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

2014-12-23徐娟秀郑蓓媛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3期
关键词:庆阳民俗旅游文化

徐娟秀++郑蓓媛

摘 要:民俗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资源。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追求”、“高层次”、“高文化”、“高体验”的深层次的旅游形式。庆阳以其显著的地域差异、浓厚的历史氛围、鲜明的民俗品格、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庆阳民俗文化旅游圈,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发展格局的需要。庆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庆阳;民俗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3-0271-04

一、庆阳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目前,民俗文化旅游还没有固定的概念,对它的研究,旅游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陆景川认为,民俗旅游的对象是人文景观,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性旅游,地区的民间节日、婚俗、民间歌舞等都是民俗旅游的研究和欣赏对象[1]。温锦英认为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借助民俗来展开的旅游项目,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在形式上体现独特性,给人一种亲切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2]。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建立在民族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的旅游活动。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定义:民俗旅游属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为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3]。

(二)庆阳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旅游业是文化经济,它的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为支撑。自然资源是上天赐予人类的,而人文资源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照相机”,记录着每个细节。

庆阳具有及其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在民间文化发展的史册中,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使民俗文化资源以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并保持了原始的古朴性浓郁、乡土气息强烈并受外来文化渗透较少的个性鲜明等特征。庆阳民俗主要有香包刺绣、皮影、剪纸、陇东道情 “四绝”以及农耕文化和佛教文化。它的原始性、特色化、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庆阳特色民俗文化包括农耕文化、佛教文化、居住民俗(庆阳窑洞)、民间工艺(剪纸、雕塑、香包)、人生礼仪(诞生、婚嫁、庆寿)、民间杂耍(皮影)、口碑民俗(民歌、陇东道情)等传统民俗,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庆阳人民的生活中,充实了当地人的文化生活方式。

庆阳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形势融合多方文化,不断地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体现庆阳地区的民俗文化。庆阳民俗工艺巧夺天工,以香包和剪纸最为深厚,名闻国内外。二零零二年庆阳被命名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窑洞民居之乡”等多项文化遗产。

二、庆阳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分析

庆阳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还孕育了强烈的人文气息。庆阳地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即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文化又不失现代化特色。庆阳民俗文化旅游以其资源为基础、技术为载体、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支撑,把握旅游者的文化消费需求,掌握市场走向,使庆阳民俗文化旅游获取了很大的成就,现从市场、优势、劣势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分析

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对庆阳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民俗文化旅游的消费需求来分析,客源市场状态还不太理想。近年来,庆阳民俗文化旅游的接待人数总量,旅游收入持续增加,据统计如下[4]:

2010年春节黄金周放假,庆阳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相当可观均排为省内第一,庆阳拥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和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庆阳多年来没有对客源市场进行开拓,是市场结构比较狭窄。庆阳旅游景区的旅游者主要来自于甘肃省及周边邻省,东部省份的旅游者相对较少。没有充分把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旅游市场细分,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从国内扩展到国外的旅游发展策略。

(二)优势分析

1.庆阳具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地域优势与资源优势,庆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庆阳地处陕甘宁交界处自然景观独特,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2.文化优势,庆阳民俗文化就是庆阳发展旅游业的内在优势,庆阳是一个有着两年多年历史的西部文化古城,积淀庆阳特有的文化底蕴,具有文化优势。

3.旅游商品优势,庆阳民间工艺丰富多彩,游客在购买旅游商品时对性质相同且有不同特色的商品进行比较选购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商品。一方面,提升游客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游客的消费成本,拉动内需,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

庆阳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怎样利用这些优势,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庆阳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一大环节。

(三)劣势分析

首先,已开发的民俗文化处于无组织、无创新的表层阶段,没有深层次开发,缺乏文化的特色性。许多民俗只呈现它起初开发的旅游圈,无法吸引回头客。其次,游客只是低级消费群体,在旅游时只是针对性地对它拍几张照片,无法体会该民俗的内涵。再次,许多旅游点在宣传过程只是简单地介绍该景点,没有深层次针对某一旅游景点进行系统的阐述,缺乏吸引力。旅游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庆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庆阳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和领导人的能力等因素,没有给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空间,许多规划方案都无法支持,与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存在很大的差距。为缩小这些差距,我们必须不断去克服所有的不利因素,虽然未来前进的步伐很艰辛,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用心地做好每个细节和过程,我们一定会改变劣势因素的。

三、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endprint

庆阳,虽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相对缓慢,并且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俗文化的流失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很多当地文化受到强势的侵蚀,各方面文化的相互融合,使本地文化的特色逐渐流失了。一方面,地区开发商与经营商受利益的驱使与自身道德水平的限制,产生了许多低俗文化和低俗活动,使民俗文化失去了其原真性。另一方面,民间老艺人的离世使很多不为人知的民俗文化面临消亡。

