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会正确地吃盐吗 别口不择“盐”

2014-12-16季天也

环境与生活 2014年5期
关键词:碘盐钠离子摄入量

◎季天也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一块盐田里,有个工人正在制盐。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很早就与人类打交道的食盐,平凡却又不可或缺。然而在现代科技生活的影响下,食盐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分工也越来越细,从原来的调味品,逐渐朝保健和营养素补充剂的方向发展。除了最普遍的加碘盐,市面上还有低钠盐、加钙盐、竹盐、海盐等品种,价钱也参差不齐。消费者面对五花八门的选择,大有无“盐”以对之感。对于食盐,你懂多少呢?

低钠≠健康

食盐,化学名字叫氯化钠,是最古老的调味料之一,用盐腌制也是最早的保存食物的方法。按来源分,食盐主要分有海盐、岩盐(矿盐)、湖盐(池盐)及井盐,前两者种类最多。海盐是把海水引入盐田,经太阳曝晒结晶而成,以白色粗粒为主;岩盐是在地下或山洞内开采的食盐;开采现代盐湖矿加工制得的盐叫作“湖盐”;运用凿井法汲取地表浅部或地下天然卤水加工制得的盐叫作“井盐”;将原盐通过加工工艺去掉无用杂质,就做成了精制盐,也是市面普遍销售的。由于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因此从营养角度来说,这些盐没有太大区别。

过去的粗盐含有氯化镁,极易吸潮。现在市售精盐普遍都添加些抗结剂,防止盐发潮结块。身为“百味之王”,食盐大大提升了人们吃饭的品质和心情,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相比之下,它对生理活动的作用就不那么广为人知了。

科学家把人体需要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分为五大类——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即矿物质)。在无机盐之中,钠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高,一个70公斤重的成年人,体内装有100克左右的钠元素,比广告词里耳熟能详的铁、锌、硒之类的微量元素多得多。食盐一旦进入含有水的地方——比如口腔、胃液和组织液,原本手拉手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就会彼此分开,以离子的形态在水中游荡,舌头尝到的咸味儿就是钠离子的作用。

体内的钠离子往往集中待在细胞外液和血浆组织液里,而细胞内液则是钾离子扎堆的地方。这两种离子能在数量和质量上形成一种微妙的比例关系,负责维持体液浓度平衡和神经信号的联络,让人体的细胞工厂能够正常有序地对原料和产品进行运输和加工。

吃食盐,是人获取钠离子的主要来源。吃进去的钠离子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在各个组织器官周转一通之后,由肾脏负责统筹,将它们随尿排出体外。钠离子进出人体有个特点: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通俗地说就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不吃不排”?那还吃它干吗?因为人体的正常活动与体液里各种矿物质的浓度(生理盐水的浓度,即0.9%)的稳定息息相关。喝水多、排尿多、腹泻、大量出汗,任何一条都会让体液浓度变稀。这时候就需要补盐,让体液浓度回升。否则,人体的很多“零件”就该不好使了,头晕目眩、浑身无力、肌肉抽筋、恶心呕吐等。所以,虽然人体不会每时每刻地消耗钠离子,但每天适量吃一点盐,有消耗就刚好补充了,没消耗就在体内走个过场,然后“贡献”给马桶了。口味得到满足的同时,肾也不费什么力。

盐多必失

反过来,要是成天重口味饮食,钠的摄入量超过了肾的周转能力,它就会成为高血压的诱发剂。原因在于,体液过浓,忙得焦头烂额的肾脏也力不从心,探测体液浓度的传感器(学术上叫渗透压感受器)就会发出信号,让身体存贮大量的水来稀释,血管平滑肌和其他组织都因为水分的增加而肿胀,使得血管变窄。血液流动的空间变小了,血压自然会升高,心脏和肾脏的压力便随之加大,于是排出过多钠离子的能力也就更弱。这样一来,机体又只能靠“注水”来解决体液过浓的问题,陷入钠排不掉、水不断蓄积(医学上称为钠、水潴留)的恶性循环中。持续下去的话,高血压和身体浮肿等病症就该登门造访了。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病来自家族遗传和后天饮食、生活习惯的综合影响,盐并不是“主犯”,不能一说到高血压就贴上“盐吃多了”的标签。

