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杨绿壳蛋鸡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2014-12-20宋华慧张晓昀严华祥蒋柏荣邹晓庭

动物营养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绿壳需要量蛋氨酸

宋华慧 袁 超 张晓昀 严华祥 蒋柏荣 邹晓庭*

(1.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2.上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上海 201399;3.桐乡市龙翔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桐乡 31450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保健品需求的迅猛增加,绿壳蛋鸡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及特殊的药用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闻名,是国内外罕见的特异性基因群,具有“五黑一绿”的特点。新杨绿壳蛋鸡由上海新杨家禽育种中心培育而成,其体型小巧、结构紧凑、行动敏捷、产蛋量低、抗病力强。绿壳蛋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已得到育种家广泛的推广繁育[1]。饲料原料中蛋氨酸作为家禽玉米-豆粕型饲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蛋白质中,而在植物性蛋白质中含量较少,且在动物体内不能直接合成[2]。蛋氨酸被誉为“生命性氨基酸”,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化学反应[3]。在生产实践中,蛋氨酸过量或缺乏均可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如:抑制生长,降低产蛋率,减少胸肉产量,增加生产成本[4]。目前,国内关于绿壳蛋鸡的营养需要的研究报道较少,无统一的饲养标准,生产中仍参照褐壳蛋鸡饲养标准配制饲粮,可能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袁超等[5]报道育成期绿壳蛋鸡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营养需要量分别为11.40 MJ/kg和 14.45%,有关绿壳蛋鸡的氨基酸需要量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旨在以新杨绿壳蛋鸡为试验动物,通过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蛋氨酸对绿壳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UN)和尿酸(U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其蛋氨酸的需要量,为制订绿壳蛋鸡的饲养标准及指导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选取34周龄产蛋率相近、健康的新杨绿壳父母代蛋鸡1 440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羽。对照组饲喂蛋氨酸水平为0.24%的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中能蛋比参照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蛋氨酸添加梯度为0.03%,依据NRC(1994)蛋鸡的蛋氨酸需要量(0.30%)的10%设定,其余5个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0.03%、0.06%、0.09%、0.12%和0.15%的蛋氨酸,使饲粮中蛋氨酸水平分别达到 0.27%、0.30%、0.33%、0.36% 和 0.39%。蛋鸡采用3层全阶梯笼养,机械通风。舍内温度控制在15~20℃,相对湿度为60%~70%。鸡舍采用人工照明,每天03:00开灯,19:00关灯(光照16 h),光照强度为10 lx。全期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方法免疫与管理。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

1.2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蛋氨酸(纯度为99%)购自上海金百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地点为上海新杨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崇明试验站,试验动物为新杨绿壳蛋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生产性能

每天记录各重复采食量、产蛋数和蛋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g/d)、产蛋率(%)、平均蛋重(g)和料蛋比。

1.3.2 蛋品质

试验结束后,以重复为单位随机抽取6枚鸡蛋,每组24枚,进行蛋品质指标测定。

蛋品质测定采用日产DET 6000蛋品质测定仪检测,主要指标有: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the basal diet(air-dry basis) %

1.3.3 血清生化指标

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只鸡,每组8只,禁食 24 h后称重,采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制备血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和尿酸含量均采用试剂盒测定,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4 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饲养试验结束后,从每组的每个重复中选取2只健康、体况正常的绿壳蛋鸡,原来的分组情况不变,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自由采食和饮水。预试期2 d,正试期2 d。正试期开始后立即用粪盘收集2 d的排泄物,并记录2 d的采食量,将每日粪样剔除羽毛、皮屑后称重。试验结束后,将粪样混合后按总重的1/10~1/50取样,然后每100 g鲜粪加10%的盐酸10 mL,以避免粪中氨氮的损失,烘干(65~70℃)至恒重,经过24 h充分回潮后称重,粉碎制成待测样本,贮存于磨口瓶中备用。饲粮、粪中氨基酸的测定采用张丽英[6]的方法。

