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国学老师谈国学(下)

2014-12-20

科学生活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国学小孩传统

《科学生活》:您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否源于您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

吴老师:我父母从事的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接近,我父亲是在恢复高考后考上华师大中文系的,他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古汉语。我之所以选择国学研究也是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只不过,父亲侧重于文学,而我侧重于历史,但都在传统文化的框架内。我母亲学的是中医,我在高中的时候就通读了母亲上大学的《医古文》教材,我高三毕业那年,把我父亲大学四年学的古代文学的文选、古代汉语等与古文相关的教材也都通读了一遍。直到现在,我对文选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所以,我会津津乐道地给学生讲《古文观止》。在我小的时候,我父亲就教我写毛笔字。由于受父母亲的影响,我从上大学开始,就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历史学科上,我本专业是社会学,我会经常旷课到历史系、古籍所去听历史课,到中文系去听古代汉语课。

我现在也会经常在外面做一些讲座,比如,今年暑假,我在浙江参加了方太集团和南方周末组织的青竹简计划,主要是给青少年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知识。还有在暑假里受邀参加了南开大学上海同学会,在国际金融中心做了两次讲座,主题是宋代绘画。人文类的学科关注的是人文情操和事件背后的感受,它与器物类学科,像化学、物理还是不一样的。

《科学生活》:您在外面给成人做的讲座,受众是哪些人?

吴老师:现在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成年人也越来越多,我讲得也相对轻松。讲座的时间相对比较短,讲的内容既不能很广又不能很深入,比如,我上次讲的《清明上河图》,因为只有2.5小时的时间,就没法讲得很细,我只能选取其中最热闹的一点讲给大家听。其实关于《清明上河图》我写过很多文章,我就把相关的文章放到网上,或者大家加了我的微信,我就把相关内容发到朋友圈里面,请他们自己学习。

通过讲座,我也认识了很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还有一些对艺术品比较感兴趣的人,像绘画欣赏、书法作品欣赏等,也学到了与收藏有关的知识。大家学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知道该去买谁的东西,谁的东西更有收藏价值等。包括很多上MBA课程的公司老总,由于社交的需要,也想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一些高端的人群也是我讲座的受众人群。

《科学生活》:您是国学老师,您觉得学过国学、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和没有这方面经历的孩子相比,有什么差异?

吴老师:选择跟着我学国学的孩子,主要还是受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像一直跟我学习的孩子很多都是以后要出国的,有些学生是现在已经在国外,仍然坚持通过视频跟我学习国学。之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这么高,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家长觉得学国学对孩子有帮助、有好处。其次,我的课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孩子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们觉得听吴老师说书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另外,我授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局限于和学生面对面地交谈,我还会带学生出去。比如,我们会经常去上海博物馆,讲上几个小时的书画展品。前一段时间,我带十几个小孩去杭州,去看经典的书画作品展。这也是我的国学课区别于传统课堂的特色,让孩子们能学以致用,同时,我还会给孩子们推荐一些书籍,让孩子们去读。

比如,我的一个学生小彭,现在闵行区实验西校读初二,从2010年时开始跟我学国学,他现在可以把《古文观止》的半本书都背诵下来,成效非常大。所以,他在学校里学的古文对他来说就很轻松了,同时,他对文章背后的历史、人物都了然于胸,以及某一篇古文、人物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作用,他都会有所了解。

我在给学生讲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是围绕着秦晋争霸、秦晋之间的矛盾、秦晋之间的关系来讲解,孩子们会了解很多的典故,比如“宫之奇谏假道”“假道伐虢”这些典故,表面上和秦国没关系,通过讲解,孩子们知道了晋为什么要争夺这个地方,就是为了和秦争霸。在分析秦灭六国和秦二世亡国的原因时,我会推荐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这本书给孩子们看。就是说,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历史,目的是以史为鉴,引发今人的思考。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业,使他们对学校中所学功课更感兴趣;另一方,面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培养孩子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我的课一直遵循着“听讲-思考、背书-思考、读书-思考、交流-思考”这样一个基本原则。

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黄河水患的时候,提到大禹治水,有的小孩就会滔滔不绝地把《国语·周语上》的一段与之相关的原文背诵出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说这样的小孩思维的广度很大,融会贯通性很强。

《科学生活》:孩子们除了在学识上面获益匪浅之外,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上、为人处事方面有哪些帮助呢?

