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2014-12-13邹胜章李录娟卢海平刘芹芹苏春田朱丹尼

地球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表层含水层岩溶

邹胜章, 李录娟, 卢海平, 刘芹芹, 苏春田, 朱丹尼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 541004

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是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 国内对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普遍采用的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建立的DRASTIC评价模型(Aller et al., 1987; 孙才志等,1999; 张昕等, 2010; 张翼龙等, 2012); 但由于受地表-地下双层含水介质结构影响, DRASTIC评价模型在岩溶区的使用受到了限制(钟佐燊, 2005; 严明疆等, 2009)。

在欧洲开展的 COST620行动——保护岩溶含水层的防污性与风险性填图(Francois, 2003), 通过比较防污性填图模型, 建立了多个适合于欧洲岩溶含水层的防污性能评价模型, 包括COP(Vias et al.,2002)、PI(Goldscheider, 2005)、EPIK(Doerfliger et al.,1999)等。近年来,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发育特点,已建立了表层岩溶带(邹胜章等, 2005)、岩溶槽谷区(章程等, 2007)等岩溶区地下水系统的评价模型。这些模型针对的是某个典型地区, 其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我国岩溶分布范围广、类型多, 不仅南北方岩溶有差异, 在西南岩溶区, 从云贵岩溶高原到桂西岩溶斜坡, 再到桂东的岩溶平原, 各地都有其独特的岩溶地貌类型和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蒋忠诚等,2006), 地下水污染调查不同于其它地区(罗炳佳等,2014)。为满足正在开展的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需要, 急需建立普适性较强的模型来评价岩溶区复杂的防污性能。针对我国岩溶发育特点, 本文提出或建立了不同类型岩溶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模型。

1 不同类型岩溶发育特征

根据岩溶出露条件, 可将岩溶划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三类。

裸露型岩溶。可溶岩地层(岩溶含水岩组)裸露地表, 土壤层分布不连续且厚度较薄或缺失, 仅在洼地、谷地等负地形内有松散堆积物覆盖。地貌组合类型多为岩溶山地、峰丛洼地、峰丛谷地、溶丘洼地、峰林谷地。云贵高原、桂西岩溶斜坡地带、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和塔里木盆地北缘多发育裸露型岩溶。受气候、岩性、水动力条件等影响, 南方裸露型岩溶区表层岩溶带极其发育, 地表-地下双层含水介质结构分布极不均匀, 岩溶水系统以落水洞、地下河管道为特征; 北方裸露型岩溶区现代岩溶发育较弱, 多表现为古岩溶继承性发育, 裂隙网络型含水介质结构相对均匀, 岩溶水系统以小型岩溶泉为特征。裸露型岩溶区“三水”转化和地下水循环速度相对较快, 地下水动态主要表现为气象性。

覆盖(或半裸露)型岩溶。可溶岩地层(岩溶含水岩组)主要为松散堆积物所覆盖, 仅局部有峰簇或孤峰等石山出露。地貌组合类型多为峰林平原、孤峰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山前冲洪积平原等。主要分布在桂东岩溶区和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在西南地区, 该类岩溶水系统以主径流带发育为特征,地下河管道特征不明显, 岩溶塌陷坑发育; 在北方,含水介质结构属于相对均匀的裂隙网络型, 岩溶水系统以中小型岩溶泉为特征(梁永平等, 2010)。覆盖型岩溶区“三水”转化和地下水循环速度相对较慢,地下水动态相对稳定。

埋藏型岩溶。可溶岩地层(岩溶含水岩组)埋藏于非可溶性地层之下。多见于构造堆积盆地(如鄂尔多斯盆地)内, 发育非岩溶地貌。受构造影响, 在盆地边缘可局部出露(属补给区), 其现代岩溶作用强度相对较弱。在深埋藏区岩溶作用主要表现为热水或卤水混合溶蚀作用。含水介质结构属于溶蚀孔洞-裂缝性, 地下水循环速度缓慢, 地下水动态稳定。

2 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与原则

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多样, 主要有水文地质背景值法、参数系统法、关系分析法、数值模型法等。随着防污性能评价研究的深入, 陆续出现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和过程数值模拟法。将计算机技术引入防污性能评价, 形成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评价方法。目前最常用的迭置指数法属于参数系统法, 采用权重-评分的GIS方法, 并引入了模糊数学(马荣等, 2011), 适用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大区域评价, 具有低成本、数据易获取、结果表达直观的优点, 可以很好地刻画评价目标防污性能分区趋势。