别口不择盐

其实,钠元素是一种适量有益、过多过少都有害的营养物质。体液过稀或者钠离子不足的情况不太常见。从生理上看,人体保存钠的机制比较完善,只有长期维持每天1 ~2克食盐或者更低的摄入量,缺钠引起的健康问题才容易发作。从生活方式上看,现代食品工艺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种类,人们吃到钠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也许炒菜放盐不多,但经常吃榨菜、方便面、膨化食品、话梅、饼干面包等含盐食物,每天的钠摄入总量就很可观了。

《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钠每天摄入的安全上限为2300毫克(1克=1000毫克),高血压患者、老年人和心、肾机能较弱的人则为1500毫克。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年1月发布的新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钠元素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000毫克,大致是40粒绿豆的重量,换算成食盐是5克,我国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一书中,对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AI)定为2200毫克,换算出来,相当于5.6克食盐。这种差异只是风险管理的取舍不同,并不是说谁比谁更科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世卫组织的标准,算上从其他食物里摄取的钠,实际每天的炒菜用盐量需少于5克才可能不超标。

其实,对多数公众来说,要做到这个限量还是需要毅力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的食盐摄入量超过10克。中国疾控中心2008年对国人的调查结果是,平均每人每天的摄入量为10.7g,其中农村居民为11.1g,城市居民9.7g,大约81.6%的居民食盐的摄入量超过建议摄入量。以高盐饮食为典型的营养素失衡问题,已经成了世界范围的普遍问题。这还不算,食盐还花样翻新,新品迭出,让人们更不知应该怎样选择了。

波兰维利奇卡盐矿里的盐雕——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

缺碘,会造成甲状腺功能紊乱,最典型的就是“大脖子病”。

碘的好处很单一,就是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盐之有何物

先说说低钠盐吧。它通常用一定量的钾元素或镁元素来代替部分钠元素。普通的食盐都经过精制除杂工艺,氯化钠的纯度都在99%以上。根据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上的标注,每100克食盐中的钠元素含量都在39 ~40克,这正是钠元素在氯化钠中的比重。而低钠盐里的钠含量只有29克上下,比普通盐少了1/4,空出来的那10克左右就用钾元素来调配,保证咸味不损失太多。这样的盐可以帮你“hold住”钠的摄入,所有人都可以正常吃,尤其适合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

钠吃多了容易升高血压,钾则有助于降低血压。就健康人而言,其他食物中的钾加上低钠盐中的钾,可以认为对健康是有利的,而且不用担心钾过量问题。不过,糖尿病患者和心、肾有障碍的人,对钾的代谢能力不太行,如果因为是低钠盐而放心大胆地多吃,也可能导致高血钾,引发心律失常等问题。这类人吃低钠盐要格外谨慎。

接下来登场的,是一类添加了其他矿物质的精制食盐,常见的有铁强化盐、锌强化盐和硒强化盐等。以锌强化盐为例,锌元素主要功能有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等。缺锌就会引起皮肤粗糙、味觉减退、发育受制。对18 ~50岁的中国人来说,锌的每日推荐摄入量(RNI)为男性15毫克,女性11.5毫克,安全上限是男性45毫克,女性37毫克。

1994年老版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94)规定,锌元素在每公斤食盐中的添加量是800 ~1000毫克。如果按每天5克的食盐摄入量,由此吃下的锌元素是4 ~5毫克,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三四成。

需要注意的是,锌、铁、硒等微量元素,也是适量才有益。它们对人体生理作用的重要性,与吃相应强化盐的必要性没有必然联系。按理说,如果平时膳食合理,生活规律,啥都不缺,那就不用刻意选购这种盐。无奈之处就在于,人们若不借助医学的检查和指导,很难自我诊断这一点。该不该吃这种盐,没法一概而论。不过,新版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不再允许向食盐添加除碘之外的营养强化剂,消费者们就不用再纠结选啥了。

金玉良“盐”?

