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联动教研的评价驱动

2014-12-20周红梅

江西教育A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区域

周红梅

区域联动教研,是在县域范围内,将城乡若干所不同质态的学校作为联动成员,在各校广泛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上,由县教科室牵头,以县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片级教研活动为补充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研究活动。

为了获取区域联动教研的反馈信息,改进联动教研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本着以规范求发展、以评价为驱动的发展理念,探索区域联动教研的评价机制、评价方案和评价重点,有效发挥了教科研管理中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一、确立区域联动教研评价的共同愿景

任何评价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我们的区域联动是以“个体提升、区域联动、整体推进”为目标,以“校际交流、主题研讨、网络研修”为途径,以“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反思调整”为手段,以“资源共享、缩小差异、均衡发展”为宗旨。我们把与之对应的系列评价构想广泛告知各学校和教师,使学校和教师形成对区域联动教研的美好愿景,并通过与学校和教师的多元沟通将区域联动教研评价管理的主要需求和理念转化为教师内在的观念和自觉的行为,使学校和教师认同区域联动教研的核心价值观念、目标及使命。

二、突出区域联动教研评价的多元视角

(一)淡化检查,突出研究

县教科室是区域联动教研的直接管理部门,我们不是以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对学校校本教研、片级教研和名师工作室活动的检查来进行评价,而是以支持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参与到各种形式的联动活动中,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比如,每年名师班成员的阅读书籍由我们免费发放;每次各层面的活动我们都出席到场,并精心准备发言;活动中我们充分聆听校长、教师们的发言,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等等。我们深知,教科研活动的灵活性与创新性通过程式化、表面化的检查是无法呈现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都融入其中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研究机制,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领略研究的精彩;才能融评价管理于过程,真正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区域联动教研。

(二)淡化分数,突出发展

在区域联动教研的评价过程中,我们不是用分数这个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成果,而是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等方面来进行多维度评价。对于学校,我们主要引导各学校基于学校的现状,反思通过联动教研后发展的速度和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对于教师,我们着重关注教师参与联动教研后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重点是教师素养(包括师德水平、学识水平、文化素养、合作能力、自省能力等)和专业能力(包括规划与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表现能力和评价学生能力等)。我们还注重联动过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要求每次区域联动教研都留下完整的档案资料,包括活动通知、人员签名、活动方案、活动研讨记录、活动评价、教师反思等。进行资料的搜集不单单是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留下依据,而是为更好地分析学校和教师的综合发展提供真实的素材,我们通过这种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校和教师的进步与发展。

(三)淡化等级,突出内涵

评价的目标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而不是为了把学校和教师分成三六九等。所以,我们在区域联动教研的评价过程中突出多元参与和全面互动。首先,充分发挥教师自评的作用。每位教师年初根据教师发展管理细则制订出年度自我发展规划,年度结束鼓励教师以主动自觉的意识和对负责的态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评价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由于教师评价的功利性被弱化,教师自评的客观性就得到了加强。其次,针对教师发展档案资料进行评价。我们要求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包括个人信息、教育教学概况、科研成果、职业能力评价和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平时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资料及时搜集整理,定期进行定性评价,并与教师切实沟通,年终全校层面展示教师的年度成长业绩,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引导服务。第三,年终县教科室分别对名师工作室、教研片、校本教研和教师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对于名师工作室,着重评价活动内容的安排、组织形式、活动质量以及是否对全县学校、教师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对于片级教研,着重评价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效果是否有利于片内学校的优势互补和整体提升;对于校本教研,着重评价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多元、效果的显著以及对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长发展的作用。我们还注重多角度、多侧面发现学校和教师的特点、优势,比如在校园文化特色评价活动中,我们不仅设立一、二等奖,还设立合作奖、创意奖等奖项;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时,我们不限制名额,凡是达到标准的学校和教师,都可以获得“先进”称号,让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能获得积极的评价和认可。

三、探索区域联动教研评价的优化策略

(一)坚持发展性原则,关注变化和过程

每一所学校的历史传承、师资、教育资源等都不一样,每一个教师的起点、兴趣、能力、水平等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联动教研评价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不同学校和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水平,重点关注学校和教师在区域联动教研中的成长变化,把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名师工作室、片级教研、校本教研、教师个人研修等形式,打造一个回环式联动组织结构,明确每一层次组织在联动中的职责,使不同层面的学校和教师都有发展成长的平台,这样一个具有动态性的评价方式,就把评价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紧紧连在了一起。

(二)坚持全面性原则,强调客观与真实

实施全面教育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在区域联动教研的评价中我们也遵循这一原则。在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到学校和教师在区域联动教研中的活动结果,而且要关注到学校和教师在特色、创新、探究、合作与能力等方面的多元发展。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所学校,一名教师,更多的是一个个学校的研究共同体和一个个研究型的教师组织,因此,我们必须做到赏识评价面向全体,用心创造让每个学校和教师都有得到评价和奖励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办学水平相对薄弱的学校和能力稍欠缺的教师,我们采用纵向评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身上每一个值得赞赏的地方,发现他们的进步。这样,联动群体中的学校和教师就得到了支持和鼓励,他们本来细小的优点得到“放大”,表现会越来越突出,从而不断进步。

(三)坚持创造性原则,突显个性与创新

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要发挥展示、改进、激励的功能,把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使区域联动教研真正起到“区域均衡,一校一品,一人一特”,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学生、教师共同成长的乐园,使每一位教师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对评价进行了创新。首先,因校、因人制宜,分层评价,不搞一刀切。其次,搭建不同的展示平台,让不同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展示,包括学术论坛、读书报告会、骨干送教、校本教研公开展示、教学观摩、教科研开放日、学校特色展示、校本课程评比等不同形式。这样,不同学校、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有展示的机会,促进了学校和教师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总之,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驱动,使学校和教师克服了上升中的高原现象和职业倦怠,实现了学校和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大幅度提升。(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教育局教科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区域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