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历史活力课堂的思考

2014-12-18陈伯林

文教资料 2014年24期
关键词:历史情境课堂教学

陈伯林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历史组,江苏 南京 211102)

构建历史活力课堂的思考

陈伯林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历史组,江苏 南京 211102)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切实激活历史课堂,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作者从教师、历史本身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教学理念 教师素质 教学过程 历史课堂教学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以人为本,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改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走在新课改征途上的老师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僵化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构建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历史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教师能否引领新课程,即要有好的老师教学生。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即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人们常说的教师即课堂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依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教师到喜欢课程,喜欢历史课。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就成为必须。

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是观念,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观;二是手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三是技能,拥有多方面的教学技能;四是外学科知识借鉴能力,特别是语、政、地学科;五是专业知识,要及时充实、更新;六是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其中,观念更新是核心问题,历史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历史教师要提高自己运用史实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是指分析历史素材,包括文字和图形、实物等得出结论的能力;比较历史现象弄清异同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能力;揭示历史本质和引导学生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同时,要使自己具备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以及课程开发能力,具备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还原历史鲜活面目

很长一段时间,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把“历史”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秦专汉瓦之类的“老古董”,就“历史”机械地说历史背历史,“历史课堂=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史完全成了僵死的东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就一直认为学历史就是机械地死记硬背一些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孤立的历史年月日。殊不知,“历史”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历史”是逝去的“现在”,它是鲜活的。历史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历史,应该是“有思想”的历史、“有情感”的历史和“有生活”的历史。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融,才有可能使我们感受到“人”在历史之中真切“跃动”的生命。体现在历史课堂上,就是历史教学应当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的特点,应当使学生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现实中的中学历史课堂恰恰严重缺失了这一重要特性。

为了克服历史学科这种“过去式”的特点,再现历史本来面目,激活历史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电视、电影、录像等手段再现历史事实,让他们触摸历史的感性、生动和鲜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如在讲到“文革”这段历史时,由于现在的中学生都是“文革”后出生的,生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那个动乱年代种种荒诞怪异的现象,对其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危害缺乏亲身体验,难以理解。为此,笔者选放了《中华历史五千年》中的两组录像,一组录像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文革”时社会动荡的情景:红卫兵扫“四旧”、造反派打砸抢、全国学生大串联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见毛主席;另一组录像则反映了“文革”造成的严重危害:工厂停工、农田荒芜、机关瘫痪、老干部被迫害致死。通过电视屏幕,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学生在感知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文革”是一场动乱,给国家带来的是一场灾难,必须否定。联系当前实际,学生更能体会到安定团结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感。

三、优化教学过程,激活历史课堂

(一)创设历史情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充满情趣、充满舒适、充满张力的历史情境,置身其中,学生的身心能够得以自由舒展,潜能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个性能够得以自然张扬。

具体如何创设历史情境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途径: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还可以营造情感氛围,提出问题任务,制造矛盾冲突,等等。如笔者在教“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时,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接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了一场让每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历史浩劫——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今天,就让我们重温历史,声讨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感受那个时代每一个正义的中国人所流动的沸腾的热血。

(二)注重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讲究语言艺术,是构建有活力的历史课堂的重要因素。同为教师,讲起课来有的让人昏昏欲睡,有的却让人深受感染。这种语言艺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鲜明的个性化语言,乐为学生接受。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历史教学成功的关键。对于课堂,一要把自己当做演讲者,就是不要把课堂仅仅看成一节课而已,还要把它看成一堂就某一历史问题的演讲。二要有激情。有激情才能感染气氛,才能激活课堂,这也是情感教学的重要要求,没有激情的课堂,容易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三要富有某种表达气势,不能让人一听就想入睡。语气的恰当适用,语言的丰富运用,都是一种气势。

二是得体的肢体语言。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语言,口头难以表达或表达不佳的内容,肢体语言往往可以解决。当讲战争过程时,你就是战场上指挥的将军;当讲改革发展时,你就是那位改革的谋略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得体的肢体语言,是活化历史课堂的又一重要技巧。

(三)强化师生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遗忘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一种纯粹的“灌输”性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正如杜威所言:“普遍的即外部的灌输,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新课改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新课改理念中,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进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师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教学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充分体验历史学习过程。例如笔者在讲“西汉加强中央集权”时,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学生通读教材,自己写出本课知识要点。(2)拿出《基础训练》,依据课本做本课的“学习笔记”和“巩固练习。(3)分组提问,答案由学生讨论展示:①西汉王朝在谁的统治时期最为昌盛?②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为什么提出这种建议?有什么影响?③你知道什么是太学吗?④在解决王国问题上,汉景帝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谁的方法更巧妙?⑤汉武帝时与秦朝的御史大夫职责相似的官员是谁?⑥人们为什么总把 “秦皇”“汉武”相提并论?(4)学生自己小结,教师予以总结。(5)巩固复习,将问题设计成抢答题,写在精美的卡片上,以竞赛或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每个学生都积极响应,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构建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体现师生平等、共同参与、多元交流、机会均等原则,教师尤其要注意调动比较腼腆、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把握教学节奏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注意力的持续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界限,相关的神经细胞就会变得疲劳。避免疲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调节,刺激新的兴奋点。所谓“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课堂教学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因此,要想打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使学生在其中愿意学、主动学、乐于学、轻松活泼地学,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节奏,适时地对其进行恰当调整。

比如笔者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在讲述长征时期,红军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时,该教师播放了情感厚重、雄浑激昂的《过雪山草地》乐曲。学生顿时就兴奋起来,在热烈昂扬的气氛中领略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同时在思想上让学生接受了一次不畏困难、乐观进取的精神洗礼,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强化了。师生双方在一种互动的、和谐的、宜人的氛围中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真正做到了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猜你喜欢

历史情境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