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感于北大生的嬗变美德

2014-12-20关佳

科学生活 2014年12期
关键词:供职转学钻研

关佳

最近,在报上读到一则颇发人深思的报道,说的是几年前青海有位优秀考生,以高分被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系录取。看来他的前途犹如花团锦簇:在这样一个名校的尖端科学领域学习,学士、硕士、博士直至出国留学深造,都不是难事。然而自小喜欢动手“捣鼓东西,喜欢操作”的他,并不适应侧重于理论和分析的生物科学,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互相不来电”,以至于他觉得自己在北大“痛不欲生”。经过两三年的痛苦挣扎和对北京地区众多高校的调查研究,他最终决定要转学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父母对他的决定非常震惊,认为他简直是“疯了”,然而经过深入的探讨,特别是父母了解到他在北大的“痛苦和压抑”以后,也被他说服了。转学以后,他学习、钻研数控机床方面的知识,很快成为学院里数一数二的优等生,并参加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决赛。一位北大生就这样完成了他向技能型人才的初步嬗变。我们不敢说他将来一定会有多么大的成就,但他毕竟走出了一条适合他自己发展的道路,是很值得他的家长为之欣慰的。

我们知道,欧美的一些制造业国家,无不拥有强大的技师和技工人才队伍,特别是德国,作为曾发明汽车等机械、现在又是先进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得到了完备的技师和技工培养体系的强大支撑。而我国虽为制造业大国,却不能成长为制造业强国,恐怕与多年来在培养技工直至高级技师的体系并不健全密切相关。我举两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一是笔者的儿子现供职于美国的一家汽车制造跨国公司。他虽博士毕业,司职发动机研发,现在也算资深工程师,然而他们制定研发方案和设计试验装置后,还是要仰赖公司的技师们搭建试验设备,解决试验中出现的种种设备问题。因此,与其说是研发人员领导技师,不如说是他们要依靠技师。于是,因为技师们实行两班倒工作制,儿子常常不得不在白天下班后,晚上再去公司与技师们讨论试验中的问题。

另一个例子更有意思。笔者曾供职于上海一所全国重点工科大学,一位好友原不过是一个普通钳工,虽学历不高,但他很聪明,又善于学习和钻研,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工科大学的许多科研项目都需要搭建特殊的实验设备,许多零件乃至设备都是非标准的,市场上根本买不到,必须由技工根据设计图纸一个一个做出来。我的朋友正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什么难做的零件到他那里无不手到擒来。他带着五六个自聘的民工干得热火朝天,以至于现在在全校几乎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大约20年前,他成为全校第一个购买私人轿车者。

清末的龚自珍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此公大大冤枉了老天爷,中国降生的孩子几乎具备所有社会所需人才的潜质,不过某些家长拼命把孩子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路上赶而被误导。所以,我要改一改这句诗,有道是“我劝家长重思量,不拘一格育人才”,不知读者以为然否?

猜你喜欢

供职转学钻研
Desire for Youth
乐在钻研中
石贤丽作品
西递印象
张必有书法作品赏析
转学的烦恼
李想的诗
从外国转学来的老史
原来如此
略说钻研语文文本的基本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