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人的永生之路
——浅析传统文化中祖宗崇拜

2014-12-12◎王

参花(上) 2014年5期
关键词:祖宗后人本源

◎王 聪

普通人的永生之路
——浅析传统文化中祖宗崇拜

◎王 聪

在古代中国,祖先崇拜在发展过程中与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纯粹宗教的信仰——祖宗崇拜。世俗化的祖宗崇拜不仅重视血脉延续,在对先人的祭祀中更包涵了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肯定与认同。由此,凡夫俗子也可以在后人的追忆中实现精神上的永生。

本源 永生 伦理 祖宗崇拜

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不再追求虚无飘渺的永生,相当一部分受到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年轻人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永生”,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追寻生命价值的意义。

本源问题由来已久,虽然长久以来,西方哲学大家以及各个流派围绕着哲学两个基本问题各执一词,但对于这两大基本问题本身的存在却毋庸置疑,乃至于这两个问题几乎被当做人类原始本能的追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描述这两个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即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以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但人类自有思维意识起,世世代代寻寻觅觅的,难道就是这两个看起来至关重要实质上高度抽象的问题吗?

远古始祖的天问,犹如稚龄孩童的好奇。在文明还未诞生以及孕育初期,那些困扰着先人的模糊的意识,如果确实对自身、对这个世界产生了疑惑,那么他们会问什么?他们为之苦苦思索、代代追寻却求而不得的答案是什么?我们确实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通过那浓缩了漫长衍化历程的本能去猜测,他们意识深处最初的疑惑可能是:我是谁以及我为什么活着。由此衍生的几个追问:我从哪来?欲去何方?世界如何诞生?我要怎样面对这浩淼宇宙万物?这个猜测,从早期先贤们对于世界本源的猜想和定义,以及他们对生命的价值的论述中也可窥之一二。而早期的宗教诞生之初的基本教义也莫不源于此几个问题。

我从哪来?我为什么活着?如何证明我活着或我曾经活过?面对这些亘古未有回应的追问,公元前8世纪前后,曾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先驱,他们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影响了这个世界几千年,也是在这些往圣先贤的理论基础上,近代哲学总结出两个高度概括的基本问题,以期通过这两个问题来确定解答那些来自远古的追问的思维路径。这两个问题对原始人类祖先来说,可能抽象得无法理解。当然起源也许并不意味着本质或者基础,但是在这种涉及到人类意识中生存意义的本能追索,追本溯源也许能走出一条坦途。

余英时教授认为:“任何哲学或学术思想至终均走向世俗化。”源自最为古老最为本源却又困扰着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人的问题是:我是谁以及我为什么活着。但本文并不是试图谈论这两个问题本身,而是关注由其衍生出的另一个问题:我国祖先是如何用他们朴素的智慧来实现对求而不得的永生的追求的——如何证明我活着或我曾经活过的。

人类本能地悦生惧死,而追求长生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终极追求,也是印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欲望,这种欲望无关乎贫富贵贱,出身性别,甚至与其他生物的求生与种族延续本能没有区别。但人类拥有了智慧与文明,于是对这种本能有了有意识的解读,这些文明智慧的结晶曾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起到了导人向善、充实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并且让信众们对其信仰保着坚定的信念、执着的勇气以及乐观的希望。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的大意是“人必须有道,人死而道存,方能‘死而不亡’”。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对“死而不亡”有更为具体的解读:“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那个

时代我国的先贤对于人价值的思考,也是对“如何证明我活着或我曾经活过的”哲学问题的回答。先贤们试图用这个独特的思维逻辑来回答如何实现永生以及如何安排生命在活着时应该如何去度过这件事,这个回答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俗语“虎死留皮,人死留名”道出了凡夫俗子市井之徒对这种价值观的理解,并希望自己亡故肉身与草木同朽后,还能藉着英名流传而活于后人的心中。这种精神意义上的“活着”,也被赋予了神圣的价值,那些可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人物,多数都被后人塑金身立庙宇,享受万世敬仰的同时如同宗教信仰中的神、仙可以享受世人香火供奉,甚至其信仰可以保一域平安富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甚或犹如桓温者,道出了“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晋书·桓温传》)此等偏激的言论,也是对这种独特的永生价值观的另类解读。这种独特的价值观也是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官方修史的最重要原因,正因此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著有连续信史的国家,拥有完整的历史传承。

然而不论是有道或立德、立功、立言的所谓“三不朽”,都不是寻常百姓能够轻易做到的。但随着后人对这理念的不断完善,普通人也有机会达到这种意义上的永生。这个机会,就是进行祖宗崇拜,一种由上古时期原始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发展而来,逐渐融合华夏民族独特的伦理价值观所形成的特殊的祖先崇拜。古人将子孙视作父祖生命的延伸,通过血脉传承,父祖的生命在自己身上得以延续,而自己的生命也将在子孙后代的身上得以延续。这种朴素的基因遗传学生物观念,使得个体在家族香火传续过程中变成了一个承前启后者,代代如此,并不孤立于外。“一个人死后是否能成为祖先,并不因为他的死亡,而是因为他有后嗣。”(张维昭)对大多数古人来说,仅仅只是生命的生物性延续还远远不够,他们希望能像圣贤那样,英名可以被后人所熟知,通过自己的名讳和事迹被活着的人反复提起而与世同存,证明自己曾经活过,证明自己的生命也是有价值的。这价值就在于继先祖之香火,续苗裔之饔醴。故而我们这个民族不只重视修史,也重视修家谱修族谱。章太炎先生曾说过:“国之有史久远,则亡灭之难。”(《国故论衡·原经》)同样道理,族之有谱亦可长久,其嗣珍而重之。

现代人对这种观念的理解,正如坎贝尔的那句名言:“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自己通过祭祀父辈而追溯生命之源,待到自身百年之后,自有后人追思纪念,一如当年自己对祖先的怀念眷恋。如此说来,活着却不止是为了自己,为了自身的享乐,似乎应该追求更为崇高的事业或理想,即便无法实现,也可以用心哺育下一代,竭力为后代提供优渥的成长环境与良好的家庭氛围。如此便也实现了自身的“不朽”,有了永生的希望。

(作者单位:佳木斯市向阳区政府)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祖宗后人本源
被一只鸟喊祖宗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论后人和陶“归去来”辞之缘由
纤维新材料:本源与生机
霍家的败亡带给后人的警示
南海,我的祖宗海
身残创基地 呕心育后人
金晖关爱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