迭置指数法的指标数据比较容易获得, 方法简单, 易于掌握, 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缺陷是,由于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和评分以及脆弱性分级没有统一的规定标准, 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评价结果难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比较。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必须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质和包气带调查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岩溶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属于区域性评价,为方便推广应用, 优先推荐使用迭置指数法开展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根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目的, 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以天然防污性能评价为主。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除考虑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外, 还应考虑岩溶发育程度, 尤其要考虑裸露岩溶区表层岩溶带的发育特征; 兼顾地形、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含水层特征等因素。因此, 模型中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评价范围、评价区自然地理背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污染途径、人类活动等来选取, 同时还要考虑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易获取、可量化)和系统性(代表性强)。建立一套客观、系统、易操作的指标体系是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的关键, 评价指标数不能过多或过少。指标越多, 各指标间的关系就越复杂, 容易造成指标之间相互关联或包容; 指标过少则难以反映评价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

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必须以系统为单元, 单元级别根据评价目的和范围而定。

3 裸露型岩溶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南方裸露型岩溶区具有地表-地下双层结构特点, 对裸露型岩溶区地下水系统本质的防污性能起主要作用的因子至少包括上覆岩层、径流、大气降水和岩溶系统的发育程度四种。综合现有的评价方法, 建议采用EPIK评价模型(Doerfligeret al., 1999;Gogu et al., 2000)。评价因子包括表层岩溶带发育强度(E)、保护性盖层(P)、补给类型(I)和岩溶网络发育情况(K)四个。关于岩溶网络发育情况因子, 在参数获取较困难时, 建议采用地下水系统径流模式来表征更合适(可参考覆盖型岩溶区指标评分方法)。

表层岩溶带是碳酸盐岩裸露区独有的岩溶发育层, 具有调蓄地下水的功能, 对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有重大的影响。欧洲模式COP法忽视了表层岩溶带的作用, 不建议直接应用。

对于北方裸露岩溶区, 因表层岩溶带不发育,且含水介质呈相对均匀的裂隙网络型结构, 适合于采用相对简单的 COP模型进行评价(邢立亭等,2009)。

4 覆盖型岩溶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西南岩溶区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大多建在地势相对平缓、地形较开阔的覆盖(浅埋藏)型岩溶区,也是目前岩溶地下水污染调查的重点区。在覆盖型岩溶区, 局部岩溶裸露, 具有裸露型岩溶区特点——表层岩溶带发育; 在松散覆盖层较厚地区, 浅层地下水系统具松散含水层特征, 且与深部岩溶水系统间具有明显的水力联系。因此, 前述两种方法都不能直接应用于覆盖型岩溶区。

针对覆盖型岩溶发育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特殊性, 在EPIK、COP和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PLEIK评价模型, 该模型突出了P、L因子, 并赋予各因子比 EPIK模型更丰富的内涵, 同时采用多种替代方法来确定各因子量值, 充分体现了指标体系的易获取性和可量化原则。

4.1 保护性盖层(P)

含水层上部覆盖的松散层通常被认为是影响地下水防污性能的最重要因素。本指标体系中的保护性盖层是指地下水位以上的所有岩土层, 既包括上覆非岩溶地层(如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等土层), 也包括地下水位以上的岩溶化地层(如表层岩溶带上部)。在岩溶区, 保护性盖层对污染物的拦截作用显著(最具效果的是粘土层), 污染物一旦突破保护性盖层, 对地下水的污染将是迅速而严重的。

保护性盖层厚度与水滞留时间密切相关, 是评价地下水防污性的重要特征参数; 盖层越薄, 地下水系统的防污性越低。根据碳酸盐岩上覆地层(土层)存在与否及其导水率可将土层分为两种情况, 再按厚度和性质划分为四类(表1)。

土层性质, 包括结构、构造、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及饱水度和导水率等与物理、化学和生物有关的特殊要素, 使土层对大部分污染物具有潜在的降解(或吸附)功能。为此, 增加 CEC(阳离子交换容量)这一可以体现上覆岩土层防污性能的指标, 与覆盖层厚度属性共同构成评分矩阵(表2)。

土层之下的保护性盖层的防污性能主要取决于溶蚀缝内充填物性质和充填程度: 全充填裂缝,按相应的充填物 CEC值计算, 再与上覆土层 CEC进行比较, 取 CEC 最大值; 半充填(或无充填)时,污染物可随水流顺利通过, 则根据溶缝发育程度降低根据上覆土层性质得到的保护性盖层评分1~2个等级。

表1 土层厚度属性分类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protective cover thicknesses

4.2 土地类型与利用程度(L)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写照, 快速的城市化不可避免地破坏植被和土壤结构; 同时, 路面硬化也都会使保护性盖层的防污性能下降(付素蓉等, 2000)。土地类型与利用程度将人类活动所施加的外界影响植入岩溶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中(Haris et al., 2011)。

