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婉约词题材上的新变

2014-12-12◎杨

参花(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咏物题材苏轼

◎杨 桦

苏轼婉约词题材上的新变

◎杨 桦

苏轼不仅在豪放词创作上有着重要的成就,在婉约词创作上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雅化了俗词,淡化了词的“艳科”色彩,实现了词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这些创新都与其在题材上的新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其婚恋、咏物、田园、友情等方面对其题材上的新变进行探析。

苏轼、婉约词、新变

以“慷慨豪放”、“超脱旷达”词风擅长的苏轼,不仅在豪放词的创作上有着重大的开拓与影响,在婉约词的创作上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与贡献。苏轼婉约词数量众多,对前人并不一味继承,既不同于柳永的“俚俗词”也不同于晏殊的“富贵文人词”,有着自己独特的革新与开拓。题材上的丰富多样、创作手法上以诗为词、风格上刚柔相济、从类型化到个性化、化俗为雅、淡化了词的“艳科”色彩都是其重要的贡献。苏轼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婉约词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重点谈其对婉约词题材上的贡献。

苏轼对于词题材的开拓、内容的扩大,在词的发展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苏轼以前的婉约词在内容上总体以男欢女爱的艳科情语为主。苏轼以大量的婉约词作对婉约词的题材有了新的开拓。除了惜别、伤春、宴乐的传统题材外,还将咏物、悼亡、山水风光、农村生活、亲朋之情等内容入词,具体新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婚恋题材的拓展

“男女之情”是北宋前期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苏轼虽袭用传统题材,但对其却有很大的突破。他淡化了晚唐五代爱情词的“脂粉气”,吟咏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和情深伉俪的至爱真情。胡寅《酒边词序》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1]。如《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2]中上阕写伤春,下阕写“墙外行人”的单相思。“墙外行人”在看到墙里秋千佳人笑时不禁产生爱慕之情,但佳人并不知墙外的多情行人,蹴罢秋千,翩然归去,结果“多情却被无情恼”[3]。这种男女相思之情的描绘充满了纯真,清新淡雅、哀婉动人,同时又寄予了人生哲理,一改婉约词香软靡艳的词风。

苏轼尝试用词来写悼亡,将自身对亡妻的深挚之情融入词中,一扫词无病呻吟的俗态。其经典之作《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4]运用层跌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艺术手法,在悼亡的哀思中糅进了仕途坎坷,沉浮失意的身世感慨,收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如陈后山所评苏轼词“落笔皆绝尘”。苏轼的婚恋词从内容上冲破了前人艳情词的俗套,赋予了婉约词新的风采。

二、 咏物题材的拓展

托物言志本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晚唐五代词中绝少咏物词,苏轼对咏物词的大力创作,大大拓展了词的吟咏范围。苏轼笔下,词咏物的范围极广,青松、芙蓉、梅花、荔枝无不成为吟咏的对象。通过咏物苏轼含蓄地将自身的品格、理想、情趣融入了物象之中,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咏物极境。如《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5]苏轼借“月夜孤鸿”这一物象抒发自己被贬黄州的孤愤,同时也表现了他虽处穷厄却不向异己妥协、孤高自守的情操。作品语近意远,含而不露,与苏轼当时的心境切合紧密。

再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6]借杨花飞尽化作“离人泪”抒发萦损柔肠的思妇候人不归后的幽怨,同时也用杨花的“抛家傍路”抒发自己贬谪黄州时的漂泊之感。“杨花逐水”本是陈腐题目,但到苏轼手里却翻出了新意。借物写人,神与人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难辨的境界。王国维对它推崇备至评价“咏物词以东波《水龙吟》为最工”。张炎在《词源》中也肯定苏轼《水龙吟》《洞仙歌》《卜算子》“东坡清丽舒徐、出人意表、不求新而自新”。[7]

三、农村题材的创新

用词描绘田园景色与农村生活,这是苏轼以前词人从未关注的领域。苏轼关于农村题材的词作,约占苏祠总数的十分之一,可见他对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关注。苏轼的农村词作风格多样,其中婉约风格最典型就是他在徐州任上做的五首《浣溪沙》。如:“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瞧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8]在苏轼笔下,有黄童、白叟、采桑姑、卖瓜者等勤劳质朴的农民形象,有春末夏初、麦收在望的农村风光,还有缫丝、赛神、观使君等农村风清。词中充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9]这些农村词大大拓展了苏轼婉约词的题材,也对后世农村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山水题材的拓展

苏轼一生叠遭变故,但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他热爱自然,每到一处都要遍游当地的山水,在描写山水方面,不仅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同样也有很多优秀的词句。如《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10]词中紧扣有美堂居高临下、湖山满眼、一望千里的壮观特点,把景物和情思交织起来,既描绘出花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又充分表现了陈襄留恋钱塘之意和僚佐们的友情。 苏轼对词山水题材的拓展大大提高了词的功能。

五、友情题材的开拓

在晚唐五代和北宋初期的婉约词中,大凡送别念远,赠答怀旧之情,多写男女柔情,很少涉及师友之情。苏轼一生广交朋友,为人心胸阔达,待人真诚朴实,因而朋友遍天下。但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官场常有不测,故而至交朋友的分分离离亦是常有之事。他一生辗转各地,与朋友常常因为升迁贬谪而游迹于江湖,所以他极其重视与朋友间的欢聚与重逢。因此苏轼却走出闺怨坊曲的窄路,更多地用词来抒发亲人师友之间的感情,常借助于婉约词长于抒情,手法细腻的特点,将自己充沛深挚的肺腑之情融入其中,开婉约词歌咏友情的先河。如其《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11]表达了与好友杨元素分别时的感伤与不舍,同时也带有一种旷达之情。其《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浣溪沙·赠陈海州》等多部婉约词都体现了苏轼在亲朋情感题材上的开拓。

综上所述,苏轼的婉约词在婚恋、咏物、农村、山水、友情题材方面都有较大的革变,使婉约词内容空前丰富,进而使词“化俗为雅”,淡化了词的“艳科”色彩,实现了词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大大提高了词的功能和地位,对婉约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1]胡寅.酒边词序.中国历代文论选[M].木铎出版社1981.4 23页

[2][4]-[6][8]-[11]苏轼词选注[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10 122、24、75、93、39、17页

[3]廖泓泉.论苏轼婉约词的新变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11

[7]张炎.词源[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9 30页

[9]杨俭.发展和创新--论苏轼婉约词的题材特色[J].企业家天地 2011,4

(作者单位: 黑龙江工业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咏物题材苏轼
咏物寄兴
咏物寄兴
“格物致知”与“以物观物”——两宋理学家咏物赋创作探赜
从善如流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比兴、咏物辨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