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传统院落空间的现代转换与运用

2014-12-25杨未平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杨未平

摘要:院落空间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分析传统院落空间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传统院落空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转换与运用的途径,从而促进传统院落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巧妙结合。

关键词:院落空间、合院式住宅、中庭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几千年前,人们为了有一个栖身之所,一个容身居住的空间,开始建造房屋。源于对防御等因素的考虑,东西方文明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围合内院的方式来建造。在随后的岁月中,中国采用院落的组合方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于是中国的传统院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院落空间形态日趋成熟、丰富,使建筑物和环境融为一体。院落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典型的语言。传统院落空间也成为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充满意味的空间。

2.传统院落空间

2.1构成要素

2.1.1建筑要素

殿、堂、楼、阁、轩、馆、门、房都是组成院落的建筑要素。它们自身具有室内空间,同时也都具有明确的使用功能。在一个院落之中处于主要地位的单体建筑,可以看作是院落空间的主体建筑。主体建筑往往处于院落空间的中轴线上,因此对院落空间的规模、气度、功能性质等方面都能起决定性的制约作用。院落中的厢、侧房在空间构成以及功能地位上则处于主体建筑的次要和补充地位。

2.1.2围墙要素

围墙作为划分院落内外的分界线,在院落中起到一个围合、限定空间的作用。院墙内部为私密的空间,院墙外部为院落以外的空间。院墙可以阻隔人流、限定视线。除此之外,院墙还可抵御外界不良气候影响及具有一定的安全保卫作用。院墙在空间上人为地制造了一种私有的领域概念,恰好迎合了生存在封建私有制社会的人的心理需求。

2.1.3连接要素

连廊的作用最初是为方便雨雪天行走方便。在空间转换上,连廊具有引导、指示的作用。廊上有顶,两侧或一侧由栏杆、柱子围合,在有些院落中间,廊下的柱与柱之间还可以供人休息、停留。

2.1.4绿化要素

中国古代对园的处理追求诗化的意境。院落中栽植树木、花卉,堆砌山石,在人工的基础上再造自然氛围。绿化因素在院落中四时变化,丰富院落的空间构成,改善院落的小气候和人的居住环境。因此,绿化在中国传统院落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1.5建筑小品要素

院落中的小品,如石桌、石凳、井台、香炉等,充当了院落的设施、点缀物,体量不大,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性。

2.2传统院落空间的特点

2.2.1内向性

院落的产生首先要有实体对周边进行空间限定——“围合”,这就意味着院落空间对外呈现一种相对封闭的状况,便形成了对内部空间的亲和,对对外部空间的排斥,由此产生了院落内向的空间品质。院落空间的内向性一方面容易让人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人产生“聚合”的心理取向。

2.2.2复合性

一方面,院落空间的四周被实体围合界定,而顶部却是开敞的,直接面向天空,成为院落空间与自然的主要交界面。自然的各种要素(如阳光、风、雨水)可以进入院内,人们在院里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四季变化。院落的这一特点使它与封闭的室内空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具有了外部空间的特征。

另一方面,院落空间又具有室内空间的特征。院落空间本身的内向性,使它缺少室外空间完全的开放性,空间大小的不同,内向性的程度也会不同。比如,南方民居中的院落尺度较小,被称为“天井”。由于天井的开口较小,空间的内向性很强。

2.2.3层次性

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典型的语言。传统建筑是木构框架体系,它的基本空间单元是以四柱构成的“间”,“间”的组合产生建筑的单体“栋”,“栋”单体的围合组成具有基本形态的单个院落。纵向的轴线又将多个院落串联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群。每一个院子就是一“进”,一个空间的层次。院与院之间形成空间上的对比与转换,使空间本身获得不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如北京故宫集中展现了建筑群体中院落空间的层次性,从正阳门至景山的中轴线上,共有14个院落,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再加上利用院落空间的收与放,尺度上的变化,使得空间节奏有序的加强和减弱,充分体现紫禁城作为皇权控制中心所在。

3.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转换与运用

3.1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转换

3.1.1空间围合方式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现代建筑院落空间周边界面的围合与限定的方式以及围合界面的材料发生了较大变化,空间的内向性也因此而变化,院落的围合界定不再像传统院落那样通过房屋或墙体这样的实体围合来实现。围合界定的方式变得多样化,可以是柱廊、片墙、梁等。另外,围合构件的高度也发生较大变化。

