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太多,专业作家太少

2014-12-25王乾任

出版参考 2014年21期
关键词:诚品出版业新书

王乾任

十多年来,台湾出版产业很爱谈不景气问题,且大多把责任推给市场,责怪现代的消费者不买书、不读书,造成出版业景气衰退。通常提出市场不买书论的,多半是出版社的编辑。

然而,经销商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我曾经请问一位经销商前辈,根据他查证所得的资料,十多年来,台湾出版产业的年产值其实很平稳,一直保持在600亿元新台币上下,从产业经济层面来看,产值其实没有萎缩。甚至如果考虑到台湾近十多年来总体经济与薪资停滞的情况,出版业其实反而是一枝独秀、逆势上扬的,并没有不景气。

那么,为什么出版社的编辑会有市场衰退的感受?

最主要的原因,是出版产业本身的特性使然。出版业的特性是,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只会逐年恶化,难以缓解。

以台湾每年平均出版4万种新书的速度来看,就算最后只剩下十分之一的品项留在书市成为常销书,十年下来也等于市场上随时有4万种常销商品在流通。也就是说,越晚出版的新书,除了得跟当期出版的新书竞争外,还要跟以前的常销商品竞争。这类商品特性是其他产业少见的。以手机来说,没有人会去买十年前出产的手机,可是在出版业,每年却会有相当比例的人购买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出版的经典作品。

另外还有一点,则是台湾出版产业本身的特性——出版社的开枝散叶。熟悉台湾出版社生态的朋友都知道,台湾有九成的出版社人数不到十人,所谓的大型出版公司旗下成员顶多也不过百来人。

无法集团化的台湾出版社,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深人员无法向上流动(毕竟一家出版社最多就能只有一个总编辑),薪资也无法跟着年资上升。于是产生了一种特殊现象,工作十几年的资深编辑,眼见在出版社里等候升迁无望,薪资又不足以养家活口,最后只好跳出来自己开出版社当老板,毕竟出版社所需要的资金并不会太多(一般来说大概两三百万新台币就足够了),更重要的是在出版业累积的人脉足以支撑资深编辑创立出版社。

这就形成一种有趣的吊诡,跳出来开新出版社的编辑,一方面得出版新书替公司赚取利润,另一方面却得在市场上对抗自己过去出版的常销书。

我甚至还听说过,台湾的出版业有一些资深出版人,花费数年时间将一个出版社营运到某种可以稳定运转的规模时,便将出版社清算卖掉,之后再拿出部分资金,甚至直接另外找金主来,再创办一家新的出版社。

此类开枝散叶的出版社营运模式,自然会造成年度出版新书量居高不下,过多的出版品瓜分掉固定的市场大饼,导致僧多粥少的现象出现。

然而,最近我更仔细深入思考之后发现,之所以会造成台湾出版产业的商品过度供给的现象,和台湾有志于出版或书店工作的人,大多都先选择投入出版社担任编辑或进入书店工作,绝少选择成为专业作家也有关联。

台湾虽然只有2300万人却有上千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超过4万种,且相当比例的新书都来自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外来稿件,本土自制书的比重偏低。也就是说,出版能量相当惊人的背后,还反映了一个现象:编辑太多,而作者太少。

台湾的创作相关科系培养出来的大批人才也大多进了编辑这一行,仅只有少数人留在写作圈。太少人投入写作而太多人投入编辑工作,某种程度也助长了台湾出版产业的书籍出版量过剩、翻译书过多,而自制书比例过低的现状,这又会反过头来影响未来的社会新鲜人投入出版产业就业,维持编辑过多而专业作者太少的不均衡状况。

类似的情况就像当年有志于书店工作的人才,就业第一选择大多是诚品,人才过度集中于诚品使得其他通路招募不到足够多的书店经营人才,造就诚品的一支独大,直到后来有一些人离开诚品转往其他通路发展,才减缓了诚品通路一家独大的情况。

也就是说,除非台湾的人才培训机制,能够将部分有志于图书出版工作的人导引向写作或其他出版领域,更平均地分散到写作、编辑、企划、通路甚至经销(图书发行经销体系是目前最欠缺人才的一环),否则台湾图书出版市场新书过度供给的现象将会比其他地区更为严重。

猜你喜欢

诚品出版业新书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诚品传奇
新书速递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新书推介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台湾诚品大陆首家旗舰店在苏州开业
诚品书店:闯入苏州豪宅市场
南宋出版业考述
新书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