根据不同用途, 土地类型可分为林地、草地、园地、耕地、裸地、村镇及工矿用地等五种, 其属性分类详见表 3。不同类型的土地可代表人类活动的强弱和土地利用程度的高低。

4.3 表层岩溶带发育强度(E)

表层岩溶带对岩溶水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蓄功能(蒋忠诚等, 2001), 作为污染物从地表进入地下的主要途径之一, 对地下水防污性能影响巨大。

表层岩溶带的发育主要受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地貌、水动力条件、植被覆盖情况等因素影响。表层岩溶带发育程度可以通过两个基本的尺度来度量(Doerfligeret al., 1999): 垂直相交溶蚀通道在特定尺度内的平均深度和频率(即个数); 溶蚀通道包括岩溶节理、溶蚀裂缝、小溶沟、溶隙、溶管、小溶坑或竖井。表层岩溶带的发育分级可通过测量很方便地进行(表4)。

表2 保护性盖层评分矩阵Table 2 Protective cover rating matrix

4.4 补给类型(I)

补给类型既包括岩溶含水层的补给类型, 又包括补给强度。在覆盖型岩溶区, 以面状入渗补给为主, 同时还存在点状集中入渗补给(裸露区发育的落水洞等)。入渗补给量受降雨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及地形坡度的影响。补给类型属性分级详见表5。

当雨强小于下渗能力时, 不产生地面径流。暴雨期, 补给强度较大, 初期会导致污染物大量而快速的迁移进入目标含水层, 但后期则具有较大的稀释效应。鉴于稀释效应与污染物浓度有关, 建议在特殊性防污性能评价中予以重点考虑。结合补给类型, 地面入渗补给强度对岩溶水系统防污性能的影响详见表6。

4.5 岩溶网络发育情况(K)

含水层岩溶网络或洞穴系统是由直径或宽度超过10 mm的溶蚀空间组成的, 也是自然条件下产生紊流的最小有效尺寸。缝洞在岩溶网络系统中或多或少发育并相互连通, 岩溶网络的发育及其结构对水流速度起重要作用并因此影响岩溶水系统防污性能(表 7)。表 7的分类过于宏观, 很难准确把握,为定量地评价含水层岩溶网络发育特征, 建议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作为反映含水层岩溶网络发育的参数(表 8)。

表3 土地利用程度属性分类Table 3 Classification of land use degrees

表4 表层岩溶带属性分级Table 4 Classification of epikarst zones

表5 补给类型分级Table 5 Types of infiltration conditions

地下水径流模数, 亦称“地下径流率”, 是1 km2含水层分布面积上地下水的径流量; 表示一个地区以地下径流形式存在的地下水量的大小。年平均地下径流模数可用下式求算:

式中, M-地下水径流模数, L·s-1·km-2; F-含水层分布面积, km2; Q-地下水天然径流量, m3/d。

不同的含水岩组类型岩溶发育程度不同, 因此, 还可根据岩溶含水层组类型划分结果简单地确定含水层岩溶网络发育程度(表9)。

表6 入渗补给强度分级与评分Table 6 Classification of infiltration intensities

4.6 防污性能评价与分级

为定量评价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大小, 需要对PLEIK属性进行数值计算,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权重赋值确定与指标等级划分(表10)。计算方法见公式(1):

其中, DI值为防污性能等级, DI值越低, 防污性能越小(表 8); w1、w2、w3、w4、w5为权重赋值; Pi、Lj、Ek、Im、Kl为等级分值。

各指标权重赋值可采用模糊综合矩阵法确定,方法如下:

将 5项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指标组成指标集:D=(d1, d2, …, d4, d5)=(保护性盖层, 土地类型及利用程度, 表层岩溶带, 补给类型, 岩溶网络发育程度)。

首先研究指标集D对重要性的二元比较定性排序。指标集 D中的元素dk与dl就“重要性”作二元比较, (1)若dk比dl重要, 记定性标度ekl=1,elk=0;(2)若dk比dl同等重要, 记ekl=0.5,elk=0.5; (3)若dl比dk重要, 记elk=1,ekl=0; k=1, 2, …, 5; l=1, 2, …, 5。

表7 岩溶网络发育程度分类Table 7 Classification of karst network development extents

表8 岩溶网络属性的径流模数分类Table 8 Classification of karst network development by modulus of groundwater runoff

表9 岩溶网络属性的岩溶含水层组类型划分Table 9 Classification of karst network development by karst aquifer types

表10 DI值分级Table 10 Classification of DI values

指标集构成如下矩阵:

