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士十年 情系一生

2014-12-10薜荣哲

文史月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晋城小康建设

薜荣哲

光阴似箭,转眼间山西晋城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春秋。记得二十年前,晋城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我出过一本书《十年的路》。如今这座繁荣兴旺的城市又走过了二十年的时候,我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但是三十年前的岁月仍在我眼前跳动,许许多多的往事总是萦绕在脑海,因为我曾是这座城市的第一任市长,第一个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心中装满了所有的热情和勇气,踏上了晋城这块土地。从市长到书记,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从40岁到50岁,可以说,是人生工作的最旺盛也是最辉煌的时期,所以对于这片热土,为了一座新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凝聚了我人生的全部热血和智慧,有耕耘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我扪心自问,我无愧无悔,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是我经受锻炼最多,体会最深的十年,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十年,守土十年,情系一生,是我对晋城人民全部要说的话。

在《十年的路》一书中,分了五个部分,分别是:探路篇、行路篇、开路篇、拓路篇、新路篇,记录了城市建设走过的每一段路程,也反映了晋城在改革开放前进道路上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直到今日,我仍然免不了经常看看这本书,永远忘不了在那里的点点滴滴……

一、上任伊始与安家落户

1985年,原有的晋东南行署地市分家,成立晋城市,时任山西省委组织部长卢功勋找我谈话,让我去晋城当市长。当时我是大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从内心来讲,从大同这样规模的城市到一个由晋东南行署刚分家出来的一个市当市长,充其量也就县那么大点的地方,心里不是很愿意。但是无论如何,我又都别无选择,一是这是组织安排,不能讲条件;二是这也是自己进步的一个标志,所以必须去。晋东南为什么会地市分家呢?起因是当时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在北京开会,看到了中央推行城市化建设的决心,我国的市管县改革势在必行,书记的决心使山西率先走出了第一步。

当时长治是晋东南行署所在地,又是个老城市,城市建设、教育、医疗、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而晋城,当时只是山西的一个县,要变成一个地级市,谈何容易?所以,大部分干部都不愿意到晋城去,而想留在长治求得安逸和稳定。对此,我在当初就有清醒认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新建城市,哪个部门都需要人才,正当用人之际,从发展角度看,晋城一定会超过长治的。所以,尽管当时晋东南反对分家的呼声很高,势力很强,大多数的干部不愿离开长治,但是晋城成立已经势在必行,不可阻挡。我也毫无选择地走马上任。

建设新晋城,一切从零开始。1985年5月,我正式踏上晋城这块土地,几天后,600多名市直机关干部迁往晋城办公,开始了全新的事业

1985年8月1日,晋城市人民政府筹备组,就在一个干休所的小院前,完成了挂牌仪式。记得挂牌那天,刚下过雨,道路泥泞得没法走,我们就组织一些人在路上倒了不少炉渣,以便行走。我们就是踩着炉渣把牌子挂起来的,我们就要在这副牌子上绘制最新最美的蓝图。

人到了晋城,心一定要扎在晋城,心要扎在晋城,就必须安家落户。我5月份到晋城还是代市长,9月份开了人代会,我这个市长正式上任。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家是搬还是不搬,当时大多数亲朋好友认为不搬为好。一是认为大同是山西第二大城市,而晋城是小县城,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有很大差距;二是我在晋城不知道能干多久,过两三年也许会调回大同。思来想去,最终爱人和我达成了共识,举家搬往晋城。当时三个女儿,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一个小学,全家人在一起互相有照应,也少了我许多牵挂。同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要用行动来表明,我这个市长是来扎根的,不是来临时过渡的。另外当时也有人议论,晋城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就绪,长治市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我肯定会将家安在长治。其实我一开始就没有这样想,当时面对干部人心不稳的形势,我很清醒自己的带头作用是多么重要。

从踏上晋城的土地,一忙就是5个多月,竟然一次也没有回过家,直到要搬家了才回去, 那已经是国庆节了。从大同到晋城600公里的路程让全家人整整走了三天,第一天到太原,第二天到长治,第三天到晋城,可见当时路难行的情景。

家是搬来了,但是生活中的困难也接踵而来,生活有许多不习惯,不会用当地的炉火等等,我又因工作繁忙,经常不在家,无暇顾及她们母女,使她们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想来还颇感内疚。不是我不管,我知道我不仅是一家之长,更是一市之长。我在用行动为晋城做忠实的建设者。

二、扑下身子建设新城市

牌子挂起来了,就意味着我已经别无选择,我是一市之长,我为这座城市而存在,我为这座城市而工作,责无旁贷。一切从零开始,一切都要真抓实干,当时需要干的事情太多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交通状况改变和修路、经济建设的各项入口、改善民生的系列措施,一切都需要齐头并进,一切又都需要分轻重缓急。这个城市考验着我这个40刚出头的市长。我站在眼前和农村相差无几的小县城的高处,找不到一丝城市的影子,却清晰地想象着未来的都市景象,决心就从城市规划开始,一定要在我们手中将这座城市建好。在贫困的太行山上,在老区传统观念影响了世代的土地上要崛起一座崭新的城市,这不仅需要决策者具有准确的前瞻性和超前意识,更需要决策者对改变这片热土的梦想。