氨基酸表观消化率(%)=100×(食入氨基酸-排泄物中的氨基酸)/食入氨基酸。

1.4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采用SPSS 16.0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处理数据,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的标准。使用 SPSS 16.0中的回归模型,以产蛋率、料蛋比和蛋白高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各组的数据进行二次曲线拟合,根据二次方程计算需要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从表2可知,0.27%蛋氨酸水平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 0.24%和 0.39%蛋氨酸水平组(P<0.05),分别提高了3.75%和3.97%,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P>0.05)。0.27%蛋氨酸水平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比对照组以及 0.30%、0.33%、0.36%和 0.39%蛋氨酸水平组分别降低了2.99%、2.40%、2.40%、3.56%和 6.88%。0.33%蛋氨酸水平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0.36%和 0.39%蛋氨酸水平组(P<0.05),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 0.33%蛋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

2.2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有相似的变化趋势。0.30%蛋氨酸水平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 0.39%蛋氨酸水平组(P<0.05),分别提高了19.31%和9.44%,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不同水平蛋氨酸对蛋黄颜色、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0.30%蛋氨酸水平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最大。

2.3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0.27%蛋氨酸水平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最高、尿素氮含量最低;0.27%蛋氨酸水平组血清尿酸含量较对照组以及0.36%和0.39%蛋氨酸水平组分别显著降低了 24.36%、23.21%和22.60%(P<0.05),与 0.30%和 0.33%蛋氨酸水平组无显著差异(P>0.05)。

2.4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5可知,0.27%蛋氨酸水平组天冬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36%和0.39%蛋氨酸水平组(P<0.05),分别提高了 3.81%和 4.45%。0.27%蛋氨酸水平组半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较0.39%蛋氨酸水平组显著提高了 5.94%(P<0.05)。0.39%蛋氨酸水平组蛋氨酸的表观消化率较0.27%和0.30%蛋氨酸水平组分别显著降低了 5.26%和3.57%(P<0.05)。不同水平蛋氨酸对其他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 0.27%蛋氨酸水平组各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最高。

表3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蛋品质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etary methionine level on egg quality of green-shell laying hens

表4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和尿酸含量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dietary methionine level on TP,ALB,UN and UA contents in serum of green shell laying hens

表5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风干基础)Table 5 Effects of dietary methionine level on amino acid apparent digestibility in green shell laying hens(air-dry basis) %

2.5 使用回归模型中的二次曲线拟合分析估计蛋氨酸的需要量

分别以产蛋率、料蛋比和蛋白高度作为评价指标,根据蛋氨酸水平变化做二次曲线拟合分析。以产蛋率为评价指标,产蛋期绿壳蛋鸡蛋氨酸需要量为 0.26%(回归方程:Y=-3 000 000X2+15 923X+30.932,R2=0.654 8);以料蛋比为评价指标,产蛋期绿壳蛋鸡蛋氨酸需要量为0.28%(回归方 程:Y=18.65X2-10.74X+4.837,R2=0.864 5);以蛋白高度为评价指标,产蛋期绿壳蛋鸡蛋氨酸需要量为 0.29%(回归方程:Y=-873 457X2+5 209.2X-2.154 5,R2=0.739 5)。

3 讨 论

3.1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Harms等[7]报道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采食量和蛋重,但蛋氨酸不是蛋鸡生产性能的限制因素。这与本试验结果略有差异,蛋氨酸对绿壳蛋鸡的采食量无显著影响,当蛋氨酸添加水平超过0.36%时,绿壳蛋鸡的生产性能下降,可能是蛋氨酸添加过量,吸收进入肝脏的蛋氨酸量超过肝脏的分解、合成能力,正常分解、合成代谢被破坏,导致各种有毒物质不能分解、排除,蓄积在肝脏、肾脏,引起肝脏、肾脏细胞变性肿大,从而引起蛋鸡代谢平衡紊乱[8]。影响采食量的因素有动物种类、饲粮、环境和饲喂技术,饲粮因素主要是能量、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等,其中能量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家禽具有较强的“为能而食”的本能[9]。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蛋氨酸有提高绿壳蛋鸡采食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这与郭洪杞[10]报道一致。杨宁[11]认为蛋重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与产蛋日龄、体重、营养水平等因素有关,影响蛋重的营养因素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和脂类等。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适宜的蛋氨酸可显著提高蛋重,这与前人研究结果[12-14]一致,可能是由于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蛋氨酸使氨基酸比例达到平衡,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麻丽坤等[15]和Gomez等[16]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可显著提高产蛋率,降低料蛋比,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说明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蛋氨酸可改善绿壳蛋鸡的生产性能。本试验分别以产蛋率和料蛋比为评价指标时,经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后得出绿壳蛋鸡(34~43周龄)蛋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26%和0.28%。

