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2014-12-16贾腊江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陕西职业院校职业

贺 磊 贾腊江

(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担负着为产业经济发展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陕西作为一个教育大省,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厘清陕西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布局结构、教育投入等现状,分析专业设置与就业匹配,生均培养成本与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吻合,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适切性等方面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陕西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职业教育规模总体上呈现扩张趋势,但增长速度较慢

表1:2008-2012年陕西省职业教育规模情况(单位:个,人)

根据表1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陕西省职业教育规模在波动中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无法及时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

(二)职业教育的空间分布结构较为集中,层次分布不尽合理

1.职业院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非均衡状态。由于受自然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陕西职业院校多集中分布在关中地区,尤其是高职院校。而较为偏远、经济落后的陕北、陕南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稀少(见表2)。

表2:2008-2012年陕西省职业院校空间分布情况(单位:个)

2.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甚合理。国家人才规划和高技能人才规划提出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到2020年,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数据来源: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根据表1,2012年陕西高职毕业生数为110162,中职毕业生数为201747,高职与中职毕业生数约为10:20,远未达到人才规划对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要求。

(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普通教育投入相当,但低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的相关数据分析,陕西省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普通教育投入基本持平,但与全国水平相比投入不足。2011年陕西省地方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6920.21元/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04.98元/人;同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5010.53元/人,全国平均水平为5151.57元/人。2011年陕西地方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2661.56元/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458.92 元/人,仅约为北京(34921.94 元/人)的三分之一;同年陕西地方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5823.41元/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280.05元/人,仅约为北京(27874.80元/人)的五分之一。职业教育经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可持续发展。

(四)职业教育师资数量明显不足,学历素质相对不高

对照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及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应达到16∶1,高等职业教育生师比应达到18∶1。而教育部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2008年为19.3,2011年为25.43,高等职业教育生师比2008年为 17.7,2011 年为18.84,均未达到基本要求,这表明陕西职业教育师资数量明显缺乏,师资流失现象还在进一步加大。

同时,2012年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71.86%,高等职业学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仅为24.76%。陕西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五)与东部发达地区和全国水平相比,陕西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差异显著

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是从重点中专学校升格而来,中等职业院校的前身大多是技工学校,原先的办学规模小,条件差,起点较低。尽管后来办学层次上了一个台阶,但是政府的投资并没有给予多少倾斜与照顾。尽管各学校这些年基础建设速度很快,但起步条件普遍较低,改制时间较短,学校硬件条件一时难以跟上,欠账不少。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陕西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仅为1635元,未达到2500元的生均标准。高等职业学校的生均仪器设备值为5132元,落后于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办学条件差异较为显著。

2 陕西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观念

主要表现为:一是受固有观念影响,加之招生政策的歧视性,众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生收容所”,很大一部分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心理抵触情绪,难以激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兴趣,这种偏颇的社会公众意识影响了职业教育地位的提升。二是陕西地区深处内陆,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封闭保守、安于现状,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社会服务意识和现代化创新意识,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往往按部就班,固步自封,难以充分发挥院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支撑力度有待于不断加强

首先,陕西职业教育培养的层次结构与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层次的要求脱节。培养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层次偏低,所占比例较大,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主要集中在高技能人才需求上。

其次,陕西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类型不相符,专业设置缺乏市场导向性,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且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不能很好的满足陕西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陕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本质量的要求不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这种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和实践实训相脱节的现状显然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需求。

因此,人才供求出现结构性问题,即人才过剩和人才紧缺并存的矛盾,尤其是直接从事生产操作或经营管理的一线专门技术人才。使得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支撑力度较为薄弱。不只浪费本来紧缺的教育经费,降低职业教育的效率,并且制约了陕西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职业教育发展特色不够明显

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专业是职业院校的窗口,可以保证学校教学的稳定性并为学校创造品牌效应,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从专业设置上来看,陕西大多数高职、中职院校设置了门类齐全的专业,出现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但是特色专业建设不够,导致发展特色不明显,发展实力有待加强,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四)职业教育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水平滞后、外向国际化程度不高。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息资源结构性匮乏,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总体不高,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度偏低。同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陕西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方面都缺乏经验。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在国际交流、学生的海外实习项目、交换生项目、教师出国培训、与跨国公司的校企合作方面有所差距,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要求。