吴老师: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在言谈举止上面比同龄孩子做得好得多。像上次带他们去杭州看展览,中饭是在饭店吃的。在餐桌上,他们就表现出与同龄小孩不同的言谈举止。比如,他们之间会彼此谦让,如果有的小孩做得不对时,年长一点的孩子会把古代文章里出现的“礼让”的道理讲给那个小孩听。学习传统文化规范了孩子们的言行,使他们知书达理,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还有,传统文化开阔了孩子的眼界。我教的一个小孩,他的父母都是做设计的,他们一家人每年都会有一次博物馆之旅,前年去了台北故宫,去年去了辽宁省博物馆,辽博是我们中国书画四大重镇(故宫、台北故宫、辽博、上博)之一。那么,每次在他去博物馆之前,我都会把我见过的真迹的资料图讲给他听,虽然我不能和他同行,但是,他可以带着我教的知识和自己的疑问,亲自到博物馆去看真迹,这样的小孩眼界是非常宽的。所以,这个孩子的知识已经不止停留在书面上,他可能会在博物馆某张真迹的前面停留很久,拿着放大镜去一点点看细节,去研究,去感受,回来之后和我探讨,他提出的问题也都很有水平。我很希望培养学生的兴趣,希望他们在我这个学科上面能走得更远。endprint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也有自己的体会与思索。目前,我们国家在人文学科方面还处于一种摸索的阶段,到底应该把什么教给学生,应该以一种什么形式来整合、批判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知识,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对本民族文化思想的解放还任重道远。而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老师培养得好、挖掘得好,那么孩子就会很感兴趣,愿意看书,愿意走上传统文化的路。这也是当老师最大的成就所在。

在中国,有很多家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由于教育体制的局限,就产生了一方面想学习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学习得不彻底这样一个现象。因为,一旦遇到与分数挂钩,与现有教育体制相冲突的时候,兴趣就不得不被牺牲了。所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和跟进,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科学生活》:其实,孩子的家长也很矛盾,既希望孩子能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同时,学业又不会落下,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该如何权衡它们的关系呢?

吴老师:其实,我是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大的受害者。我以前是一个语文老师,在我教语文的时候,几乎年年被投诉,因为我在教学中不是去教小孩如何应试,虽然孩子们都很喜欢听我的课,但有些家长还是不理解。我上课一般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把课文讲完了,剩下二三十分钟我会补充一些课外知识,而学生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我们老师和家长太功利、太短视,就会限制孩子将来的发展。

很多小孩是从小学开始跟我学,一直坚持到初中甚至高中。之所以能一直坚持学下去,首先是源于孩子的兴趣,同时,孩子觉得所学的知识对他是有帮助的。

很多开明的家长,虽然无法绕开教育体制,但他们认为小孩还是应该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会有帮助,所以还是有很多家长愿意让小孩来学。

《科学生活》: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免不了要背诵很多内容,而背诵需要占用一些时间,那么,您怎么看待“背诵”这一古人沿用至今的学习方法?

