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4-12-19梁丽娟张翠梅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比亚鼻咽癌放射性

梁 艳,梁丽娟,张翠梅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腹放疗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昌吉安佳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0 引言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对放射治疗有较高的敏感性,原发肿瘤及颈部转移淋巴结易被包括在照射野内,故放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1]。又因鼻咽癌解剖位置特殊,血管、神经、脑干、脑组织等重要结构位于肿瘤周围,放疗时头颈部容易固定,故适形调强放疗最为适合[2-3]。鼻咽癌放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对肿瘤治疗效果显著,但各类放疗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中断了放疗进程,影响了放疗效果。其中放射性皮肤损伤最为常见,对患者身心及放疗进程影响较大。因此,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皮肤损伤是值得研究的,对临床应用是很有价值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11 年5月—2014 年5 月传统皮肤护理及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的鼻咽癌患者各60 例。

1.2 护理方法

1.2.1 传统护理对照组

常规放疗宣教和对症皮肤护理:(1)评估患者各项基本情况(心理、生理、文化程度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2)建立皮肤损伤情况档案,实时记录患者皮肤变化,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3)照射野皮肤可用温水软毛巾清洗,切忌抓挠,禁用肥皂及沐浴液;不可涂乙醇、碘酒等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局部禁用冰袋和暖具,禁贴胶布;(4)充分暴露照射野皮肤,避免机械性刺激,穿柔软宽松纯棉内衣。(5)要求低领开衫,减少刺激,便于穿脱;保持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6)外出时防止暴晒、雨淋,应以遮阳伞或衣服遮挡[3]。

1.2.2 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组

在对照组宣教和对症护理的基础上于放疗前、后30min 在放射野皮肤上针对皮肤情况涂抹专用药膏(比亚芬、三黄膏)。

1.3 皮肤评价指标

按RTOG 放射皮肤损伤分级标准对照射野皮肤反应分级观察。0 级:无异常改变;Ⅰ级:可出现滤泡样暗色红斑,出汗减少、少许脱发脱皮;Ⅱ级:鲜色红斑,有触痛,片状湿性脱皮,皮肤中度水肿;Ⅲ级:湿性脱皮范围进一步扩大,局部可出现凹陷性水肿;Ⅳ级:出现溃疡,组织出血坏死[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行×列表行进一步卡方分割,调整检验水准P<0.008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放疗中断情况(见表1)

两组患者放疗期间中断放疗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9,P<0.05),即: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组的放疗中断人数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组。

表1 两组放疗期间中断放疗情况对照(例)

2.2 皮肤损伤对照(见表2)

两组患者在20Gy、50Gy、70Gy 放疗阶段皮肤损伤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881,20.494,22.542,P 均<0.05);对后两组行×列表行进一步行卡方分割,调整检验水准P<0.008,随着放疗的推进,差异主要存在于Ⅰ度与Ⅲ、Ⅳ度皮肤损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即:随着放疗的推进,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组患者Ⅰ度皮肤损伤明显多于传统护理组,而Ⅲ、Ⅳ度皮肤损伤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组。

3 讨论

3.1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病机制及特点

放疗是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放射线的无选择性,在肿瘤治疗期间也同时造成了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放疗中主要引起皮肤损伤的是γ、β 及χ 射线,其中γ 及χ射线穿透力强,易损伤皮下肌肉和骨骼,是产生溃疡的主要原因。β 射线穿透性较弱,易损伤皮肤[5]。有研究认为皮肤吸收射线总量超过5 Gy 时,将发生皮肤红斑;超过30 Gy 时,将发生溃疡(通常溃疡在放射治疗2~3 周内出现)。若放疗超过6 周,可形成难治性溃疡甚至皮肤坏死[6]。

放射性皮炎的形成机制:有文献报道皮肤基底层细胞可被射线产生的活性氧和自由基损伤.基底层细胞分裂增殖及表层迁移、角化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放射性皮肤损伤[7]。

3.2 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用药作用机制

3.2.1 比亚芬软膏的作用机制

三乙醇胺是比亚芬软膏的主要成分是水包油剂型的复合制剂。其作用机制主要为:(1)通过毛细和渗透作用清洁引流皮肤,提供充足的、适中的PH 值水分,通过深部水合作用,损伤皮肤迅速充分吸收水分,皮肤血流得到显著改善。(2)促进其新陈代谢,排出炎性渗出物,改善局部皮肤自我修复环境,大量新生上皮细胞生成,补充皮肤基底细胞,同时促进表皮增生修复[8]。本研究中皮肤Ⅰ、Ⅱ、Ⅲ度损伤均以表面涂抹比亚芬为主。

3.2.2 三黄膏的作用机制

中医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是由“火热毒邪”的放射线造成的热邪引起溃疡、脱皮;血热产生红斑,血瘀产生色素沉着;可以归至“烧伤”范畴。三黄膏主要由黄连、黄苓、黄柏和栀子组成,同时辅以食用植物油、红丹、松香、蜂蜡等。黄苓、黄柏消肿止痛;黄连活血散瘀、泻火凉血,三者通过清热凉血、破积滞、引淤血来活血通络、促进创面皮肤血液循环,抑制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炎症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溶解液化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成。同时有研究证实,黄连、黄苓、黄柏三药对于皮肤感染常见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绿脓杆菌)有良好抑菌效果[9]。本研究中皮肤Ⅳ度损伤均以表面涂抹三黄膏治疗。

3.3 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3.3.1 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

本研究显示: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较晚,程度较轻,即使到了放射剂量较大的放疗中后期仍以Ⅰ、Ⅱ度皮肤损伤为主,Ⅲ、Ⅳ度损伤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组。我们认为正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得照射野皮肤能够增加放疗耐受力,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过程,降低皮肤感染的机会,保证放疗效果,增强患者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3.3.2 放疗中断现象

本研究显示: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组放疗中断人数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组。我们认为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在放疗期间有效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照射野Ⅲ、Ⅳ度损伤减少,患者疼痛减轻,皮肤感染减少,故能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

总之,主动性护理干预使用的专用药膏能够有效保护照射野皮肤,杀菌止痒(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加快皮肤自我修复,推迟放射性皮肤损伤出现的时间,减轻皮肤损伤的程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保证放射治疗不间断进行;另外也降低了治疗成本,避免额外经济负担。鼻咽癌患者护理干预模式临床操作简便快捷,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都新俊,王珍.三乙醇乳膏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皮肤反应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28):3442-3443.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3 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赵春樱,陈玲.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皮肤反应的影响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1382-1384.

[4]胡建萍,马晓洁.放疗专用抗菌乳膏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3(13):2220-2221.

[5]赵小忠,富秋涛,何慧楠.比亚芬治疗激光术后创面临床疗效观察[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

[6]曾红.比亚芬联合金因肤防治乳癌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

[7]张玲.医用射线防护剂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55-156.

[8]曹丽,王红岩.比亚芬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1):188-189.

[9]徐彦,葛劲松.比亚芬与三黄膏对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疗效对比[J].药物与临床,2013(51):42-44.

猜你喜欢

比亚鼻咽癌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巴伦比亚Piur餐厅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贝克勒尔对放射性的发现及研究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中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