如何建设一个现代化城市,太行山上的明珠,当时的确成为一个十分困扰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有几件事值得回忆,比如“二十年后不落后”、“紧紧抓住小康建设这个牛鼻子”、“煤头化身轻纺尾”、“三大基础工程”、“明星乡镇”等,这些口号和措施都是我们当时提出来并付诸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城市规划时,我们提出城市建设要做到20年后不落后,按现代化大城市设计规则。

首先,我们规划的路要宽,楼要高。比如我们要把风台街、泽州路拓宽到70米,在主干道建设中,各种管网全部入地,建设水厂,保证用水安全等。同时我们注重绿化,建设公园,根据晋城气候条件,确定雪松、国槐、桧柏、毛白杨等种植在晋城的主要街道上,如今雪松已长成参天大树,定为晋城的市树,成为这个美丽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名片。当时也有不少人说我们好大喜功,吹大牛,三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再次去晋城,看到当年的每项基础建设,我仍然会百感交集,如今建市三十年了,回顾我们当年提出的城市建设二十年不落后,现在可以说实现了,这正成为晋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佐证。

当时经过短短的两年,晋城就已经变了模样。

——铺设了煤气管道,在一个县率先使用了煤气。

——增添了自来水基础设施,基本解决了吃水难问题。

——骨架路修通,老街巷得到维修,基本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

——向社会开放了大企业三处澡堂,解决了洗澡难的问题。

——环境治理见效,环境污染开始减轻。

——整顿集贸市场,方便了群众生活。

——居民住宅成片建起,新医院拔地而起,文教设施初成规模,缓解了住房难、就医难和上学难的问题。

经过建市以来的摸索,我们对晋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谈小康建设。“抓住小康建设的牛鼻子”,这个口号是根据晋城的实际提出的,晋城经济现状是农村相对比较富足,因为城市的环境容量很小,没有像样的工业,逼着我们把工业放到乡镇,以乡镇企业为主,我们只能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着眼点和出发点必须更多倚重农村经济,这正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前提,也正是晋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所在。只有抓好小康建设,才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积累资金建设新晋城。我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共识:一定要抓住农村奔小康这个中心,就这样,我们把“农村小康建设”这一概念第一次写进了《市委关于1992年农村工作意见》里,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第一次。

由此,农村小康建设在晋城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下大力抓了三个重点。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晋城市的支柱产业,占全市经济三分之二比重,成为全省第一个乡镇企业突破百亿元的城市。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小康建设就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乡镇企业对小康建设的支持不仅是提供了资金和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为农村现代化准备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乡镇企业不仅推动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为农村小康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它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改变了农业的结构和体制,转移了大批农业劳动力,解放了农民和思想,改变了几千年传统农民的形象,培养了新型的产业化农民队伍。二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传统小农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农业迈进,从整体上把落后的传统型农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平台,我们当时试验推行的适度规模的经营,引来了《纽约时报》记者的专访。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农村小康建设中,我们走出了一条不用或少用国家投资,靠农民自己力量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随着农村小康建设的发展,一些乡镇快速发展而成为当时较为突出的亿元乡镇,我们称他们为明星乡镇。对于这些明星乡镇,我们注重资源起步、科技起飞,积极支持他们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加快发展,使村镇建设得到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局面在晋城展开。这种举措不仅一些主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还得到了高层的肯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山西省委在晋城连续召开了三次小康建设经验交流会,全国在晋城召开了小康建设九五方略研讨会,使晋城的小康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

再谈当时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提出的“煤头化身轻纺尾”。煤的资源优势更是我心中的一个情结。晋城拥有大范围集中的优质无烟煤资源,也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多年来,晋城煤业已经成为晋城的主要经济支柱,领头行业。但是晋城煤炭除当时晋城矿务局国营大企业外,其他煤矿多为小煤矿,事故频发,产量低。我们一直探寻如何将众多小煤矿组织起来做大做强。顺应改革形势的发展,兰花集团就是改革的产物,是晋城的第一个上市公司,为晋城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煤的产业是晋城经济的重中之重,这就是煤头。

但是如何将煤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又成为我们思考良久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把化工用煤变成化工产品,建立起强大的煤化工产业链。

坚持煤—肥—化联产,做大做强高浓氮肥产业。

坚持煤—气—化联产,代替石油资源,发展以煤为主的绿色新能源—甲醇、二甲醚等系列产品,这不仅是发展本地经济,也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就是所说的化身,我们这一届政府,为晋城的经济腾飞与可持续发展精心描绘了一张新的蓝图,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多年的努力,现在晋城在煤化工方面已经发展得足够强大,我相信还将更强。