对指标集D的重要性作二元比较的定性排序标度矩阵。在二元比较过程中要求判断思维不出现矛盾, 即要求逻辑判断的一致性, 其一致性检验条件为:

(1)若ehk>ehl, 有ekl=0;

(2)若ehk

(3)若ehk=ehl=0.5, 有ekl=0.5,h=1, 2,…,4。

根据覆盖性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确定四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为: 保护性盖层>土地类型及利用程度>表层岩溶带>补给类型>岩溶网络发育程度。由两两比较确定优先矩阵, 再对优先矩阵进行一致矩阵转化并利用方根法进行归一化, 得到最终的权重矩阵, 如式(2); 再利用公式(1)计算防污性能等级。

以广西柳州和河池为例计算得到的权向量为:

w=(0.29, 0.24, 0.20, 0.16, 0.11)

5 埋藏型岩溶区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一般地, 埋藏性岩溶水系统与上覆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较弱, 尤其在深埋藏岩溶区(无地表露头),岩溶水压力水头常高于浅层地下水, 具有明显承压性。据此, 可采用专门为岩溶承压含水层设计的PTHQET模型(孟宪萌等, 2013)进行评价。弱透水层性质及水头差是影响承压含水层防污性能的主要因素。PTHQET模型选择的影响因子包括: P-弱透水层垂向渗透系数; T1-弱透水层厚度; H-潜水与承压水水头差; Q-潜水含水层水质现状; E-承压含水层开采强度; T2-承压含水层导水系数。

对于在补给区有地表露头的浅埋藏性岩溶水系统, 如山西盆地型的岩溶泉域, 其防污性能主要由露头区防污性能决定。可参考北方裸露型岩溶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COP模型进行评价。

6 结论与建议

不同类型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 必须根据其岩溶水文地质特征选用合适的模型开展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①南方裸露岩溶区适用EPIK模型; ②北方裸露型岩溶区和补给区裸露的浅覆盖性岩溶区均适合于COP模型; ③覆盖型岩溶区可采用PLEIK模型; ④埋藏型岩溶区则可采用专门针对承压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的PTHQET模型。

目前, 我国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过程中, 各地所编的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分区图尚缺乏统一性和可比性, 防污性能编图有待于统一和标准化, 以增强防污性能图的可读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检验防污性能评价有效性的方法。

付素蓉, 王焰新, 蔡鹤生, 李义连.2000.城市地下水污染敏感

性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5(5): 477-481.蒋忠诚, 王瑞江, 裴建国, 何师意.2001.我国南方表层岩溶带

及其对岩溶水的调蓄功能[J].中国岩溶, 20(2): 106-110.

蒋忠诚, 夏日元, 时坚, 裴建国, 何师意, 梁彬.2006.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效应与潜力分析[J].地球学报, 27(5):495-502.

梁永平, 王维泰.2010.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系统特征[J].地球学报, 31(6): 860-868.

罗炳佳, 杨胜元, 罗维, 杨秀丽.2014.岩溶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分析——以贵阳市某加油站为例[J].地球学报, 35(2):255-261.

马荣, 石建省.2011.模糊因子分析在地下水污染评估中的应用——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球学报, 32(5): 611-622.

孟宪萌, 胡宏昌, 薛显武.2013.承压含水层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8(9): 1615-1622.

孙才志, 潘俊.1999.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J].水科学进展, 10(4): 444-449.

邢立亭, 吕华, 高赞东, 周瑞.2009.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的COP法及其应用[J].有色金属, 61(3): 138-141.

严明疆, 张光辉, 王金哲, 聂振龙, 申建梅, 郝明亮, 2009.滹滏平原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地下水水位埋深探讨[J].地球学报, 30(2): 243-248.

章程, 蒋勇军, MICHELE L, 王松.2007.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二元法”及其在重庆金佛山的应用[J].中国岩溶, 26(4):334-340.

张昕, 蒋晓东, 张龙.2010.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与研究进展[J].地质与资源, 19(3): 253-258.

张翼龙, 陈宗宇, 曹文庚, 李政红, 王文中, 王丽娟, 于娟, 刘君.2012.DRASTIC与同位素方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下水防污性评价中的应用[J].地球学报, 33(5): 819-825.

钟佐 燊.2005.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J].地学前缘,12(特刊): 003-013.

邹胜章.张文慧.梁彬, 陈宏峰, 梁小平.2005.西南岩溶区表层岩溶带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地学前缘,12(特刊): 152-158.

ALLER L, BENNETT T, LEHR J H, PETTY R J, HACKETT G.1987.DRASTIC: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tential using hydrogeologic settings[J].EPA-600/2-87-035.

