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航依托ihome社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4-12-10

科技传播 2014年22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工作

戴 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ihome 社区(以下简称“ihome”)采用当今最流行的SNS 社交网络模式。在网络中,节点或者是在校教师、学生、校友等个人,或者是机关部处、学院书院、党团支部、学生社团等组织,或者是某项课程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连边则是节点之间的相互关注的关系。这种结构吸纳了“人人网”品牌好友化、互动生活化和“微博客”效应巨星化、信息潮流化的特点,实现了学习资源交流互通、管理服务高效闭环、舆情应对稳妥可控。

1 平台建设

1.1 建设北航ihome 网络社区

ihome 社区推出的两年多时间里,学校通过各项活动不断加强引导,使得“晒”自己的ihome 主页,享受“围观”,接受“吐槽”,承受“拍砖”成为校园内的时尚。目前,90%以上的本科生激活并使用ihome 社区;建立班集体和学生社团等公共主页1122 个;全体辅导员开通了ihome 个人主页,初步建成以辅导员、学生骨干为核心节点的网上学生人际关系网络,部分优秀辅导员的ihome 关注人数已达上千人。

1.2 凝聚优势资源吸引学生

要培养学生使用ihome 的习惯,增强平台粘度,吸引学生回归校园网络,就要不断丰富ihome 学习资源、校园生活应用资源和娱乐休闲资源。对此,学校推出了多项服务,例如:“北航知道”、“沙航系列”和“1-3-7”诉求机制。

“北航知道”公共主页则是由学生处发起的北航群体智慧互助平台,平台借助维基百科模式,激发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引导的意识,强调信息分享和社区共建,老师、辅导员、学生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问题或解答问题。主页推出至今,累计帮助同学解决了二百多个问题,校园影响力和主页关注度不断激增。

“沙航系列”主页包括“沙航镖局”、“沙航千寻”和“沙航代办”业务,主要应对北航两校区办学模式,解决同学们在两校区之间奔波不便的烦恼。其中,沙航镖局是学生自己的两校区快递公司;沙航代办依托于镖局,让学生通过ihome 在沙河校区下达委托单,就可以办理很多学院路校区的个人事务,例如:补办学生证、医疗单据报销等。沙航千寻则定位于两校区的失物招领,通过学生每天收集、整理失物信息,并在ihome 平台集中发布,帮助失主找寻丢失物品。

“1-3-7”诉求限时答复是学校通过ihome 实施学生诉求限时反馈的督查机制。学生在网上提出诉求并@相关职能部门后,对应部处要在24 小时内予以响应。如果1 天不答复学生诉求,诉求内容短信发送至部处领导;3 天不答复学生诉求,诉求内容短信发送至主管校领导;7 天不答复学生诉求,诉求内容发送至校长。这种机制倒逼服务模式改革,让职能部门及时跟踪、了解和回应学生的网上关切。

以上这些资源的投入,使得ihome 正逐渐成为校园里学生最喜爱的网络名站名栏,成为全体北航人社区共建、信息共享、智慧共生、成长共赢的网上精神家园。

2 工作迁移

2.1 工作对象零遗漏

确保每名学生都能享受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北航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向网络迁移转型所坚持的关键。为此,北航将关口前移,让全体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就能更具录取通知书中的提示激活自己的ihome 账号、@辅导员和学长、预约办理入学绿色通道。

以2013 年迎新工作为例:有2375 名本科新生在报到前激活ihome 社区,达到新生总数的70%;身高超过2 米的张典钧,在ihome 上反映个人需要,人还没报到,辅导员就协调解决了床铺加长的问题;经济困难学生姬站华,由于家乡出现水灾,延误报到时间,通过ihome 个性化预约了绿色通道服务,顺利完成了助学贷款的申请等。在假期ihome 迎新期间,各学院、书院共建立新生大班公共主页22 个,全面介绍党员发展、课程计划、创新实践、社团组织、奖助贷政策等内容。相关职能部处、学院、书院、学生组织累计发表迎新日志百余篇,最高浏览量达到2300 多人次,发布相册50 余个,发起多项在线迎新活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十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进行了关注报道。

新生入学即注册ihome 账号,保证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不仅让新生提前了解了北航、了解了入学流程,还培养了他们未来在校期间使用ihome 开展交流、获取服务、辅助学习的良好习惯。学校通过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定期组织ihome 达人评选,引导学生使用ihome 亮出观点、讨论问题、分享经验,不断加强对ihome 平台的粘度。

2.2 工作内容全上网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上网的全上网,打造传统工作优势的网络升级版。利用ihome 平台,学校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座右铭分享、时事讨论等网络互动教学;开办了校、院两级虚拟党校,实施随时随地的“ihome虚拟党课”,推行虚拟民主生活会机制,实现了对海外国际交流学生党员的跨地域全时段覆盖。

