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处理对雷笋保鲜的作用研究

2014-12-23郭超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3期

郭超等

摘 要:该文主要研究了微波处理对雷笋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从雷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及硬度、色差等指标来看,微波处理能有效缓解雷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生成,延缓笋体创面褐变的发生,抑制硬度增加,因而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雷笋;微波处理;保鲜作用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116-02

雷竹(Phyllostachys pracecox)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中国特有的优良栽培食用竹种[1],具有出笋早、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产量高、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2],并且雷竹笋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丰富[3]。但由于采后的雷竹笋呼吸速率快,易消耗大量营养,导致老化,从而影响了食用品质。为此,本实验研究了微波处理对雷竹笋的保鲜作用,为雷笋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实验仪器 3NH色差仪:上海卡罗卡超仪器有限公司生产;金刚石压头HRC-3:深圳市三诺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电子天平:杭州诺丁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1.2 材料及其处理 实验所需要的雷笋均采自临安,将刚采下的健康且外观较一致的竹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清除表面的泥沙,用聚乙烯袋将干净、干燥的竹笋包起来,送到实验室。将实验对象剥壳后分为常温放置和微波处理30s这2组处理。所有样品分别放入干净的塑料框中,外套0.05mm塑料袋(不封口),于4℃下恒温恒湿箱中贮藏。每隔4d取样1次,重复4次测定相关指标。

1.2 实验方法

1.2.1 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测定 木质素测定参考鞠志国[4]方法并稍加修改,纤维素测定参照孔祥生[5]方法并稍加修改。

1.2.2 硬度测定 硬度测定通过随机抽样抽取竹笋6~8株,取厚度约1cm的中部笋肉,然后采用金刚石压头HRC-3进行硬度测定,其探头测试的深度为3mm,贯入速度为1mm/s。

1.2.3 色差测定 色差测定通过选取竹笋不同部位进行测定,然后采用3NH色差仪直接测定,每株进行3次平行实验,记录色差仪的L值,最后取各组记录数据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雷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1、2可知,在整个实验研究贮藏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竹笋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都是呈上升趋势的,但微波处理组的上升趋势明显比对照组缓慢,16d时微波处理组的木质素含量为对照组的77%,纤维素含量为对照组的65%。

3 结论

由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雷笋有效地减缓了木质素的生成,纤维素的含量也明显降低,同时通过质构分析发现,其硬度增加受到了明显抑制;笋体创面褐变在微波处理后发生地更为缓慢,表现为色差L值的降低速度明显比对照组缓慢。因此,微波处理对竹笋保鲜具有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规富,谢深喜,薛华.雷竹笋保鲜技术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11,8:1-3.

[2]张规富,张玲玲,杜六甫.雷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841-842.

[3]张规富,范付华.雷竹笋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08,2:18-20.

[4]鞠志国.莱阳茌梨酚类物质合成的调节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学报,1993,26(4):44-48.

[5]孔祥生,易现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01.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该文主要研究了微波处理对雷笋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从雷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及硬度、色差等指标来看,微波处理能有效缓解雷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生成,延缓笋体创面褐变的发生,抑制硬度增加,因而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雷笋;微波处理;保鲜作用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116-02

雷竹(Phyllostachys pracecox)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中国特有的优良栽培食用竹种[1],具有出笋早、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产量高、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2],并且雷竹笋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丰富[3]。但由于采后的雷竹笋呼吸速率快,易消耗大量营养,导致老化,从而影响了食用品质。为此,本实验研究了微波处理对雷竹笋的保鲜作用,为雷笋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实验仪器 3NH色差仪:上海卡罗卡超仪器有限公司生产;金刚石压头HRC-3:深圳市三诺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电子天平:杭州诺丁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1.2 材料及其处理 实验所需要的雷笋均采自临安,将刚采下的健康且外观较一致的竹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清除表面的泥沙,用聚乙烯袋将干净、干燥的竹笋包起来,送到实验室。将实验对象剥壳后分为常温放置和微波处理30s这2组处理。所有样品分别放入干净的塑料框中,外套0.05mm塑料袋(不封口),于4℃下恒温恒湿箱中贮藏。每隔4d取样1次,重复4次测定相关指标。

1.2 实验方法

1.2.1 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测定 木质素测定参考鞠志国[4]方法并稍加修改,纤维素测定参照孔祥生[5]方法并稍加修改。