DOERFLIGER N, JENNNNI P Y.ZWAHHN F.1999.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 karst environments: a new method of defining protection areas using a multi-attribute approach and GIS tools (PEIK method)[J].Envionmental Geology, 39(2):165-176, doi: 10.1007/s002540050446.

FRANCOIS Z.2003.Vulnerability and risk mapping for the protection of carbonate (karst) aquifers Final Report[R].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FU Su-rong, WANG Yan-xin, CAI He-sheng, LI Yi-lian.2000.Analysis of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n city[J].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5(5): 477-48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GOGU R C, Dassargues A.2000.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overlay and index methods[J].Environmental Geology, 39(6):549-559, doi: 10.1007/s002540050466.

GOLDSCHEIDER N.2005.Karst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mapping: application of a new method in the Swabian Alb, Germany[J].Hydrogeology Journal, (13): 555-564, doi: 10.1007/s10040- 003-0291-3.

HARIS H K, ARINA K, SHANKEEL A, JEROME P 2011.GIS-based impact assessment of land-use changes on groundwater quality: study from a rapidly urbanizing region of South India[J].Environ Earth Science, 63: 1289-1302.doi:10.1007/s12665-010-0801-2.

JIANG Zhong-cheng, WANG Rui-jiang, PEI Jian-guo, HE Shi-yi.2001.Epikarst zone in South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function to karst water[J].Carsologica Sinica, 20(2): 106-11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JIANG Zhong-cheng, XIA Ri-yuan, SHI Jian, PEI Jian-guo, HE Shi-yi, LIANG Bin.2006.The Application Effects and Exploitation Capacity of Karst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in Southwest China[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7 (5):495-50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ANG Yong-ping, WANG Wei-tai.2010.The Divi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Water Systems in Northern China[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1(6): 860-86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UO Bing-jia, YANG Sheng-yuan, LUO Wei, YANG Xiu-li.2014.Analysis of Organic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Groundwater: A Case Study of a Gas Station in Guiyang[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5(2): 255-26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 Rong, SHI Jian-sheng.2011.Assessing Groundwater Pollution Using Fuzz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 Case Study of Luoyang City in Henan Province[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32(9): 611-62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ENG Xian-meng, HU Hong-chang, XUE Xian-wu.2013.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Model of Confined Aquifer Vulnerability in Leakage Area: A Case Study of Jining, 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8(9):1615-162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SUN Cai-jun, PAN Jun.1999.Concept and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nd Its Future Prospect[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10(4): 444-44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VIAS J M, ANDREO B, PERLES M J, CARRASCO F, VADILLO I, JIMENEZ P.2002.Preliminary proposal of a method for contamination vulnerability mapping in carbonate aquifers[J].Karst and Environment, 75-83, doi: 10.1007/s10040-006-0023-6.

XING Li-ting, LÜ Hua, GAO Zan-dong, ZHOU Rui.2009.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in Karst Areas Using COP Method[J].Nonferrous Metals, 61(3): 138-14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 Ming-jiang, ZHANG Guang-hui, WANG Jin-zhe, NIE Zhen-long, SHEN Jian-mei, HAO Ming-liang.2009.Discussion on the Groundwater Depth of the Optimal Groundwater System Vulnerability in Hufu Plain[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0(2): 243-24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Cheng, JIANG Yong-jun, MICHELE L, WANG Song.2007.Duality method for assessing karst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Jinfo mountain of Chongqing[J].Carsologica Sinica, 26(4): 334-34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Xin, JIANG Xiao-dong, ZHANG Long.2010.Method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J].Geology and Resources, 19(3): 253-25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Yi-long, CHEN Zong-yu, CAO Wen-geng, LI Zheng-hong,WANG Wen-zhong, WANG Li-juan, YU Juan, LIU Jun.2012.The Application of DRASTIC and Isotope Method to the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in Hohhot, Inner Mongolia[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3(5): 819-82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ONG Zuo-shen.2005.A discussion of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J].Earth Science Frontiers, 12(Sl):003-01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OU Sheng-zhang, ZHANG Wen-hui, LIANG Bin, CHEN Hong-feng, LIANG Xiao-ping.2005.A discussion of the assessment of ground water vulnerability in epikarst zone of the karst area, Southwest China[J].Earth Science Frontiers, (S1):152-15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猜你喜欢

表层含水层岩溶
穿越岩溶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
天津地铁深基坑深层承压水水力联系试验研究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氩弧熔覆原位合成Ti(C,N)-WC增强镍基表层复合材料的研究
超声波光整强化40Cr表层显微硬度研究
混合抽水试验在深埋含水层地区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