利用ihome 平台,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学校通过网络将“我的中国梦”、“沙航夜话”、“感动北航”、“我爱我师”、“我的班级我的家”等主题活动网络化、常态化;利用网络直播和ihome 互动墙等新技术手段,让更多的同学可以第一时间在实验室或者宿舍参与活动。组织ihome 网络毕业季系列活动,毕业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个人大学德育状况总结、毕业文化衫评选、毕业摄影作品展、微电影创作及展映活动,撰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优秀作品和文章经评选推送给入校新生,传承北航精神,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闭环。60 年校庆,全校同学以网络意见表达为主,组织了校庆嘉年华系列活动,开创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学校还抓住热点事件适时开展网上主题教育,2012 年11 月25 日上午,北航杰出校友,歼-15 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同志以身殉职,学校第一时间建立罗阳校友网上纪念馆,三万余名师生参与网上献花点烛,留言数千条。

利用ihome 平台,学校调整金质奖章、五四奖章、奖学金、年度辅导员等评奖评优流程,推进评奖评优工作网络化、透明化;充分利用ihome 网络投票等在线民意表达功能,扩大各类评奖评优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同时设立网络光荣榜,对奖项设置初衷和历年获奖优秀个人/集体进行常态化宣传。

3 网络文化

3.1 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网络空间是公共场所,网络文化是育人环境。学校制定了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明确了ihome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规程,加强了网络文明和法制教育。组织动员知名教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等围绕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发表原创网络作品。遵循学生网络心理和行为规律,精心策划议题,鼓励互动评论,通过定制化推送和全网段传播,扩大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各部门建立官方主页,对于校园网络文化中的噪音杂音,及时澄清真相,组织网上辩论和引导,使主流声音形成优势。

3.2 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品牌

品牌项目是网络文化的名片,是凝聚学生、教育学生的有效抓手。学校坚持出精品、树品牌,组织开展ihome 科技嘉年华,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发布原始创意、跨学科组建团队,形成创新作品与实践故事的云存储和大数据库。建设ihome 博雅课堂,实现了在线直播和交流,丰富了通识教育资源,“博雅课堂”公共主页则成为配合沙河校区推进博雅教育的在线平台,实现功能包括课程信息发布,博雅新闻,在线问答和心得分享,对正能量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堪称博雅教育第二课堂。在沙河校区组织“沙航夜话”,通过ihome 直播,校领导和机关服务部门与学生O2O(线上和线下)交流。全校同学在线民意表达,策划实施了“校庆嘉年华”,开创了学生参与校庆的新模式,成为每年北航校庆的一项盛事。学校还组织开展了“诚信勤俭廉洁”新媒体作品竞赛、出国交流经验博客评选等网络精品项目。

4 队伍建设

4.1 三支队伍

北航坚持专兼结合,凝聚和培养高素质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队伍、网上舆情监管队伍和网上评论员队伍。组建了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了“知名学生记者”和“校园网络媒体名人”。建设了一支稳定的网上舆情监管队伍,对网络社区进行全时段舆情监控分析,实施网络舆情一周一报、特殊时期实时上报制度,在处理敏感期各类敏感事件、敏感言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学生意见领袖和“学生网评家”为主体建设网上评论员队伍,运用网言网语,活跃在网络上和同学中,多发正声音、传递正能量。

4.2 辅导员队伍网络育人能力

定期针对网络新技术、学生网上心理分析、网络语言运用等方面对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作为考评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所有辅导员在ihome 社区中亮出身份,空闲时做潜水员,工作时做教练员,紧急时做消防员,成为优秀的领航员。计算机学院辅导员纪一鹏,在ihome 上发表“纪导教你写作业”、“纪导教你谈恋爱”等系列贴,被学生戏称为“闺蜜”和“基友”;宇航学院辅导员开办“洋哥大讲堂”,内容覆盖学业、爱情、社交关系、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每次发表都入围热门日志;电子学院辅导员冯蓉,将心理咨询搬上ihome,累计辅导了近千名同学。

思政工作新时代,网络教育定乾坤。依托ihome 社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北航的一次积极探索,也是北航开展有温度的教育引导的一次有效实践。未来,我校还将不断创新,从阵地建设和平台移动化、线上教育引导模式创新和多层次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继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与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朱志勇.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2]黄云峰.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大家,2010(11).

[3]王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网络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2010(24).

[4]孟国忠,蒋理.网络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工作[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6).

[5]冯丽娟.利用网络有效开展高校学生思政工作[J].河西学院学报,2011(4).

[6]谈美琴.浅析网络时代下高校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价值工程,2011(2).

[7]吴玉林.试论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文教资料,2012(10).

[8]梅元媛,马可,姜剑.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职业时空,2010(10).

[9]王海建.3G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不工作,爽飞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选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