(二)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

旅游产品是旅游地的窗口,直接地反映着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庆阳旅游资源仍未完全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旅游项目又相对偏少,并且针对参与性、体验性的产品开发较少,没有对游客形成持久的吸引力。纪念品的制作缺乏创新,形状、颜色单调,做工粗糙,许多产品并不能体现该纪念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创新是灵魂,旅游产品的创新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必然结果。就以庆阳香包为例,香包的形状单调、颜色忽暗忽亮、做工也不精细、无法展现庆阳香包的历史,旅游者买个香包只认为它是个香包,感觉好看,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香包代表庆阳的发展历史。每个香包制作出来都具有代表意义,而不只是旅游产品。

(三)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

庆阳处在发展阶段,许多民俗文化都不为人知,仅靠单纯的自然旅游无法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致使庆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较为缓慢。其最大的原因在于,庆阳市政府没有做好宣传工作,没有打开庆阳的大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仅通过报纸、电视传播文化和发传单促销旅游路线,无法获得更大的宣传效果。庆阳市政府的宣传力度没有与当代经济需求相适应,致使许多具有民族性、特色性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旅游业就不能创造更好的品牌效益。

(四)旅游专业人员匮乏

旅游业属于新型服务业,对人的素质与专业要求很高。许多人对旅游业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旅游专业高校毕业生怕苦怕累,都不会选择从事旅游行业。使庆阳的专业人力资源较少,旅游服务人员、旅游管理人员、旅游资源规划人员都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只根据自己的潜意识从事工作,这难免会出现混乱、考虑不周到等问题,不会给旅游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无法满足旅游者对异地文化的追求,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庆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五)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硬件保障,庆阳小西峰崆峒山是佛教,道教合一的文化圣地,其北台无量大殿和南台观音楼等庙宇,因年久没有得到修葺和整理,旅游者的安全就无法保障。旅游景区的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庆阳市政府也没有开发符合新时代的旅游设施,无法满足新青年对潮流的追求。

四、庆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一)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模式

旅游品牌模式就是要提高庆阳知名度,将庆阳民俗文化以旅游的形式走出市场,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理念,打造庆阳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模式。以庆阳为中心,北石窟寺—华池双塔寺—西峰小崆峒山体验佛教文化精髓的旅游线路;夏家沟森林公园—潜夫山森林公园—周祖陵森林公园享受陇上优美的自然风景旅游线路;南佐遗址—公刘殿—南梁革命纪念馆深刻感受庆阳前进的历史步伐与陇上风情为一体的旅游线路。

庆阳地区的季节性非常突出。对淡旺季进行分析,设计不同旅游品牌活动。庆阳夏天比较凉爽,可以设计夏季避暑旅游路线,平静烦躁的心情;冬季可以进行体验西北黄土高原风情。把庆阳民俗文化旅游进行多层次、综合性的开发,将民间工艺、民间旅游活动、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窑洞冬暖夏凉,夏天可以将洞内进行简单的装修,建造庆阳窑洞小别墅,尽量保持原始风格。在洞外开辟一小块地,让游客回归自然,亲自尝试种植绿色蔬菜。冬天,用暖色调把洞内稍微封闭,留有通风口,放置火炉,砌成土炕,供应煤炭和木柴,游客可以感受北方的农村土炕生活。这可以针对向往自然纯朴的农村生活的游客设计,打造体验庆阳窑洞生活的新型旅游品牌线路。

(二)民俗文化商品模式

旅游商品的特点,在于它的民俗性、纪念性、工艺性的有机结合[5]。民俗旅游商品是建立在传统手工制作基础上,以创新为主流,以地方民族特色为灵魂,开发可以促进旅游进行消费的购物市场。旅游商品的更新换代很快,严重地冲击着消费者市场,因此旅游商品的创新是毋庸置疑的。旅游商品必须以民俗文化为题材进行创作。

民俗文化商品的开发是为了给游客一份满满的纪念。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是商品开发的重点,充分满足游客的潜在的心理需求,使旅游商品成为旅游者美好记忆的实物见证。由于游客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购物需求不同,单一的旅游商品是不够的,必须开发多层次的、多体验的旅游商品。旅游者将旅游商品赠送给亲戚朋友,这也是一种间接地使庆阳民俗文化商品走出去的特殊方式。

旅游商品的设计,不仅要给旅游者视觉上的吸引力,还应该满足旅游者触觉的感染力,激发游客内心的购买欲望,这才是旅游商品的经济价值。旅游开发商设计、生产最具代表、最能体现庆阳文化的旅游产品,以不同的“形”、“神”、“韵”展现给旅游者一副美丽的画面、一汪宁静的清泉、一本承载历史的书卷,让游客爱不释手。

