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工程专业实习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探讨

2014-12-11洁,王

绿色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基地专业

龚 洁,王 黎

(武汉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81)

1 引言

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迫使环保工作得到国家的重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研究工作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这为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然而目前,各用人单位需要环境工程高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工程素养,即环境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的初步知识,以及环保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知识。这些都必须从专业实习这样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汲取。

实习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武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认识实习主要突出专业启蒙教育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参观形式对所学专业形成感性认识;生产实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认识分析实际生产过程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毕业实习,应突出深化专业教育,结合毕业设计,强化重点,力求在某一领域深入,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1]。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和特点,下面以武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为例,针对近几年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改革进行论述。

2 环境工程专业实习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2.1 实习经费明显不足

武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实习经费为每生500元不到,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习周数共8周。很难安排学生到附近城市或外省住宿实习,而实习经费的不足常常导致较远实习基地的丢失,例如,前几年同该专业建立实习基地协议的上海宝钢,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往返的路费都入不敷出,使得实习基地协议的终止。因此实习经费是困扰实习教学的重要因素,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2.2 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

由于武汉科技大学的冶金背景以及地理位置,隶属于武汉市青山区工业区,毗邻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由于学校同武钢保持着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所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多安排在武钢,如表1环工2010级实习计划所示,环境工程多年的实习地点一般均集中在离学校较近的武钢以及几座市区内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实习地点不固定,遇到厂里特殊情况,往往就更换实习地点。

另外,我们同各实习单位都没有签订长期正式的实习协议,导致实习基地不稳定,联系实习单位困难(主要原因是学生实习期间不但不会给单位带来直接的效益,反而会增添一些安全隐患);或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单位,但均难以提供综合性实习;实习时间与企业生产周期有冲突这些问题,直接会影响实习效果。

表1 环工2010级实习计划

2.3 实习方式过于单一,影响实习效果

由于实习单位的上级安全管理体制的逐渐完善,实习单位几乎不接受学生驻厂下车间轮班制实习这种实习方式,学生在实习单位参与实际工作和设备操作变得越来越不可行。直接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由以前的实际动手操作变为走马观花的参观实习为主,由长期实践变为短期接触,造成实习方式的简单单一。

实习内容的减少,实习方式又多数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工作人员讲得多、学生仅仅就是记笔记,只有一个简单的感性认识。加上学生在实习前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很少或不全面,或对将要进行实习的企业缺少预先了解。往往刚刚对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有了感性上的认识,却又不清楚其工艺原理,理论与实践总是不能很好的结合,因此常常造成实习效果不佳。

2.4 实习考核方式

实习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真实情况。实习指导教师一般凭出勤率、平时表现和实习报告内容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由于只是参观实习的方式,主要是工作人员讲,然后看工艺,看完工艺学生提问。学生实习的收获与体会仅仅流于表面,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需要学生自己课后去理解消化吸收,而实习报告就是他们对实习主要内容的理解。实习报告中包括实习单位的概况、工艺流程、实习体会等这些内容,每个同学的实习内容都大致相同,所以实习报告的内容千篇一律,基本没有个人的见解。如果老师仅仅只是按照出勤情况,实习报告来评价实习成绩,学生究竟抓握了多少专业知识,课后是否对实习内容消化吸收不得而知。因此,这种实习考核方式无法真正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

3 实习改革思路

实习改革应该针对实习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改革已经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地方,建立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新的实习模式。通过多年的实习指导实践,三类实习的改革势在必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多渠道解决实习经费紧张问题

首先,学校应多方筹措资金,顺应经济发展的形式,适当增加实习经费投入,保证实习工作正常开展。其次,实习教师选择实习基地时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基地的交通费用问题,尽量选择学校所在地的单位或离校较近的周边地区实习。最后,如有条件可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先在校内实习基地充分训练,为外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出去实习时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这样可以提高实习效率,适当缩短外出实习时间,从而可节约部分实习入场费、指导费、住宿费用。

3.2 实习基地建设的逐步完善

首先,巩固现有的实习基地资源,发展一些离学校较近、交通便利、生产工艺、生产条件能满足学生实习的相关生产企事业单位,比如中石化武汉分公司,国立青山热电厂等,进一步丰富实习基地名单,并与一些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并挂牌,暂时不能签订协议的单位也要作为准实习基地发展。其次,加强与实习基地或准实习基地的日常联系与沟通,巩固双方合作关系。如每年我校教务部门牵头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联谊会,或者是发挥学校专业技术特长和科研优势为企业技术服务、解决生产难题或开展校企科研合作,或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