轻纺尾,就是说,晋城因有其独特的日照时间长的特点,桑蚕吐的丝白度和长度都比江浙一带的好很多,所以地埂桑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晋城的一大优势。比如高平、阳城、沁水都有规模可观的缫丝厂、纺织厂,不仅白丝是出口免检的世界名牌产品,而且生产的丝绸产品也名扬海外,走俏全国,如海鸥牌白丝、吉利尔丝绸等。多年来,这种煤头化身轻纺尾的发展格局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已经形成。

在城市建设中,为了晋城的长远发展,我们还提出了三大基础工程,如张峰水库的建设、阳城电厂的建设、晋焦高速公路的建设,都提出了很多设想和规划,进行了多次调研和论证,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艰苦努力下,终将一一实现。

三、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

离开晋城20年了,但在晋城10年的岁月里经历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当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晋城的发展成就时;当晋城在迪拜被授予“世界级的花园城市”时,老百姓和媒体也没有忘记我这个第一任市长。说实话,我确实为在晋城工作的十年而自豪,但也曾留下许多不安和感动,因为我忘不了身边工作的许许多多的人,是他们和我一起成就了我们为之共同奋斗的事业,是他们帮助我实现着美好的梦想。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是千万人的共同努力,才使一个崭新的城市在晋东南的大地上伫立起来。

干工作,班子最重要。我这个年轻的市长,很幸运地遇上了崔光祖这么一个好市委书记。他性格十分绵善,为人随和,又格外风趣,有长者之风;他不专权弄术,也不听信谗言,在工作中特别信任我,支持我放手大胆干。我这个年轻的市长有什么新想法都会毫无保留地和他沟通,并能得到他的支持,大家一心扑在事业上,建设新晋城。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好的班长,使我得以心情舒畅,没有顾虑,既有大胆想法,又有大胆做法,为建设新城市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1985年10月,我刚上任不久,晋城郊区朝阳煤矿发生矿难,15名矿工被困井下,抢险的有100多个单位,600多人,甚至还得到了北海舰队潜水员的英勇帮助。经过11天的抢险救援,15人全部得以生还。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我身边的人。第一个是时任晋城副市长杨月生,他分管煤矿,当时是抢险总指挥,10多天没有离开现场,始终坚持在第一线,11天里,近300小时,他合眼不到10小时。第二个是市煤炭局长米大丰,他和北海舰队的潜水员一起下到了井下,整整11天未合眼,按照生理原理,人几天不睡觉就将死去,但他们二人确实做到了,可见当时是一种多么特殊紧迫的环境。第三个是郊区分管生产的副区长殷理田,他们都是当时抢险英雄群体的代表,也是我们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缩影。也是这些人,在荣誉面前却谦虚大度,品格高尚,让人感叹。在抢险过后的表彰中他们相互推辞,力荐对方,杨月生坚持要表彰米大丰,但是在事故调查面前,又将责任自己承担。直至今天,我们还经常在一起打网球,他是一个很坦荡的人。

当时有三个副市长协助我工作,除前面提到的杨月生在矿难现场组织抢险,另一位副市长赵国发被派到天河水库处理与河南的纠纷,结果被河南人扣住不让回来。关键时刻与河南交界处某水电站又遇到了人命关天的大事,河南人与山西人因一些事情出现矛盾,情况十分紧急,在家的唯一的副市长李才旺果断地又带队前往。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非常担心,一旦出现人命该如何是好。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这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心中还充满许多感慨,我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干部们在工作中团结一致,互相配合,又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品格和胸怀,让我真正感到了周围同志们给我的智慧和力量,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意。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党的事业是靠千百万人的努力去实现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情商更重要,不谙人间真情,又如何在人们中间树立威信,又如何在人们心中留下美好?所以情商高于智商是成就大事的基础和桥梁,是一个人真正的大智慧,是人类美好的源泉。情商源于诚实善良,源于热爱博大,我的生命中不仅需要这样的人,我也同样必须做一个这样的人。多年来,我会时常回忆起我身边工作过的每一个人,上级下级和同事,还有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秘书们、司机们,他们同样没有白天黑夜,跟在我的身边,是党的事业把我们拴住一起,是人间友情让我们一路走来,我内心由衷地感谢他们。

心中想说的话很多,十年的集聚,留下了一生对晋城的热爱和牵挂。写下这些,虽然不能力透纸背,但也欣然慰藉,谨以献给勤劳和勇敢的晋城人民。

猜你喜欢

晋城小康建设
寒露
两种预应力主动加固桥梁技术分析
山西在上海推介晋城古堡
晋城青莲寺现存彩塑浅析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马不停蹄找到你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
只要充满自信,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