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

2014-12-13陈红艳

决策与信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财政预算水利绩效评价

陈红艳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

浅谈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

陈红艳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

水利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以水利预算资金为对象的绩效管理活动,它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一、水利财政预算资金投入现状

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不懈努力,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水利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洪涝灾害依然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给矛盾依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水利设施薄弱依然是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水利建设投资需求十分巨大。

2011年中央和省委出台1号文件,要求加快水利发展,加强水利建设,加大水利投入,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两年来,全国共落实水利建设投入7800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近2800亿元,地方水利投入规模达到5000亿元,我省两年投资规模超过370亿元,创历史新高。尽管如此,目前水利投入仍存在以下问题:

1、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毫无疑问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有关数据表明,在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中,水利设施投入是最小的一块,2010年,全国的水利设施投入不足2000亿元,不足交通建设投资的10%。水利投入占GDP的比重很小,计划经济时期水利投入占比维持在0.6%~0.8%之间;改革开放之初占比仅为0.2%~0.3%;1998年抗洪抢险之后,国家开始重视水利设施的投入,占比一度增加至0.6%,但后来持续下降到2008年的不足0.4%;2010年也只有0.58%,甚至不及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平。

2、财政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从支出项目上看,水利财政预算资金投入大头在基本支出,主要用在保人员工资、保机构运转上,非生产性开支占比大,建设性投资相对较少;从支付方式上看,转移支付资金比例大,省里依靠中央,县市依靠省级,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本级财政投入不足,有的地方政府连配套资金都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3、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不高。一是基本支出方面,存在人员臃肿,大量财政资金用在养人上;二是有些水利项目缺乏科学的可行性研究,特别是对项目的效益分析不够,没有制定具体的效益指标;三是财政专项资金所起到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不够,不能发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的引领作用;四是水利建设项目投资只注重专项工程、设备的建设投入而不注重后期管理费用的投入,重建轻管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五是有些水利财政专项投资严重分散,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有的项目点上只有2-3万元,不但发挥不了项目资金的作用,反倒形成一种浪费。

二、加强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

解决水利财政预算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的确保水利大投入能有大产出,加强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是转变职能,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提升行政管理能力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2011年3月,国务院成立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导和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2013年3月,《国务院工作规则》要求国务院及各部门推行绩效管理。

2、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应对经济发展下行,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今年1-2月份,中央财政的收入增幅只有1.6%,可以推想,未来财政再保持高速增长的收入态势已不大可能,水利财政预算资金投入面临放缓的严峻形势。加强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设定具体绩效目标,准确计算达成目标所需的资金,力求避免浪费,花尽量少的资金,建设更多更好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发挥更大的支撑保障作用。

3、是增加政府透明度,扩大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绩效管理强调把居民看作顾客,要求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从满足顾客需求出发,顾客满意就是最好的绩效评价标准。水利建设关乎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的绩效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建设项目前期论证是否充分,可行性与否;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如何,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有效;项目建成后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不是能解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是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

三、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难点和解决思路

1、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难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资金分配而忽视资金管理,重视投入过程而忽视产出结果,这种不重视产出、不重视资金使用结果的思想普遍存在。

二是总体上看,我国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刚刚起步,许多地方基本还是粗放式管理,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不健全、不完善,可借鉴的经验不多。

三是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考核方法不合理,考核手段单一,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结果作用有限。

四是绩效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中,绩效管理工作主要由财政部门来抓,缺少相关业务部门的参与和支持,效果不明显。

五是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有限,没有很好的和预算资金分配相结合,更没有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广泛运用于对单位和对个人的综合评估上。

2、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主要思路

一是宣传培训,提高对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认识。要由政府主导,全面系统规划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方向和框架;要充分利用行业媒体、网络平台等,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增强预算绩效意识,为预算绩效管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

二是建章立制,使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总结先行先试地区的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绩效评价办法,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和技术支撑。

三是科学实施,严格执行水利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闭环管理。首先,要加强绩效目标管理,要科学设置绩效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执行;其次,要强化绩效实施过程跟踪管理,定期收集汇总分析绩效信息,发现问题,纠偏改错,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再次,要加强绩效评价管理,由财政、审计等专家组建专业小组,对照绩效目标,对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撰写专题报告。最后,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管理,将结果及时反馈给项目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制度,改进措施,提高水平。

猜你喜欢

财政预算水利绩效评价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财政预算资金主要风险点及管理
欧盟就2017年财政预算达成一致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