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金萱”茶在丰顺县推广可行性及栽培技术

2014-12-23徐丽敏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可行性栽培技术

徐丽敏等

摘 要:金萱是台湾高山茶的优质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好、耐肥性强等特点。该文从台湾金萱生长条件、制茶品质高、种植效益显著和前景广阔等方面介绍了金萱在丰顺县种植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台湾金萱;推广种植;可行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51-02

金萱是台湾高山茶的优质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肥等特点。该品种早熟高产、成品茶滋味醇和爽口、优质味香、具独特的“清香”和“韵味”、成品茶价格高,是丰顺县近年来引进的优良品种。在韩山生态茶园种植,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树姿开展,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发芽整齐,病虫害少,耐肥高产,分枝密,叶片椭园形,叶肉厚,叶尖钝,叶色深绿富光泽,叶尖多茸毛等特点。

1 台湾金萱在丰顺县韩山种植的可行性

1.1 生长条件 自古“高山云雾出名茶”。韩山位于粤东北山区丰顺县境内,东西绵延约20km,是韩江水系与榕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处丰顺北斗、丰良、建桥3镇交界,古称“韩岽笼云”,是丰顺古八景之一。据记载,唐朝大文豪韩愈被贬潮州府时曾途宿此地,故后人称之为“韩山”。韩山最高峰海拔1 050.9m,最低海拔600m以上,山中风景奇特秀美,山高林密,奇丽如画,方圆20km无工厂和居民区,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山中大气、水、土壤均无污染。茶园位于韩山海拔近1 000m的缓坡地带,从山脚到茶园要走13km的盘山公路,茶园处在森林的环抱之中。台湾金萱在这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成功引进种植,并且从种植到采摘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茶园灌溉全部取于山中泉水,茶树生长在纯自然的生态平衡的环境中,从而保持了茶叶的原生态、纯有机特质。

1.2 制茶品质高 “韩山岩露茶”是广东天亿实业有限公司采用韩山种植的台湾金萱制作出来的品味俱佳的原生态有机绿茶新品种。“韩山岩露茶”源自韩山海拔1 000m以上,在深山的原生态中,吸收天地的灵气成长而成。其滋味鲜爽醇正、汤色清澈、叶底翠绿、香气浓郁、回甘浓烈,闻之心旷神怡,品之沁人心脾。较一般绿茶更为耐泡,享有“七泡有余香”之美誉。“韩山岩露茶”绿色环保,为原生态、纯有机的天然食品。其极品于2011年荣获广东省第九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据专家分析,“韩山岩露茶”所含成分对人体有非常良好的保健功能。长期饮用,不但能生津解渴,提神醒脑,还具有抗衰老、抗辐射、疏通血管、防癌、预防冠心病和健美减肥等特殊功效。

1.3 种植效益显著 一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韩山岩露茶”以其“高山、优质、原生态、纯有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茶园于2006年开垦建园,2007年开始引进种植,第1年种植20hm2,以后每年递增13hm2,至2013年茶园面积已经达到98hm2,以后还要逐年开发种植,最终达到200hm2规模。从2010年起茶园陆续开始投产,投产第1年茶叶就卖出“天价”,特级绿茶7 600元/kg,一级绿茶5 600元/kg,二级绿茶3 800元/kg,红茶500元/kg,比一般茶叶贵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随着后来新开垦的茶园陆续投产,产量产值还将逐年递增,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二是带动社会效益好。高山原生态种植“台湾金萱”是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走的是“精致高效农业”的路子,该生态茶园的成功开发是我县乃至整个梅州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的典范;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食用到无污染的放心食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原生态、纯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该生态茶园的开发适应了市场消费者的迫切需求。

1.4 种植前景广阔 一是地理条件优越。韩山位于粤东北山区丰顺县境内,海拔1 000m以上,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交汇处。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古木参天,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尤其是山水泉眼位于山顶,泉水碧澄似锦,山上雨量充沛,昼夜温差高达10℃以上,山中大气、水、土壤均无污染,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是茶树生长最为理想的天然环境;二是生态茶叶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人们注重养生,渴望回归自然,食用到无污染的“放心”食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原生态、纯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生态茶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三是金萱是台湾高山茶的优质品种。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还需配备优质的茶树品种,才能产生极高的品质和显著的效益。台湾金萱以其成品茶滋味醇和爽口、优质味香、具独特的“清香”和“韵味”,成品茶价格高成为首选品种。

