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固原市特色苗木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2014-12-16李永桂张广浩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彭阳县原州区六盘山

李永桂,张广浩

(宁夏固原市林业勘察队,宁夏 固原756000)

1 固原市特色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1.1 苗木生产模式

固原市把六盘山区特色苗木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林业工作的重点,结合各县(区)的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要求,采取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基地加农户的方式,强力推进,苗木产业进展良好。(1)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借助引进企业,引领发展。目前全市共引进种苗木企业12家,建立苗木生产基地1.5万hm2。(2)流转土地,组建种苗专业合作社,实现大规模发展。目前已成立种苗合作社85个,流转土地7.6万hm2。(3)鼓励机关干部承包土地育苗。(4)发动群众集中连片建基地。(5)充分依靠六盘山区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带动发展,采取组培育苗、容器育苗、温棚育苗、全光育苗和扦插育苗、埋条育苗、节水灌溉育苗、地膜育苗等技术,不断扩大育苗面积,提高育苗质量。(6)实行优惠政策驱动发展。通过林木良种壮苗补贴、苗木免收增值税,县级中心苗圃基地和名特优新良种基地等实行国家政策扶持,加大了资金投入,带动了苗木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全市适宜于规模培育、市场看好、经济效益明显树种的选育、驯化、推广、培育,逐步探索总结出了一条以针叶常青树及野生花灌培育为主的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路子[1]。

1.2 育苗规模

截止2013年,全市四县一区共有林木种苗面积34.62万hm2,其中西吉县0.96万hm2、原州区2.71万hm2、隆德县2.45万hm2、泾源县26.2万hm2、彭阳县2.3万hm2。泾源县率先实现“人均育苗2hm2”目标,成为“宁南特色苗木基地县”。以云杉、油松、樟子松为主的针叶苗和六盘山花灌木注册了“六盘山苗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泾源县为主的六盘山外围县(区)生产的苗木也以“耐旱、耐寒、耐瘠薄、易成活、树形好”的适生优势被广泛用于西北、华北地区城市绿化、绿色通道、防风固沙、造林绿化等工程,享誉整个西北地区。

表1 固原市2013年种苗面积

1.3 苗木结构

多年来,固原市在林木的引种、驯化、培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生产实践,从六盘山分布的788种高等植物中选择了118种木本观赏植物,并将其收集到植物资源库,筛选出了32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在六盘山林业局建立野生观赏植物繁育基地700hm2,其中繁育基地50hm2、育苗基地650hm2。先后试验成功并总结出19个树种的繁育技术,其中表现突出的有8种,分别是天目琼花、香荚蒾、球花荚蒾、暴马丁香、栓翅卫矛、金花忍冬、毛叶水栒子、毛梾。部分树种区域性试验已取得成功,通过引种调查,在哈尔滨市较适应的树种有15种,当年高生长量达12~36cm。在银川市较适应的树种有10种,分别是香荚蒾、葱皮忍冬、金花忍冬、栓翅卫矛、黄刺玫、甘肃山楂、暴马丁香、水栒子、毛梾,当年高生长量达24~90cm。目前固原市育苗面积较大的树种(品种)有40多个,针叶树以云杉、油松、樟子松为主,育苗面积25.87万hm2,占育苗总面积75%;阔叶树种(品种)以河北杨、新疆杨、柳树、国槐为主;花灌木以山桃、丁香为主。随着一系列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苗木种类(品种)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1.4 苗木基地、育苗公司及专业户

固原市目前育苗面积超过1万hm2的基地有1个,分布在泾源县南部;育苗面积≤1万hm2、>1 000hm2育苗基地39个,其中泾源县27个、隆德县4个、原州区4个、西吉县1个、彭阳县3个;≤1000hm2、>100hm2育苗基地125个,其中泾源县85个、隆德县11个、原州区16个、西吉县5个、彭阳县8个。专业育苗公司15个,其中泾源县6个、隆德县3个、原州区2个、西吉县2个、彭阳县2个。育苗专业户9435户,其中育苗面积>100hm250户,育苗面积≤100hm2、>50 hm22 320户,育苗面积≤50hm27065户。苗木协会48个,土地信用合作社29个,苗木贩运销售经纪人402人。

1.5 市场营销

固原市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生产的以云杉、油松、樟子松为主的苗木耐旱、耐寒、耐瘠薄、易成活、树形好,价格低廉。同时由于气候和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的一些区域具有互补性,苗木营销地域较为广阔[2],近几年所育苗木不但满足本地区各类造林绿化工程,而且大量销往宁夏中北部和内蒙、陕北、甘肃、山西、北京、河北等地。据调查,2012年全市外销苗木数量达0.28亿株,占2012年全市苗木销售量1.3亿株的21.5%,由于外销苗木以大规格针叶苗为主,苗木单价高,销售收入占外销苗木总销售收入近一半。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城镇一体化进程加快,预计今后需苗量将逐年增加。

1.6 苗木产业效益

固原市苗木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2012年全市苗木销售量达1.3亿株,苗木销售收入达3.57亿元,农民人均苗木收入22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尤其是泾源县苗木产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更为突出,2012年,苗木产业带动泾源县人均增收达到了1950元。全市苗木销售年收入>100万元农户12个,其中泾源县6户、隆德县2户、原州区2户、彭阳县2户;年收入≤100万元、>50万元农户21个,其中泾源县13户、隆德县3户、原州区4户、彭阳县1户;年收入≤50万元、>10万元农户105个,其中泾源县61户、隆德县14户、原州区17户、西吉县4户、彭阳县9户;年收入≤10万元、>1万元农户2153个。今后随着育苗面积的不断扩大,育苗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也愈加明显[3]。