3.1.2空间形态

传统的院落空间通常是规则的形状,相应生成的空间形态也是规则的几何形。而现代的建筑设计中院落空间被引入到建筑中,往往作为内部的公共空间,空间的平面形式和三维空间形态都可以发生不同的变化,产生出不同于以往的空间形态。在二维平面上可以不再是过去简单明确的几何形,平面的形式可以自由变化。而在三维方向上,空间的形状同样也是不规则的,围合界面可以是弧形,可以是斜面,再加之几何体的穿插,空间大小收放自如,产生出富有动感的空间。

3.1.3围合材料

不同于传统建筑,现代建筑中围合院落空间的界面材料是多样的,选用不同的材料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效果。若围合院落空间的界面使用玻璃,玻璃作为实体本身的存在限定了空间,但其自身的透明性,使内外空间在视觉上融合在了一起,站在院中完全可以透视院外的情况。这种围合界面的多样变化不仅使空间内向性程度发生变化,而且更增强了院落空间的复合性。

3.1.4组织方式

传统建筑几乎都以院落组织其空间,但是这种组织方式是空间水平向上的发展。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的层数通常不再是传统建筑中的一层、两层,而是多层或高层。层数的增加使得院落空间的组织方式不只是水平向上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组织,更多的是要在竖直方向上对建筑内部的其他空间进行组织。

3.2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运用

3.2.1居住建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居住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单元式住宅。它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的体现,也是对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积极反映。从某种意义说,新的单元住宅比传统的居住模式更适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但并不是单元式住宅的任何地方都比传统住宅优越。

相反,合院民居特有的东西恰恰正是单元式住宅所缺少的,我们可以借鉴合院住宅在处理居住空间上的经验对单元式住宅进行改造,合院住宅提供了多种层次的活动空间,而单元式住宅缺少多层次空间,人们只有通过窄窄的楼梯进入各家各户,没有缓冲的余地。

因此,应当吸取传统居住模式中较好的因素,对单元式住宅自身的缺点进行改造,以便更好地适合人们居住。在现代住宅创作中我们不能照搬四合院的形式,克隆出一系列的合院来。如果从四合院中提取有利的因素对单元式住宅进行改造,使它更适合居住的需要,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如增加半公共性质的交往空间,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多层次空间,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使人们可以交谈,也可以独处。

3.2.2公共建筑

中庭空间是传统院落空间的一种现代引申,为公共建筑本身带来了许多精彩与变化。中庭空间相对室内其他空间的开放性,使它可以包含诸多景观元素和活动元素,比如雕塑、小品、表演活动等等,成为具有趣味中心的共享空间。对于大面积的建筑室内空间来说,中庭的出现使交通组织得以很好地实现,自动扶梯、观光电梯、楼梯等交通工具常常可以结合中庭来布置。例如自动扶梯在中庭里的开放设置,不仅可以成为上下空间的联系,也能够产生出变化的空间效果和人与人的交流,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动态欣赏中庭的机会。

4.结语

勒柯布西耶曾说过“现代不是一种时沿,它是一种状态,它需要你通晓历史,对于了解历史的人而言,他要了解如何去发现其中所包含的连续性——它体现在其过去、现在、未来之中。”

中国当代的建筑一方面要面对文化价值观念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需要找寻自身的东西,体现民族的特色和地域主义的特点。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停留在具体的形式与符号的运用层面,而应该进行更深入地理解、吸收与发挥。

院落空间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精华,在现代社会的今天面临着许多问题。水平向的空间延伸与后工业社会土地紧缺相互矛盾,院落内部空间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但是,院落空间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华,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其空间布局方式,构成方式,都值得在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中研究学习,院落空间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文化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随着新的设计理念、建造方式的出现、新的建筑材料的不断产生,院落空间在现代的建筑中也将产生出更多的变化,空间的特点或是被强化,或是被模糊。而对这些空间特点的分析与合理运用,都将为现代建筑创作中地域性的表达、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雷.传统院落空间与现代建筑创作[J].山西建筑,2006,(18):39-40.

[2]桑振群.浅析中国传统建筑庭院[J].山西建筑,2007, 33(9):57-58.

[3]孙锦红.中国传统庭院空间的围合与构成[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 5.

[4]李允铄.华夏意匠[M].香港:香港广角出版社,1984.67-68.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6]任军.中国传统庭院分析与继承[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