3.3 多种方式丰富实习教学手段

3.3.1 多媒体的利用

将多媒体手段引入实习教学,现场参观和实践对于实习教学而言至关重要。由于我校的钢铁冶金背景,我院环境工程多侧重于冶金污染物的处理处置,我们实习不光需要了解冶金污染物的处理工艺,还需要知晓武钢的大体工艺流程。因此,武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实习单位制作了《钢铁怎样炼成的》专题片,向同学们形象介绍了钢铁由原料到烧结到炼铁炼钢的过程,让同学们对武钢企业有了大体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课件不可能取代现场,但经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可以弥补现场实习的不足。实习教师实习之前可以把以前实习的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主要的构筑物的现场资料,同时购买一批现成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多媒体课件,精心加工上述素材,制作成实习教学多媒体课件。实习前通过播放现场录像、动画、图片、讲课等方式,使学生在实习之前能够更直观,更清楚的了解每个实习项目的过程和内容,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思维和理性认识,变被动、枯燥的学习为主动、有意义的学习[2]。

3.3.2 建立环境污染治理过程的计算机仿真训练

在许多高校环境工程专业都建立了“污水处理计算机仿真实习基地”、“大气治理计算机仿真实习基地”,这些仿真实习系统可以针对实习基地的真实生产过程设计,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在系统中设置一些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设备故障的处理等操作,使学生在计算机上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模拟控制操作,达到训练的目的。这种仿真实习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到现场实习只能看不能摸的问题。但是建立了仿真实习系统,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现场实习,它的建立可以提高现场实习效率和质量,使仿真操作与现场实习紧密结合,是现场实习教学的重要补充[3]。我校正积极的将新校区内原处理校内生活污水的黄家湖污水处理厂改造成为黄家湖污水处理实训基地,相信不久校内仿真实习系统的建立可以丰富学生实习内容,实际解决学生实习方式单一的问题,也可以节约实习经费,节省学生开支。

3.3.3 将传统的参观实习与专家讲座相结合

在传统实习带学生到大型企业参观、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实习内容和实习目的,可积极邀请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开设讲座。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实习模式能够补充和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觉动手实践、珍惜实践机会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4]。

3.4 提高学生实习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专业实习不带着任务,仅仅只是提交实习报告就可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没有帮助的。如果能将实习内容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紧密结合起来,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为核心,发挥实习的先导作用。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和目的实习,对设计内容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然后实习之前根据实习老师提供的实习指导书,学生自我的进行资料的检索与收集,对实习单位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主体构筑物等进行预习,并提交实习预习报告,这样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5 完善实习的考核方式及奖励制度

3.5.1 考核方式的完善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中,除了提交实习报告外,应要求学生写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综合答辩,通过幻灯片讲解,实习指导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进行提问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实习内容的掌握,基础知识的应用情况,综合以上成绩后再给出总成绩。以便实习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考核,能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实习的各个环节、注意现场讲解和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

3.5.2 建立实习的奖励制度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和表彰在实习中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实习学生,可以补充制订《评选优秀实习生办法》。根据评选条件,实习指导教师提出初步人选,报系实习领导小组审议,确定院级优秀实习生人选,然后报学院教学办公室审核和主管院长审批。学院为优秀实习生颁发优秀实习生荣誉证书,并发文通报表彰,填写优秀实习生登记表,归入个人档案。这些评选标准在实习前发给学生。这种奖励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还有利于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管理。

4 结语

在高等教育形势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作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手段的实习环节受到特别的关注[5]。笔者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三类实习典型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多渠道解决实习经费紧张问题、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实习方式等实习改革的措施。专业实习的改革必将使实习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助于实现环保人才的培养。

[1]赵显明,王爱军.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习的实施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7(21):338~339.

[2]操礼林,胡白香.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1,37(36):224~226.

[3]陈 武,李凡修.环境工程专业实习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232.

[4]彭 燕,王筱虹.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体会与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6~117.

[5]郭新超.环境工程专业三类实习的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4):66~69.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基地专业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装备环境工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我的基地我的连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