1.2.2 硬度测定 硬度测定通过随机抽样抽取竹笋6~8株,取厚度约1cm的中部笋肉,然后采用金刚石压头HRC-3进行硬度测定,其探头测试的深度为3mm,贯入速度为1mm/s。

1.2.3 色差测定 色差测定通过选取竹笋不同部位进行测定,然后采用3NH色差仪直接测定,每株进行3次平行实验,记录色差仪的L值,最后取各组记录数据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雷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1、2可知,在整个实验研究贮藏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竹笋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都是呈上升趋势的,但微波处理组的上升趋势明显比对照组缓慢,16d时微波处理组的木质素含量为对照组的77%,纤维素含量为对照组的65%。

3 结论

由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雷笋有效地减缓了木质素的生成,纤维素的含量也明显降低,同时通过质构分析发现,其硬度增加受到了明显抑制;笋体创面褐变在微波处理后发生地更为缓慢,表现为色差L值的降低速度明显比对照组缓慢。因此,微波处理对竹笋保鲜具有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规富,谢深喜,薛华.雷竹笋保鲜技术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11,8:1-3.

[2]张规富,张玲玲,杜六甫.雷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841-842.

[3]张规富,范付华.雷竹笋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08,2:18-20.

[4]鞠志国.莱阳茌梨酚类物质合成的调节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学报,1993,26(4):44-48.

[5]孔祥生,易现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01.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该文主要研究了微波处理对雷笋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从雷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及硬度、色差等指标来看,微波处理能有效缓解雷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生成,延缓笋体创面褐变的发生,抑制硬度增加,因而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雷笋;微波处理;保鲜作用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116-02

雷竹(Phyllostachys pracecox)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中国特有的优良栽培食用竹种[1],具有出笋早、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产量高、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2],并且雷竹笋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丰富[3]。但由于采后的雷竹笋呼吸速率快,易消耗大量营养,导致老化,从而影响了食用品质。为此,本实验研究了微波处理对雷竹笋的保鲜作用,为雷笋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实验仪器 3NH色差仪:上海卡罗卡超仪器有限公司生产;金刚石压头HRC-3:深圳市三诺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电子天平:杭州诺丁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1.2 材料及其处理 实验所需要的雷笋均采自临安,将刚采下的健康且外观较一致的竹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清除表面的泥沙,用聚乙烯袋将干净、干燥的竹笋包起来,送到实验室。将实验对象剥壳后分为常温放置和微波处理30s这2组处理。所有样品分别放入干净的塑料框中,外套0.05mm塑料袋(不封口),于4℃下恒温恒湿箱中贮藏。每隔4d取样1次,重复4次测定相关指标。

1.2 实验方法

1.2.1 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测定 木质素测定参考鞠志国[4]方法并稍加修改,纤维素测定参照孔祥生[5]方法并稍加修改。

1.2.2 硬度测定 硬度测定通过随机抽样抽取竹笋6~8株,取厚度约1cm的中部笋肉,然后采用金刚石压头HRC-3进行硬度测定,其探头测试的深度为3mm,贯入速度为1mm/s。

1.2.3 色差测定 色差测定通过选取竹笋不同部位进行测定,然后采用3NH色差仪直接测定,每株进行3次平行实验,记录色差仪的L值,最后取各组记录数据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雷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1、2可知,在整个实验研究贮藏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竹笋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都是呈上升趋势的,但微波处理组的上升趋势明显比对照组缓慢,16d时微波处理组的木质素含量为对照组的77%,纤维素含量为对照组的65%。

3 结论

由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雷笋有效地减缓了木质素的生成,纤维素的含量也明显降低,同时通过质构分析发现,其硬度增加受到了明显抑制;笋体创面褐变在微波处理后发生地更为缓慢,表现为色差L值的降低速度明显比对照组缓慢。因此,微波处理对竹笋保鲜具有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规富,谢深喜,薛华.雷竹笋保鲜技术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11,8:1-3.

[2]张规富,张玲玲,杜六甫.雷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841-842.

[3]张规富,范付华.雷竹笋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08,2:18-20.

[4]鞠志国.莱阳茌梨酚类物质合成的调节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学报,1993,26(4):44-48.

[5]孔祥生,易现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01.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