以剪纸为例,黄土风情为题材,把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作记录下来,用剪纸把它形象地表现出来,也可以把庆阳历史名人设计为剪纸产品,制作成儿童画册,既可以宣传旅游产品,也起到教育和娱乐的作用。庆阳刺绣设计巧妙,色彩绚丽,可以制作成被子、枕头、袜垫等日常生活用品。以红色为主,专门为青年结婚群体设计,开辟新市场,把传统的婚嫁习俗重现给这白色婚纱的年代。

(三)举办节庆活动模式

节庆是为了庆祝生产、祭祀等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开发节庆的目的是为旅游活动增添愉悦性。首先,节庆活动必须以传统节日为基础,以现代化生活为内容,增加新思想、新活动。节庆气氛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旅游者的参与度和兴奋度,可以使游客更贴切地感受异域人民的热情,节庆开发的核心在于它的参与体验性。其次,节庆要重视与其他旅游景观、旅游线路的组合,通过旅游地点的搭配、旅游时间的协调,使游客多方面心理需求得到满足。endprint

节庆借助艺术形式传播庆阳民俗文化,弘扬庆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使庆阳“走出去”,走出甘肃,走出中国。在庆阳环县道情皮影节前期,组织庆阳地区懂皮影的人在一起将皮影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收集起来。在节庆期间,政府和群众应积极配合参与,旅游开发商用幻灯片将历史遗留的经典皮影放映出来,也可以请民间艺人进行演示皮影戏,如何做好皮影纸、如何演好皮影戏,每个细节都是需要技巧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旅游者可以自己制作皮影到演皮影戏的整个过程,用摄像机录下来,让游客感受到民间工艺的来之不易和所体现的文化精髓,触发游客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

庆阳香包艺术节可以以端午节为载体,充分利用端午的戴彩绳、挂香包的习俗而展开节庆活动。将香包的形状设计成十二生肖的模样以及各种吉祥物,祈求平安。揣摩儿童的心理需求,把香包的形状设计成各种动画片里的人或动物,在香包的中草药中加入少量的艾草,清香的气味和可爱的图案,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天真秉性,又可以防止蚊虫叮咬。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安排不同的专柜,设置咨询台,对香包的作用可以进行专门介绍。设置制作台,游客可以购买自己喜爱的颜色、布料和香料,专业人员帮助指导,现场制作香包,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四)建立民俗博物馆模式

博物馆是对文物进行收藏、展览、研究的科学研究机构[6]。而民俗博物馆主要是以民俗文化的方式艺术性地展现出来。从内容上可以把民俗博物馆分为综合性民俗博物馆和专题性民俗博物馆两种。庆阳在2001年创办的陇东民俗博物馆,有庆阳香包、剪纸、皮影、泥塑、农耕器具等多种历史文物,展现文化的缘由、发展和流变,是对整个庆阳民俗文化的概括,也是对综合民俗博物馆的整体呈现。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形态都会留给旅游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馆址的设计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馆内设有展厅和库房,展厅提供游客适当的休息空间。藏品的陈列,需以实物为主,配以文字、照片、模型、录像和幻灯片,充分体现文化的真实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尽情地吸引游客,让游客获得空间美的感受,提高游客对文化的兴趣。博物馆管理人员可以定期举办不同的民俗旅游活动,邀请民间艺人现场表演民间工艺,游客可以亲自参与,激发游客对文化的热情。

庆阳政府针对不同的民俗建立专题性民俗博物馆,具有专门针对性的展览,聘用专业讲解员,使游客对该民俗有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陆景川.民俗旅游发展浅探[J].民俗研究,1988,(2):6.

[2] 温锦英.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3):8.

[3] 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11.

[4] 甘肃省旅游官方网站,www.gsta.gov.cn.

[5] 刘丽川.民俗学与民俗旅游[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211.

[6] 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10.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Qingyangs Folk Cultural Tourism

XU Juan-xiu,ZHENG Bei-yuan

(Lanzhou City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folk culture.Heritage tourism is a kind of“higher pursuits”,“high degree”,“high culture”,“high experience”the deeper forms of tourism.Qingyang,with its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a strong sense of history,distinctive folk character,unique cultural content,as well as a variety of manifestations,the formation of Qingyangs folk culture tourism circle,adapted to the needs of modern tourism diversification patterns.Qingyangs folk custom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ed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overall planning,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folk culture,to achiev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and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Qingyang;folk tourism;culture[责任编辑 王玉妹]endprint

猜你喜欢

庆阳民俗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Our Best Friend
谁远谁近?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向阳如葵 奔腾似海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