3.2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蛋壳厚度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和破壳率,反映蛋壳的致密程度,也是反映蛋壳质量的主要指标。蛋壳质量主要受遗传因素和营养水平如钙、磷、镁、锌、锰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的影响[17]。蛋黄颜色也是衡量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蛋黄颜色越深,表示蛋的品质越好。蛋黄颜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饲粮中的物质如叶黄素、钙和维生素A的影响[18-19]。孙永刚[20]、阮栋等[21]报道蛋氨酸对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无显著影响,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与聂伟等[22]报道略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试验动物产蛋日龄不同,其钙、磷的吸收和利用率不同,同时本结果也说明蛋氨酸对蛋黄色素沉积无显著影响。哈氏单位是评价鸡蛋蛋白品质的重要指标。哈氏单位越大说明蛋白越黏稠,蛋品质越好[23]。蛋白高度与哈氏单位呈正相关[24]。Williams[25]报道机体营养水平不影响蛋白质量尤其是哈氏单位。Bunchasak等[26]报道蛋白相对重与蛋重呈正相关,而蛋白高度随着蛋氨酸的添加有降低趋势。这与本试验结果略有不同。Safaa 等[27]和 Keshavarz[28]报道饲粮中蛋氨酸对鸡蛋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无显著影响,这与本试验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试验动物品种、产蛋日龄和饲粮蛋氨酸水平不同。本试验中0.30%蛋氨酸水平组可以显著提高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这可能是添加蛋氨酸使得饲粮中氨基酸搭配更合理,提高饲粮蛋白质利用率。以蛋白高度为评价指标时,经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后得出绿壳蛋鸡(34~43周龄)蛋氨酸需要量为0.29%。

3.3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绿壳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机体蛋白质的沉积取决于蛋白质的合成、分解代谢速度。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是反映机体蛋白质合成能力的重要指标[29]。本试验结果与Maroufyan等[30]报道一致,添加蛋氨酸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说明蛋氨酸可能会促进蛋鸡机体蛋白质合成,但效果不显著。当动物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状态发生变化时,尿素氮的含量也随之变化。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利用率越低,尿素氮含量越高[31]。尿酸是家禽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可直接反映机体蛋白分解代谢水平。血清中尿酸含量升高,机体排出的氮含量增加,从而会影响机体氮的沉积[32]。罗清尧等[33]报道蛋氨酸显著降低肉仔鸭血清尿素氮和尿酸的含量。本试验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添加蛋氨酸试验组的血清尿素氮和尿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饲粮中氨基酸搭配合理、蛋白质利用率提高,使得血清尿素氮和尿酸含量降低。