和上面两类盐相比,竹盐近年来逐渐被人们熟知,主要靠的是牙膏而非调味品。其实,它不仅不是新玩意儿,而且在韩国可以算是“民族瑰宝”了。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云无心”在《吃的真相》一书中介绍,韩国古时的僧侣把盐在精心选择的竹筒中,用天然黄土封上,再用特定的松枝柴火,以1000 ~ 1500℃的高温烘烤,最后得到的固体粉末就是竹盐。这个烘烤过程往往要反复进行,次数越多,品质就好,价格也越高,以烘烤9次为最多。

历史悠久配合独特的加工方式,似乎给人以“高大上”感觉。韩国科学家将精制食盐、粗盐和竹盐对比后发现,竹中的锰、钙、铁、锌、硫等元素比另外两种盐要高。不过,向盐中添加这些元素大有更加简单经济的手段,并不是非用烧这种费劲的工艺不可。关于竹盐营养保健作用的现代生医学文献,也只有寥寥数篇。

根据对竹盐的分析,广告中所宣称的那些“竹盐减肥”理论依据,既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也没有经过任现代科学方法的验证。它的神奇,只能依靠对于“传统”、“验”的信念来支持。韩国科学家的研究是想告诉大家,竹盐然比食盐多了些矿物质,但本质仍是食盐,只不过精制程稍低,如果当成保健佳品毫无顾忌地吃,照样会出现盐吃多而带来的健康问题。

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内的天然湖盐坨

微观世界中的氯化钠

食盐“碘理”

食盐家族中争议最大的成员是碘盐。平常购买的食盐,包装上都写着碘盐的字样,碘盐是怎么回事呢?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从199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使用碘强化食盐,用以防治碘缺乏症。有说法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人已经不缺碘,继续吃碘盐反而过犹不及。事实如何呢?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纯正的碘常态下是紫黑色结晶,大家如果上小学做过加碘使淀粉液体变蓝的小实验,就会有直观的认识。不过,食盐里所加的是碘离子,没有颜色。

人获取碘的方式也是靠嘴,摄入后3个小时就完全吸收,而且绝大多数都被甲状腺收入囊中。甲状腺的职责是分泌甲状腺激素,其作用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部发育。碘的生理意义就在于参与这种激素的合成。缺碘,甲状腺功能就会紊乱,最典型的就是人们熟知的“大脖子病”。如果成年之前缺碘,还会影响发育,智力和身高都会出现异常。

对于18 ~50岁的正常成年人,碘的每日推荐摄入量是50微克(1毫克=1000微克)。我国2012年3月实施的新版《食用盐碘含量》国家标准,对碘的限量是每千克食盐20 ~30毫克。如果按每天吃5克盐计算,人体每天从盐里获得的碘就是00 ~150微克,再加上从水和其他食物中获得的量,差不多就够甲状腺用了。

其实,每天150微克的推荐摄入量还不是过犹不及的界线。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每天1000微克才是碘的最大可耐受摄入量,大部分人都很难达到这个水平。世卫组织表示,尽管多数研究指出,碘过量会增加高碘性甲状腺肿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但总体而言,补碘的利远大于碘过量带来的弊。因此,往食盐里加碘仍然是当前防控碘缺乏病的主流手段。

早期的含碘盐是在食盐中掺入碘化钾。不过,碘化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保存时得特别注意防止流失,使用时要避免高温,炒菜、做汤要在出锅时再放盐。由于碘化钾易氧化、价格较贵,我国目前食盐改加碘酸钾。它在自然条件下存放,无论存放时间、方式、温度及湿度如何,碘含量基本稳定,炒菜时不必强调在出锅前或食用时才加盐,但为防止被还原,还是要注意以密封保存为好。

当然,不宜吃碘盐的人群还是有的,因为担心过量。首先,人们的碘摄入量跟当地水源中的碘含量关系很大。对于高水碘地区,当地人只要正常喝水几乎就足够了,如果再长期吃碘盐,肯定免不了过量。纵观全国,高水碘地区所占的比例很小,零零碎碎地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和天津7个省、直辖市内的236个下辖行政单位。其次,就是患有甲亢、甲状腺炎等相关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需要听医生的建议不吃或者少吃碘盐。

这些林林总总的盐,过量和不足都会引起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但这并不是盐或者食物本身的错,而在于人脑子里的饮食习惯跟身体喜欢的饮食习惯不一致。只要你愿意约束自己,让大脑所喜欢的逐渐向身体所喜欢的靠拢,食物就不会和你的身体过不去。

猜你喜欢

碘盐钠离子摄入量
“低钠盐”和“无碘盐”选吃有学问
基于虚拟仪器的钠离子电池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碘”亮人生共享健康
四招识别真假碘盐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钠离子通道与慢性心力衰竭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营养与健康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碘盐吃法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