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疹性皮肤胶原瘤一例

2014-12-23孙建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发疹躯干胶原

周 璐,孙建方

皮肤胶原瘤是一种由胶原纤维构成的结缔组织痣,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无症状的结节或斑块,好发于躯干及上肢。而发疹性皮肤胶原瘤(eruptive cutaneous collagenoma)属于胶原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少见,现将我科诊断1 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图1 发疹性皮肤胶原瘤患者躯干、上肢皮损

患者,男,61 岁。主因双上肢、躯干多发性结节、斑块3 年,于2012 年5 月就诊。患者3 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部散在出现数个黄豆大小肤色皮下结节,无自觉症状;后皮损缓慢扩大,凸起于皮面,数量增多,渐扩展至双上肢。患者既往体健,无其他疾病史;家族中无此类皮肤病病史。系统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上肢、躯干散在分布数十个正常肤色或暗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斑块,直径0.5 ~2.0 cm,边界清楚,互不融合,凸出皮面,质韧,无移动性(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甲状腺功能,补体,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和可浸出核抗原(ENA)谱等检查均未见异常。胸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 :表皮轻度增厚,真皮内可见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胶原纤维显著增生呈交织状排列,伴纤维化及玻璃样变;肿瘤团块边缘稀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图2a-2c)。诊断:发疹性皮肤胶原瘤。治疗:未予治疗,临床随访1 年,无新发皮损,原有皮损未消退。

讨论

胶原瘤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前者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家族性皮肤胶原瘤病、结节性硬化病中的鲨革斑等,而后者包括发疹性胶原瘤和限局性胶原瘤[1]。发疹性皮肤胶原瘤在男女间发病相当,发病年龄范围较大(5 ~78 岁),但多发生于30余岁的中年人[2]。患者通常不伴随系统疾病[3]。发疹性皮肤胶原瘤组织病理上表现为胶原纤维显著增生,伴有广泛的弹性纤维的减少或消失,偶可见弹性纤维断裂的碎片[2]。临床上需要与家族性皮肤胶原瘤、丘疹性弹性纤维溶解、Buschke-Ollendorff 综合征、鲨革斑(结节性硬化病)进行鉴别[1,4]。另外发疹性皮肤胶原瘤尚需要与瘢痕疙瘩进行鉴别:后者常继发于外伤,患者常为瘢痕体质,早期皮损可伴有炎症反应,而组织病理学上可表现为结节状的纤维组织增生,真皮内可见到局灶性嗜酸性玻璃样变性的胶原纤维,早期皮损中还可见到轻度的血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及局灶性的黏液样基质[2]。

图2 发疹性皮肤胶原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

[1] Sharma R, Verma P, Singal A, et al. Eruptive collagenoma [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3, 79(2):256-258.

[2] Calonje E, Brenn T, Lazar A, et al. Mckee's pathology of the skin: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s [M]. 4th ed. Philadelphia:Saunders, 2012: 947-948, 1604-1605.

[3] McCuaig CC, Vera C, Kokta V, et al. Connective tissue nevi in children: institutional experience and review [J]. J Am Acad Dermatol, 2012, 67(5):890-897.

[4] Coras B, Roesch A, Koschorreck L, et al. Post-traumatic iatrogenic aggravation of eruptive collagenomas in a child [J]. Eur J Dermatol, 2006, 16(2): 196-197.

猜你喜欢

发疹躯干胶原
牛跟腱胶原与草鱼皮胶原的结构表征及自组装行为比较
金银花中的金银
树与人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在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发疹型汗管瘤2例
葛根素对大鼠受损颈总动脉MMP-2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