3.4 绿壳蛋鸡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蛋氨酸的需要量

饲粮氨基酸消化率是决定饲粮氨基酸利用率的首要指标,其高低取决于饲粮中氨基酸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状况,因此,饲粮可消化氨基酸有时也称可利用氨基酸[34]。孙永刚[20]、张勇等[35]报道蛋氨酸水平对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这与本试验结果略有不同,可能是因为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协同和拮抗关系及机体的营养水平差异使得氨基酸消化、吸收状况不同。评价氨基酸需要量的方法主要分为析因法和剂量反应法:析因法是根据组织氨基酸组成与机体氨基酸需要量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从理论上可以客观地反映动物的氨基酸需要;剂量反应法是根据饲粮中氨基酸水平与生长性能的直接关系,确定氨基酸的需要量,是目前研究家禽营养采用较多的方法[36]。贺建华等[37]利用析因法研究天府肉鸭氨基酸需要量及其模式,前期肉鸭氨基酸需要量的结果与北京鸭氨基酸需要值接近(r=0.94),但后期需要量偏低。计成等[38]利用析因法通过分析北京红鸡的胴体、羽毛、鸡蛋的氨基酸组成,建立了几个不同的理想氨基酸模式。阮栋等[21]利用剂量反应法以日产蛋重为评价指标,得出开产期麻鸭蛋氨酸需要量为 0.40%。贺高峰等[39]、蒋辉等[40]利用剂量反应法,以产蛋率为评价指标,分别得出了北京红鸡在不同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下蛋氨酸需要量、真可利用蛋氨酸需要量。评价氨基酸需要量的指标主要包括生产性能指标、代谢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等[20]。郭洪杞[10]、李建明等[12]综合考虑蛋重、产蛋量、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得出山鸡和岭南黄鸡产蛋期饲粮中适宜的蛋氨酸水平分别为 0.37%和 0.38%。付国强等[41]等综合考虑产蛋量、产蛋率和净利润确定京红I号蛋种鸡饲粮适宜蛋氨酸水平为0.43%,赖氨酸水平为0.95%。NRC(1994)推荐白壳蛋鸡蛋氨酸和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300 mg/d,褐壳蛋鸡蛋氨酸和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330和645 mg/d。以上研究结果因研究方法、环境因素和试验动物,例如家禽品种、年龄、消化吸收系统发育状况和营养水平的差异,使得家禽蛋氨酸需要量不同[36,42]。本试验通过剂量反应法得出新杨绿壳蛋鸡(34~43周龄)蛋氨酸适宜水平为 0.26%~0.29%,略低于NRC(1994)家禽营养需要推荐量,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本试验动物为新杨绿壳蛋鸡,其体型小巧、产蛋率低、蛋重小,而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较高[1,42]。

4 结论

①基础饲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蛋氨酸可显著提高产蛋期绿壳蛋鸡的产蛋率、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血清尿酸含量,降低料蛋比。

② 当饲粮代谢能为11.92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60%时,以料蛋比为评价指标,产蛋期绿壳蛋鸡蛋氨酸需要量为0.28%;以产蛋率为评价指标,蛋氨酸需要量为0.26%;以蛋白高度为评价指标,蛋氨酸需要量为0.29%。

③ 新杨绿壳蛋鸡(34~43周龄)玉米-豆粕型饲粮蛋氨酸适宜需要量为0.26%~0.29%,略低于NRC(1994)家禽营养需要推荐量(0.30%)。

[1] 韩文阁,张卫忠,史生琴.绿壳蛋鸡的营养价值分析及前景预测[J].养殖与饲料,2008(7):79-80.

[2] 王冉,周岩民.动物蛋氨酸营养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4):27-30.

[3] 乔德堂.动物的蛋氨酸营养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07,28(4):57-58.

[4] BUNCHASAK C.Role of dietary methionine in poultry production[J].The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2009,46(3):169-179.

[5] 袁超,徐志刚,蒋媛婧,等.新杨绿壳蛋鸡育成期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J].动物营养学报,2013,25(4):735-742.

[6] 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06-135.

[7] HARMS R H,RUSSELL G B.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laying hens fed diets with various levels of methionine[J].Th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03,12(4):449-455.

[8] 谢玉生,刘辉,周明安,等.蛋氨酸过量会引起蛋鸡代谢性中毒[J].中国饲料,1998(6):19.

[9] 杨凤.动物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94-207.

[10] 郭洪杞.日粮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山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6(5):107-109.

[11] 杨宁.家禽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28-129.

[12] 李建民,王玉海,康相涛,等.岭南黄鸡产蛋高峰期日粮适宜蛋氨酸含量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2(9):42-43.

[13] 吕明斌,王生雨,程好良,等.饲粮蛋氨酸水平对樱桃谷肉种鸭产蛋性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2):2342-2347.

[14] NARVÁEZ-SOLARTE W, ROSTAGNO H S,SOARESR P,et al.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in methionine+cystine for white-egg laying hens during the first cycle of produ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2005,4(12):965-968.

[15] 麻丽坤,谭利伟,卫振,等.日粮蛋氨酸水平对开产蛋鸡体组织生长和产蛋性能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6,(5):586-589.

