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

2014-12-25王聃刘铭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规划

王聃 刘铭

摘要:城市因为人类的聚居形成,发展人同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实践之中需要不断做好规划,将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融入其中,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之中生态城市规划措施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作为人民生活的环境,不仅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功能性需求,还要能够反映人文需求,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城市形象建设,都应该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展开。随着城市问题的出现,建设生态型城市也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实施生态规划设计更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推进整个生态城市的建设。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要素的调查

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与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

(二)生态分析与评价

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对评价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的性能生态过程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认识和了解评价区域内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制约。生态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过程分析;生态潜力分析;土地质量及区位评价;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宜度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

生态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内容应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的内容。 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规划目标和年限。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2、生态城市规划需遵循的原则

2.1、完整性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城市生态的完整性,不仅要体现城市的个性,还要符合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要有长远的利益规划[1]。所谓的完整性,就是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该城市原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能够在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导致新的生态的破坏,这也是不符合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的。因此,在实际的生态城市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该城市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态城市设计,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

2.2、科学性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首先看城市的整体现状和处在的状态,其次是要看一个大体的思路,什么样的方式展现给人们,不要只注重美观而忽略了对城市生活人的作用,要科学的构想建设有特色、可循环、可欣赏度、可持续发展、可再利用价值等。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艺术工程,需要运用相关的技术方法使这项工程与艺术环境相融合,达到提高城市环境环保的环境生态系统功能,改善人居生存和生活的质量,构建城市美好家园。

2.3、地域性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把握相关的地域性原则。生态城市离不开生态植物,在进行生态植物的选择上,一定要遵循地域性的原则,依据城市的地理条件选取植被生存条件,植被的选择符合当地城市土壤,遵循自然规律,注意植被的分布规律,以免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造成植被无法生长或者存活。这样还会因此原因将导致部分重新施工以及植被重新选取,进而造成经济的损失,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此之前一定要事先勘察好地理条件以及分析土壤的营养成分,选取相对应的植物。

3、城市规划之中生态城市规划

3.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在水文方面也有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绿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需要一个通用的标准。绿色容积率能够作为一个城市工具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具被应用于单体建筑中。适合的容积率值的确定可以从如下3种方式中选择:它可以是设计师或使用者所期望的绿化程度。绿色容积率值也可以根据地块预设的功能来确定。绿色容积率的价值也可能通过生态学来决定,或者以地块在未发展之前的叶面积指数值为依据经验数据,一个通用的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

3.3、、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的景观包括了城市的历史景观、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三大方面,这三方面相互渗透融合,共同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骨架,也是设计师进行景观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给予游览者以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需要设计者营造出良好的园林景观连续性,这就要求在设计的时候,以园林的地形为基础,通过植物和景观的使用,创造出更为符合人们视觉效果的基本景观,以雅致、连续的景观植物设计,借助于植物的转换,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不同的区域中去。在城市层面特别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设计以及城市公园、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历史传统、城市文化、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于一体。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城市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3.4、城市住区设计

深化对生态建筑原理的认识,由此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进行修正,建立由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形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实现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必须坚持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能低耗。对城市或地块的地理特征,水、气、地质等各方面条件,以及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进行综合考虑,进行城市居住区的选址设计和发展规模预测,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间距、朝向等,以解决建筑采光、通风等卫生问题;并配以完备的基础设施。节能低耗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使用虚拟生态技术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推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湖河溪流水的坡岸绿化等,从而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率。

4、结语

生态学的原理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学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步。工程技术的支持、多学科、各专业的合作是未来生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于洪东,杨蕾,王宇峰.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310.

[2]刘存发.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9:88-89.

[3]赵姗.生态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规划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