小朋友回家吃飯,這是澳門舊時的幸福感。”他還解釋說,當時澳門很小,最大的優勢是出行很方便。而現在,倘若繼續以舊時的標準去評價,澳門就一定不是“宜居城市”了。

小小的澳門又有何有利條件可以打造“宜居城市”呢?“拓展生活空間”是兩位受訪者一致提到的。其中,蕭志偉議員直指,澳門想要打造“宜居城市”,必須通過區域合作來實現,第一步就是打造“橫琴後花園”。“其他城市如果生活空間小,可以向城中心外的二環、三環,甚至四環外擴。但澳門沒有地理條件向周邊擴拓,唯有向橫琴發展。我個人覺得橫琴的發展與澳門息息相關。將來澳門居民可以駕單牌車進入橫琴玩。橫琴將成為澳門一個美好的後花園,居民一家老小週末休閒,去橫琴看看山水、品嚐美食,享受難得的假期。待到輕軌、港珠澳大橋的落成,更會將生活圈子擴張到華南,成為真正的一小時生活圈。”

除了區域的擴張,澳門打造“宜居城市”還需要什麼?關偉霖先生對此頗有感慨,他告訴記者,澳門還要改善的空間太多了,他希望市民要同政府一起,每個人都要走出一小步,這個社會才會進步,才能打造一個屬於澳門人的“宜居城市”。

高福利下的內憂外患?

澳門回歸十五年,GDP位居全球第四,亞洲首富之列,社會福利傲人。不少人直白地表示,澳門早已進入一個高福利的社會。但是高福利下的居民生活負擔真的減輕了嗎?未雨綢繆,高福利能否一直持續下去?其中的隱憂又有哪些?兩位受訪者也同記者分享了他們的見解。

對於高福利是否讓居民生活負擔減輕的問題,關偉霖先生並不認同。“一定不是。高福利社會容易形成一個不思進取的局面,市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據關偉霖先生的親身體會,他記得第一年現金分享時,不少市民將錢捐贈給各個機構。而後來年年政府派現金分享,大部分人都選擇買新款手機或者去旅行,先行自我享受了。

眾所周知,澳門的財政盈餘來源於博彩的稅收,而今年下半年以來,澳門的博彩稅收連連下跌,未來這樣的高福利能持續多久?關偉霖先生對此的回答是:“博彩額度減少,主要指高額貴賓廳的收入,而中場收入並沒有減少。這個是健康的,遊客帶來的是中場收入的增加,小賭怡情才健康。儘管如此,澳門旅遊和博彩未來發展的空間是很大的”。

蕭志偉議員亦對澳門經濟發展很有信心。他指出,澳門經濟一路高速發展,是因為國家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預計未來國家會進入一個穩固的階段,澳門自然也因而受惠;第二,澳門博彩中場稅收會穩定,遊客來澳門不僅僅是為了賭博,更多是美食、購物、遊玩,這些方面的收入依然增長,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更加有利於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提升其他行業的競爭力,對社會進步是有利的。

澳門歸家15年,一路發展至今,得益於國家的支持,離不開全澳居民的付出和努力,相伴前行,雖然過程中會有矛盾和不滿,但筆者相信,不斷的磨合過程中,會呈現雙贏局面,澳門成為國家獨一無二的示範窗口,“宜居”、“宜遊”,本澳居民的幸福感能夠油然而生,隨遇而安。

猜你喜欢

議員指數記者
小记者齐聚焦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记者
防霾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