3 发展具有陕西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几点对策

(一)提升整体认识,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思想

发展服务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应该树立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适应于陕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一是要提升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调整财政支出方向;二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树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人才观;三是充分了解陕西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充分把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准确定位改革重点和发展方向;四是陕西职业院校应该增强自身发展的意识,适时更新观念,加大科学管理的力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第一,落实省市县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加大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全面落实生均经费投入、专项资金扶持等手段,改变陕西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师待遇较低、科研经费缺乏的局面,特别是要注重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的投入。

第二,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支持。要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保障,仅靠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是无法企及的。因此,有必要采取政府支持、办学主管部门配套、职业院校自筹、社会捐款、企业投资办学、校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资助。

第三,引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评价和公告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投入的监督,保证资金能够很好地流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去。

(三)深化教育改革,探索职业教育内外的衔接贯通

第一,完善“以一贯之”的职业教育新体系。职业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就其结构形态而言,包括初、中、高三各不同层级和阶段,每个层级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目前,已经普遍推行的对口单招、专升本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不同层次学校教育的界限,但覆盖面还较窄。有必要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职业教育之间完善的衔接机制,打通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对接。

第二,大力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是实现中高职顺利衔接的特殊形式,可使分属于中、高职两个层次的专业与课程得到统筹安排,有助于解决目前较为突出的中高职衔接损耗问题。其一,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对五年制高职予以提倡和鼓励,并明确对五年制高职管理的具体规定。其二,研究制定五年制高职申报的标准,开始审核批准优质高职院校进行试点。其三,引导试点院校按职业能力要求整体设计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

第三,探索不同类型教育学习成果互认与衔接的“学分银行”机制。职业教育体系在横向贯通上应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通过课程设置进行学分的互认,加强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渗透和交叉,让在普通教育领域的学习者可以有机会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接受职业教育,也让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学习者进行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后,可以有机会进入普通教育领域求学深造,构建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成才的“立交桥”。

(四)加强统筹管理,实现高等、中等和初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管理工作分别由陕西省教育厅职成处和高教处管理,而初等职业教育和特殊职业教育缺乏明确的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同一教育类型,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综合行政职能部门进行统筹管理,以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以往由于管理职能分割造成的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各方都管而又管不到位现象的发生,可以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

(五)优化教育结构,按照功能区域和产业分布规划职业教育空间布局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按照陕西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分布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构建与空间开发格局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形成产业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格局。

在人口较为密集,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关中地区,可以统筹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加强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在以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业为主的陕南地区,应加大现代农业、能源产业、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和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陕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物能源,以及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民俗民间文化,应着力培养和输送能源化工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方面人才。

针对陕西广大的农村地区,应办好骨干农业职业院校,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绿色农业、特色优势农产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城镇建设等相关专业,将服务网络延伸到每一个社区、村庄、企业,建成集成区域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开放性平台。

(六)围绕陕西特色,发挥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陕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也应与陕西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为陕西省的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以及特色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一是以产业结构为依据,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即以农业为基础,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与此相适应,职业教育专业应以现代农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纺织业、有色金属、电子产业和医药业为重点领域,加大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管理体系。二是结合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开拓新的专业领域。依据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发展稀缺专业,开拓新的专业领域,以形成特色化专业群。

(七)应用现代手段,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加大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促进教育均衡、提升教育质量、服务终身学习具有至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已将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陕西省应积极配合相应这一政策,率先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行职业教育信息化分阶段走。第一阶段应完善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数字化职业院校建设,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到2015年职业院校宽带和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第二阶段,构建起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到2018年,实现完善的职业院校基础信息管理标准和规范,完善的学生学籍、自主和教师管理等信息系统,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第三阶段,应切实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进程,到2020年,全面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实训中的应用,将生产、服务实际应用的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内容,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的水平。

(八)加强对外合作,加快陕西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

国际化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应积极地利用国际组织提供的交流平台,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一是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建立相关法律制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同时增加陕西高校师生出国、出境名额,以利于更多的师生有机会去国外、境外学习和交流,与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接轨,提升陕西职业院校的综合实力。

二是构建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上采取国际化的标准。通过国际化建设将先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法引入到学校教学之中,引进先进的教材,将国际规则、国际惯例融入课堂,开拓培养人才的国际视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走出去”和“外向型”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采用现代国际质量评价标准,推进教学手段、人才培养的现代化,用国际标准来衡量自身发展水平。

[1]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2]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3]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4]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5]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6]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7]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02)

猜你喜欢

陕西职业院校职业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