2 茶园开发

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鲜茶叶,该茶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确实保护茶园周围的原有生态系统,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综合开发利用,给茶园“穿鞋戴帽系腰带”。茶园处在森林的环抱之中,打破以往“光头光脚”的开发模式。(1)园地选择。茶树有喜阴好湿、喜漫射光的特性。高海拔地区植被茂盛、山高云雾多、湿度大、漫射光多,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因此该生态茶园选择在土壤肥沃、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pH值4~6、地下水位1m以下、海拔近1 000m、坡度在25°以下的缓坡上,整个茶园位于生态条件优越的韩山森林公园内,处在森林的环抱之中。园中日夜温差10℃以上,利于茶树光合物质的积累转化,具备制出好茶的鲜叶原料基础。(2)规划设计。茶园规划设计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这个中心,因地制宜,以茶为主,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认真做好道路排灌系统的设计,合理布局茶行及茶园遮阴树配置。园中设置有主干道、支干道和步行道。严格掌握开垦质量标准。在10°以内的缓坡地,按畦宽0.8m,小行距60cm,株距40~45cm,采用双行单株条列式平行种植;10°以上的较陡坡地,沿等高线修筑成水平梯田建立梯级茶园。

3 栽培技术

(1)精选茶苗,适时种植。原生态茶园所选的金萱茶苗全部由外地购进。选用生长期16~18个月、基部木质化、无病虫害、根系发达、地上部有修剪后发出的一级分枝的茶苗。茶苗购进后,首先进行选苗,去杂留纯,挑去变异种,以保证茶苗品种纯正;其次按大、中、小苗进行分类,便于分批种植和种植后分类管理;再次是茶苗根部蘸拌有生根剂的红泥浆,促使其种植后能快速生根,提高成活率。根据韩山的气候特点,于每年立春后至清明前种植,种植规格:畦面宽80cm,采用双行单株条列式平行种植,畦间种2行茶,小行距60cm,株距40~45cm,植3万株/hm2;坡度大畦面较窄,采用单行双株条列式种植。植后第1年薄施有机肥,第2年开始施基肥。endprint

(2)茶园土壤管理。一是对幼龄茶园行间铺草。铺草不仅有抗旱保墒、增温防冻的作用,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茶园土壤覆盖一般选用山草而且要经过处理的,防止农药、化学物质污染和病虫害等侵入。铺草厚度以不露出茶行间的土壤为宜,约10cm,每年铺草量为1.5万~2.25万kg/hm2。一般在每年深耕后铺草,第2年秋冬季深耕时将第1年的铺草深埋于土中当肥料;二是精耕细作,勤除杂草。一般春茶采前要进行1次浅耕削草,深约10cm,清除越冬杂草;春茶采后再次浅耕削草,疏松采茶时踏实的表土。

(3)茶园施肥。该茶园不施化肥、生长素和化学合成的叶面营养液。在每年春节前结合深耕同时进行,施腐熟的花生麸、鸽子粪11 250kg/hm2,腐熟的花生麸、鸽子粪由花生麸、鸽子粪加生物催化剂堆沤30d而成。施肥方法是:小苗开沟,大苗打坑,深、宽20cm×30cm深施,施后覆土。追肥视秋茶叶色适量撒施莲花牌有机肥。

(4)水分管理。茶园水分管理以保水为主。茶园行间铺草是一项很好的保水方法。增加茶园周边植被覆盖度,也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涵养水源。当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70%以下时,茶园应及时引水浇灌。夏季应及时排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茶园修剪。茶树系统修剪是培育丰产树冠与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也是减少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一是对幼龄茶树的修剪叫做“定型修剪”,一般要进行3次,第1次于定植2个月后摘心促分枝;第2年春茶后和秋茶前分别在上次剪口处提高15~20cm修剪;二是对成龄茶园进行轻、深修剪相结合的办法。轻修剪在茶树停止生长时进行,每年1次,于元旦前完成。修剪高度一般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2~5cm处剪去以上部分,对生长良好的茶树可适当偏轻。深修剪可在春茶采后进行,每隔几年1次。减去树冠上部10~15cm深的一层鸡爪枝。

(6)病虫害防治。该茶园不施用农药和激素,主要通过下列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一是农业防治。在深耕时把地表的害虫卵、蛹和有害的病菌翻入土壤下层,使之窒息而死;或把下层土壤中害虫的卵、蛹和病菌翻到土表被日光晒死。用轻修剪的方法可以剪去害虫和大量卵;二是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茶园周围的原有生态系统,保护茶园中的瓢虫、草蛉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鸟类等有益生物,保持生态平衡,充分利用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减轻害虫的危害;三是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害虫的习性或趋性,对其进行人工捕杀或诱杀。如对茶毛虫等害虫可利用其群集性,摘除卵块和虫群。病虫害较为严重时,可采用鱼藤茎榨汁兑水喷施,或采用茶麸、辣椒水喷施,严禁使用化学农药。

4 结语

据目前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来虽然生态茶园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市场缺口依然很大,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开发前景非常广阔,推广种植前景好。在茶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日渐繁多的今天,瞄准生态茶消费市场,在我县条件具备的地方,大力开展高山原生态台湾金萱茶的生产和销售,使生态茶园建设成为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符合我市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的发展思路,又是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因此,大力发展高山原生态“台湾金萱”种植意义重大。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可行性栽培技术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