[16] GOMEZ S,ANGELESM.Effect of threonine and methionine levels in the diet of laying hens in the second cycle of production[J].Th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09,18(3):452-457.

[17] 毕英佐.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J].中国家禽,2007,29(4):28-29.

[18] 王怀禹.影响蛋黄颜色的因素及调控措施[J].畜禽业,2008(10):42-43.

[19] 刘涛,黄保华,雷秋霞,等.影响禽蛋蛋黄着色的影响因素[J].家禽科学,2010(9):44-46.

[20] 孙永刚.低能量水平下产蛋鸡高峰期适宜蛋白、蛋氨酸需要量的确定及理想蛋白模式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46-49.

[21] 阮栋,林映才,张罕星,等.蛋氨酸水平对开产期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卵巢形态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7):34-38.

[22] 聂伟,呙于明,杨鹰,等.蛋氨酸与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在蛋鸡日粮中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9):22-24.

[23] 王翠菊,王洪芳,陈辉,等.黄芪多糖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2):280-284.

[24] 曲亮,徐小林,王克华,等.辣椒粉对苏禽绿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5):1340-1346.

[25] WILLIAMS K C.Some factors affecting albumen quality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augh unit score[J].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nal,1992,48(1):5-16.

[26] BUNCHASAK C,SILAPASORN T.Effects of adding methionine in low-protein diet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reproductive organs and chemical liver composition of laying hens under tropical condi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2005,4(5):301-308.

[27] SAFAA H M,SERRANO M P,VALENCIA D G,et al.Effects of the levels of methionine,linoleic acid,and added fat in the diet on 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egg quality of brown laying hens in the late phase of production[J].Poultry Science,2008,87(8):1595-1602.

[28] KESHAVARZ K.Effects of reducing dietary protein,methionine,choline,folic,and vitamin B12during the late stages of the egg production cycle on performance and eggshell quality[J].Poultry Science,2003,82(9):1407-1414.

[29] STANLEY C C,WILLIAMS C C,JENNY B F,et al.Effects of feeding mile replace once versus twice daily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Holstein and jersey calves[J].Journal Dairy Science,2002,85(9):2335-2343.

[30] MAROUFYAN E,KASIM A,MENG G Y,et al.Effect of dietary combination of methionine and fish oil on cellular immunity and plasma fatty acids in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challenged chickens[J].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3,2013,doi:10.1155/2013/531397.

[31] DONSBOUGH A L.The use of 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icator of amino acid utilization in diets for broilers[D].Master Thesis.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and Mechanical College,2008:53.

[32] CHEN H Y,MILLER P S,LEWIS A J,et al.Changes in plasma urea concentrat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protein requirements of tow populations of pigs with different protein accretion rate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5,73:2631-2639.

[33] 罗清尧,高振川.北京肉仔鸭蛋氨酸和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2,14(3):30-35.

[34] 刁其玉.动物氨基酸营养与饲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5] 张勇,韩春晓,朱宇旌,等.饲粮中添加包被蛋氨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回肠消化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4):739-746.

[36] 黎观红,瞿明仁,晏向华.家禽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1,22(2):7-9.

[37] 贺建华,王康宁.肉鸭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6,27(2):105-113.

[38] 计成,贺高峰,丁丽敏.产蛋鸡理想蛋白模式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3):97-101.

[39] 贺高峰,计成,丁丽敏.产蛋种鸡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1999,11(1):51-58.

[40] 蒋辉,冯秀燕,计成.北京红鸡产蛋后期蛋氨酸、赖氨酸需要量[J].动物营养学报,2001,13(2):33-37.

[41] 付国强,计成,马秋刚,等.日粮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产蛋高峰期京红蛋种鸡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31-35.

[42] 郭松林,姜迪来.影响家禽氨基酸需要量的因素[J].饲料博览,2000(7):16-18.

猜你喜欢

绿壳需要量蛋氨酸
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0~7 周龄生长发育比较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叶酸在鸡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绿壳蛋鸡生态养殖的技术推广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绿壳蛋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维生素对母猪的影响与应用
绿壳鸡蛋托起致富梦
2016年第一季度蛋氨酸、赖氨酸市场走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