2 苗木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苗木规格结构不合理,市场营销机制不畅通

固原市的种苗产业,截止2013年全市针叶林育苗面积累计达到25.87万hm2,占固原市种苗面积的75%。但50cm以下的针叶林育苗面积占针叶林育苗面积的75.8%,苗木规格小,结构不合理,缺乏梯次,加之市场营销体制机制不健全,苗木市场预测预报能力不足,造成苗木销售价格不稳,如2011年高10~20cm樟子松,平均单株售价0.65元,到2013年平均单株售价不足0.07元,而且出现针叶林苗木滞销的局面。

2.2 管理粗放,技术措施不到位,苗木质量差,效益低

受技术水平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苗木管理粗放。具体表现在:苗圃地间苗不及时,密度过大,使针叶树冠形不佳,阔叶乔木苗木胸径小,花灌木分枝少、冠幅小,达不到质量要求;修剪、抹芽等技术水平较低或措施不达标,多数苗农只栽种不管护,任其生长,造成苗木质量差,出圃年限长,经济效益低,管护不积极的恶性循环。

2.3 树种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明显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和绿化苗木出圃带土球现实考虑,泾源、隆德县均为砂质土壤,且土层薄,樟子松、油松、华山松等苗木出圃时难带土球,不适宜在此区域种植。

2.4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且推广应用不广泛

固原市农科所和六盘山林业局经多年的引种试验研究,已筛选出适合固原市及西北地区栽培的乡土木本观赏植物19种,总结出的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嫁接、除草等种苗繁育和丰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没有得到全面推广,科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固原市特色苗木产业发展优势

3.1 良好的苗木培育自然条件

(1)六盘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适合于针叶类幼苗的生长,生产出的苗木适应广泛,品质优良,市场销路通畅。(2)六盘山外围区域地形和小气候多样,大部分河谷川塬地带光热条件好,有灌溉条件,适合培育多种苗木,为苗木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2 区位优势明显

目前西北最大的苗木买方市场是内蒙,其次是宁夏区内其他地区、陕北、兰州以及周边外省(区)市县[4],固原市的气候和造林季节与上述地区接近,大量苗木今后将销往这些地区。与固原市气候相比,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解冻晚;陕西中南部春季气温回升和苗木发芽早;甘南土壤沙性较大,大苗带土球难度大,主要以发展小苗为主,区域优势和时差拓宽了固原市苗木市场。

3.3 技术优势明显

(1)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培育针叶树育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2)全市45个国营林场遍布六盘山地区,长期雇佣当地群众育苗,给群众传授了育苗技术,群众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育苗经验,成为苗木生产行家能手。

3.4 市场知名度高

以泾源县为核心的六盘山地区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针叶树苗木基地,在西北地区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已经注册的“六盘山苗木”商标,在国内已有很好口碑,成为国内知名品牌,每年有大量苗木销往西北各省(区),并已不断向华北、东北地区拓展[5]。

3.5 劳动力资源优势

苗木生产机械化程度低,人工需求量大,属典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而固原市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形成苗木价格优势。

3.6 政策支持优越

固原市已将苗木产业作为全市特色产业,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在苗木生产基础设施改善上,加大投入力度,极大改善了生产条件[6]。固原市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三部委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市,也为固原市苗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 固原市特色苗木产业发展路径

4.1 延伸针叶树育苗区域,扩大针叶苗木培育规模

逐步改变针叶树只在土石山区育苗的现状,而向黄土丘陵区扩展,选择六盘山外围光热水条件较好的河谷川台区,培育以云杉、油松、樟子松、华山松等常绿苗木为主的针叶树,培育大规格苗木,面积5万hm2,主要分布在西吉、彭阳和原州区的非盐碱区域以及隆德、泾源县光热水条件较好的区域[7]。

4.2 大力开发培育六盘山特色花灌木,调整种苗产业结构,丰富园林绿化树种

以六盘山丰富的野生灌木资源为依托,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对天目琼花、栓翅卫矛、卫矛、香荚蒾等野生灌木进行开发、培育,发展面积3.5万hm2。

4.3 引进国内彩叶等园林绿化、美化树种,进行试验栽培,丰富园林绿化树种

在清水河、茹河、红河、渝河、葫芦河等流域土地平整,有灌溉条件,光热条件较好的区域,引进金叶榆、金叶复叶槭、丝棉木、紫叶矮樱、碧桃、五角枫、贴梗海棠、木槿、水蜡等树种。

4.4 培育阔叶树大苗和针叶树大苗,调整当地苗木规格与结构

在彭阳县、原州区及西吉县等肥水条件较好的河谷川塬区大面积发展培育阔叶苗木,面积15万hm2(原州区5万hm2,西吉县4万hm2,彭阳县6万hm2)。树种主要以旱柳、垂柳、金丝柳、国槐、臭椿、红桦、白桦、椴树、辽东栎、沙枣、金叶女贞、合欢、丝绵木、文冠果、火炬树等为主。

[1]安永平,张桂琴.加快固原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0,51(6):64.

[2]郭剑兵.吴忠市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与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6):16.

[3]刘宝云,赵树俭.宁夏固原市宜林荒山荒地现状与造林绿化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4):33-34

[4]程敏.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2010(10):65-66.

[5]王仁祺,戴铁军.基于SWOT分析法的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85-89.

[6]潘劲.宁夏特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8):31-34.

猜你喜欢

彭阳县原州区六盘山
基于能值的宁夏彭阳县退耕还草地效益研究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全民阅读·书香彭阳
——我是朗读者”第一期开机录制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彭阳县玉米集水补灌试验总结
固原市原州区“十三五”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探讨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固原市原州区人间布鲁氏病菌调查研究
彭阳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思考
西北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