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6~2012年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及同源性分析*

2014-12-16曹珍娣印夏微江苏省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感染管理科0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7期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王 震,施 瑜,曹珍娣,印夏微(江苏省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感染管理科 000)

近年来,金葡菌的耐药情况日趋严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院内感染尤其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1-2]。本研究对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简便、经济、快速的随机引物DNA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3],对同一病区或同一时期从患者标本及院感监测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住院时间大于10d患者的血液、胸腹腔积液、痰、咽拭子、尿液、胆汁、分泌物、静脉导管等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82株;与住院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手以及患者使用过的床单、床头柜、门把手和医疗器械等医院感染采样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9株。

1.2 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结果解释依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8年标准。

1.3 MRSA检测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在MHA平皿上接种0.5麦氏浊度的细菌悬液,贴30μg头孢西丁药敏纸片,35℃培养24h,判断结果。抑菌圈直径小于或等于19mm为阳性。质控菌株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确认试验:采用PCR扩增nuc基因和mecA基因,以279bp及310bp处有扩增条带判为MRSA。具体方法见文献[4]。

1.4 随机引物DNA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采用ERIC-2引物:5′-AAG TAA GTG ACT GGG GTG AGC G-3′[5](日本TaKaRa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扩增体系:在25μL体系中,10×缓冲液(含Mg2+)2.5μL、dNTP混合液各0.2mmol/L、引物各20pmol、TaqDNA聚合酶2U、模板DNA 3μL。扩增条件:94℃预变性5min;94℃1min,35℃1min,72℃2min,循环40次;72℃终延伸10min。15g/L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0.5μg/mL溴乙啶染色,紫外线观察。

1.5 统计学处理用WHONET 5.3进行数据处理,用统计软件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布情况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21株,临床科室分布以呼吸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为主。临床标本以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最高。MRSA检出率65.29%(79/121)。院感监测阳性标本主要来自与患者密切接触过的医护人员手以及患者使用过的床单、床头柜、门把手和医疗器械等。见表1、2。

表1 MRSA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n(%)]

表2 MRSA在医院感染采样标本中的分布

2.2 耐药性监测分离的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外,对其他14种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丁胺卡那、四环素、氯霉素、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米诺环素、利福平、莫匹罗星,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MRSA呈多重耐药性,且MRSA耐药率明显大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1 2006~2012年院内感染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曲线

2.3 RAPD同源性分析对同一病区或同一时期从患者标本及院感监测标本中分离出的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RAPD技术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扩增图谱见图2。共分为个型,其中同源性较高的有:Ⅰ型(菌株号为1、6);Ⅱ型(菌株号为2、3、4、5);Ⅲ型(菌株号为7、8);Ⅳ型(菌株号为9、10);Ⅴ型(菌株号为11、12、17、20);Ⅵ型(菌株号为13、14、18);Ⅶ型(菌株号为15、16);Ⅷ型(菌株号为19、21)。与患者接触后的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及医疗器械等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传播的主要原因。

图2 21株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RAPD分型结果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院内感染以呼吸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患者为主,以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最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外的其他14种抗菌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MRSA检出率为65.29%(79/121),呈多重耐药性。同源性分析发现,院感监测阳性标本主要来自与患者密切接触过的医护人员手以及患者使用过的床单、床头柜、门把手和医疗器械等。患者-医护人员-医疗器械间的交叉感染,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传播的主要原因。

由医务人员手导致的院内感染不容忽视[6]。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是制约手卫生规范化管理的关键问题所在[7]。因此,要提高手卫生的效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2)医院应加强手卫生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知度。(3)医院应不断完善手卫生设施,使医务人员做到洗手高效、方便易行。(4)积极推广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达到快速、高效的杀菌效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8]。

同时,医院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消毒管理,方可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

[1]马凤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6):930-931.

[2]刘惠容,林定忠.临床标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70-71.

[3]郭爱玲,谢跻,粟婉媛,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在沙门氏菌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8,29(4):355-357.

[4]吴晓红,王震.多重PCR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J].疑难病杂志,2010,9(11):851-853.

[5]王震,周丽萍,庄建伟,等.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818-820.

[6]李瑜珍,谢懿,何绪屏.医务人员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携带调查及药敏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6):416-418.

[7]孔庆芳,程科萍,叶南圆.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及其依从性调查分析[J].现代医学,2009,37(3):246-248.

[8]夏玉珍,王春梅.速干手消毒剂与六步洗手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10,9(4):74-75.

猜你喜欢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
烧伤残余创面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王西林 作品欣赏
小型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