吴老师:背诵是学习语言、文学的基本功,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如果文章没有法度、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就拿我教给学生的《古文观止》这些内容来说,它们都是一些精选的名篇,如果你学过以后还能把这些优美语言的名篇背诵下来,变成自己语言的一部分,那么,对这个孩子写作能力就会有很大的帮助,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同时,“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人和没读过书的人从言谈举止上即可看出,这也是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途径。

同时,孩童时期正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是培养机械记忆能力的黄金时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背诵一些经典的名篇,会使孩子终生受益。当然这个记忆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读书也是熟能生巧,经常背诵的小孩,他的记忆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像我带的一些学生,我讲解后的一篇三五百字的文章,他们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背诵出来。

同时,我认为读书和背诵是相辅相成的,我也很重视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养成。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里的老师都会提倡学生多阅读,但学生阅读的习惯却依旧难以养成。究其原因,我觉得这与老师的榜样作用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我每天中午都会利用午休时间带学生做午间阅读,我给他们推荐书籍阅读,我每月组织学生做各种读书交流会活动,我利用课堂将与阅读相关的历史的、传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久而久之,我的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也大得惊人。2009年,在全国年月人均阅读量4本的时候,我的学生月人均阅读量达到6~8本。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去阅读,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习惯。

《科学生活》:您除了教书育人、学术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以外,我知道您的个人生活也安排得多姿多彩,您的爱好也很多,围棋、骑自行车,您是如何将工作、学习和运动恰到好处地融合到一起的呢?

吴老师:作为一个从事传统文史学科工作的读书人,我的兴趣爱好除了与传统文史学科有关的那些内容之外,还有一个是相当特别的,那就是公路自行车运动。我很感谢这项运动,除了带给我强健的体魄,还磨砺了我的意志,让我战胜生活、事业的挫折。

说起我参加这项运动的经历,倒是与我的父亲有点关系。父亲是个标准的读书人,一个风度儒雅的书生,却从来不对任何体育运动有兴趣。他不但自己不参与体育运动,我上学时候爱打篮球,他也反对。当然,他是怕我打篮球而影响了学习成绩。不过,当时我比较叛逆,篮球还是坚持打了下去。不过工作后,因为没有了打篮球的伙伴,我渐渐便放弃了篮球,寻觅着其他运动项目。最终,我发现了自行车。

2005年,那时候我在长宁初职校教书,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我失眠了。那时我不懂,以为失眠就是因为我不困。所以,我觉得,只要我足够累,应该就不会失眠了吧。可怎样才能让自己足够累呢?某个周末,我自己骑上我那辆300块钱的永久自行车,从长宁区骑到了松江区的佘山,往返大概是60公里吧。那天,我果然足够累。当天晚上,我果然睡得足够香。当然,第二天我的屁股和腿,果然也足够酸痛。不过,这些痛苦,与我可以安心地睡上一晚上比起来,我完全可以接受。从此,我便一发不可收拾。从那天开始,我疯狂地在网上论坛里搜索各种骑自行车的活动。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我骑车跑遍了上海周边郊县的每一个景点,我也多次从上海一天骑上两百多公里跑到杭州,更甚至一天骑上三百多公里到南京。我身边的所有人都认为我很疯狂,我自己有时候也觉得我疯了。但是,这种骑车的生活真的很快乐。

我身边有很多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们学术上面很强,但身体很差。经常是伏案一天以后就会头晕眼花,血压升高。而我就没有这种情况。我的体会是,真正做一件事情的时间并不见得都是整块的时间,相反,倒是由很多零碎的时间积累而成。像我写文章、出书其实都是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比如午休期间的一个多小时,晚上一个多小时时间,有时没有灵感就不写,等灵感来了,两个小时我可以写很多东西。基本上两天时间,我就可以写完一篇文章。而大块的时间,我都是用来玩的,像我骑车,短的也要二三个小时,长的要一天。我的体会就是要充分利用好零碎时间。

我现在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要做的事越来越多,而人的精力有限,那么,就需要学会取舍,前段时间我就刚推掉一本书的写作。我觉得人必须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我们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但是拼搏的目的何在?目的在于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好,如果你现在拼搏的生活已经让你感到筋疲力尽,那拼搏的意义何在呢?其实,那些只会工作不会生活的人是很可怜的!大家应该回归于生活的本质,运用自己的智慧,将生活和工作的天平调到一个最佳的位置。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学小孩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云小孩(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