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汇与美术创新

2014-12-13肖曜杨鸾

新闻前哨 2014年10期
关键词:版式图形设计

肖曜+杨鸾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媒体的美术表达由以往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立体化方向转变;从单一画面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从传统的印刷品营销到虚拟信息形象传播。

新媒体语汇带给人们视觉盛宴

1.单一变多样。

传统报纸版面有限,有时摄影需要组照才能表达的故事,只能用一张图片呈现,其他的只能用文字叙述,影响了报道的感染力。如今,借用二维码,就可以只发一张主照,其余通过扫描就可以浏览其他照片。(图1)

2.静态变动态。

过去,报纸报道是静止的,如体育比赛报道,只有文字叙述,最多加张照片,现在,可以通过扫描神码,看到比赛的现场实况。

3.平面变立体。

比如电视介绍潜艇,过去只能看外表,现在可以通过全媒体技术,形成剖面,使观众看到内部的立体结构,还可以通过软件编辑,引导观众如到“现场”参观。(图2)

4.严肃到活泼。

传统的美术作品,比较严肃,比如宣传典型人物,就是配发先进典型照片,和正气十足的插图。新媒体漫画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典型塑造,使典型不仅可敬,而且可亲,还能通过对比,弘扬正能量。比如:楚天尚漫发布的“党群系列漫画·扎根群众”用连环漫画形式,以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与社会上的浮夸现象进行对比,表达了这样的道理:“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 在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社会深刻复杂转型的今天,出实招、不搞形式,鼓实劲、不鼓虚劲,我们才能在实干兴邦中,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写在坚实的大地上。”(图3)

新媒体技术

提高媒体有效阅读

1.研究注意力科学,提高版式、图片吸引力。

美国韦伯州立大学的希乐-约瑟夫博士,所做的一项关于读者浏览时眼球运动轨迹的实验表明,读者看报纸版面顺序是:图片——标题——文章。而且读者浏览一张图片所用的平均时间只有0.71秒。

因此,我们在报纸的版式设计上,要利用阅读规律,采用新媒体表现方式,抓住读者“眼球”。比如在图片编辑上,选用尺寸大、色彩鲜艳的图片;在版式上,讲求线条的纵横感和留白、疏朗。然后,要多运用神码,将读者的注意力时间拉长,保证传播效果。也就是说,首先我们要选择在0.71秒内抓住人眼球的图片,然后迅速引导读者的阅读,否则就是无效的。

如湖北日报2014年9月13日一版:大幅图片“湖北造装载机驶入国际市场”,金黄色的装载机形成第一个夺人眼球的焦点;上方的经济责任审计表格,又形成第二个阅读焦点,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版面内容的可读性。(图4)

同样,楚天都市报2014年9月13日一版,两张大幅图片基本占据整版,画龙点睛的醒目标题,吸引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图5)

2.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内容质量。

媒体的编辑记者要掌握新媒体技术,借助强大的创新功能,创造出新型的审美体验,带给人们不同以往的视觉震撼力。

比如,矢量图。是用数学方式描述的曲线及曲线围成的色块制作的图形,它们是在计算机内部中表示成一系列的数值而不是像素点,这些值决定了图形如何在屏幕上。用户所作的每一个图形,打印的每一个字母都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决定其外形的路径,一个对象与别的对象相互隔离,因此,可以自由地改变对象的位置、形状、大小和颜色。同时,由于这种保存图形信息的办法与分辨率无关,因此无论放大或缩小多少,都有一样平滑的边缘,一样的视觉细节和清晰度。矢量图形尤其适用于标志设计、图案设计、文字设计、版式设计等,用在广告中,可以通过夸张的色彩组合,营造时尚的氛围,既体现出了原创性又有很强的表现力。

如长江商报关于汽车垄断的报道:一个版基本上为黑色的底色,然后是奥迪车标,大号的黑体标题,加上白色的锤子,寓意深刻且明显,表现力极强。(图6)

又如长江日报园林博览会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用自然绿色园林景观组成的时钟,来表现博览会的日程。(图7)

还有楚天金报网购螃蟹的设计(图8);武汉晚报的“情爱画廊”版设计(图9);武汉晨报的昆明火车站暴恐案的报道等,都运用了多种艺术元素,通过电脑软件的设计,实现既抽象又具象的呈现,是过去单一插图模式无法比拟的。

(肖曜:新闻前哨编辑部;杨鸾:中南电力设计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版式图形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析“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分图形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找图形
报纸版式中的插画艺术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