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旁牙源性皮瘘一例

2014-12-11王松挺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牙根管全口义齿肉芽肿

王松挺

·病例报告·

鼻旁牙源性皮瘘一例

王松挺

患者女,64岁。因左鼻旁肿块伴间歇性流脓2年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左鼻翼旁出现一绿豆大小皮肤硬结,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逐渐增大,反复出现自行破溃、流脓、结痂。曾在多家医院反复诊治,一直未愈合。半年前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术后2周复发。否认有牙痛史(自述全口义齿),否认有外伤史,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

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牙齿X线片:左上尖牙根尖阴影,骨质破坏。皮肤科检查:左侧鼻翼旁一约2.0 cm×1.0 cm肉芽肿,质地柔软,有轻度波动感,挤压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无触痛,周围皮肤无红肿(图1)。口腔科会诊:左上尖牙慢性根尖周炎。诊断:鼻旁牙源性皮肤瘘管。

图1 患者鼻旁牙源性皮瘘治疗前皮损显缩小、结痂

图2 经患牙根管治疗2周后皮肤瘘管明

治疗:患牙根管治疗2周后皮肤瘘管明显缩小、结痂(图2),予以刮匙刮除皮肤瘘管,1个月后皮瘘愈合,面部皮肤残留一小凹陷伴色素沉着。随访半年,无复发。

讨论牙源性皮瘘是由于牙齿根尖周围的慢性感染累及面部皮肤化脓所致的窦道。面部的瘘管主要有感染、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或异物、肿瘤等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牙源性感染,慢性牙周炎是牙源性皮瘘常见的病因。皮瘘可出现在从眼内眦到颈部的任何地方。大约80%的皮瘘发生在下颌牙齿而出现在面部颏下区[1]。鼻旁牙源性皮瘘临床少见,由于缺乏明显的牙科疾病表现,临床表现不典型,经常以皮肤肿块首诊于皮肤科、五官科、外科等,医生常误诊为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化脓性肉芽肿、皮肤结核、异物性肉芽肿、深部真菌感染、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牙源性皮瘘治疗的关键是去除病因,对感染病灶牙及时处理,皮瘘可随牙周病变愈合而封闭。本例患者安装了全口义齿,临床上无牙痛,容易忽视牙残根的存留,造成长期误诊。予以患牙根管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1] Mittal N,Grupta P.Management of extra oral sinus cases:a clinical dilemma[J].J Endod,2004,30(7):541-547.

2013-11-08)

(本文编辑:颜艳)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7.011

315806浙江省宁波北仑区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皮肤科

猜你喜欢

牙根管全口义齿肉芽肿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
无牙颌患者数字化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疗效
探讨儿童橡皮障在乳牙根管治疗术中的临床效果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