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效果对比分析

2014-12-09

中外医疗 2014年30期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妇科

刘 念

达州市宣汉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达州 636150

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单纯全麻时,由于患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不易被阻滞,麻醉后手术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基于全麻的缺陷,近年来临床医生们越来越青睐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应激反应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技术[1]。该研究以该院妇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6 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对患者行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该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6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7~6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50)岁;体质重在42~72 kg 之间,平均体质重为(58±7.36)kg;ASA Ⅰ~Ⅱ级,该组患者均采用单纯全麻。实验组患者年龄在31~6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58)岁;体质重在44~75 kg 之间,平均体质重为(59±7.53)kg;ASAⅠ~Ⅱ级,该组患者均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在术前均已排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心脏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 进行麻醉及手术准备,医护人员术前1 d 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作出客观的评估,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尽可能使其明白手术流程,减轻心理负担。准备好手术所用药品,备好麻醉机、静脉麻醉微量泵、氧气、吸引器、心电监护仪等,并将手术用品推至手术间待用。患者进手术时叮嘱其取下假牙、首饰、术前禁食、禁水8~12 h,调节好手术室温、湿度。两组均在麻醉前15 min 静脉注射阿托品(药品名称: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1304;规格:1 mL:5 mg)0.5 mg,同时监测患者的BP、ECG、SPO2等指标,为患者吸氧,通过增加组织氧储备,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腹腔镜患者采用单纯全麻:开放患者的静脉,固定体位,于肩上垫一软枕,使头稍向后仰,选择合适的静脉,采用18# 套管针穿刺建立起静脉通路,输液器接延长管,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调节液体的速度,让护理人员配合固定患者,以防在推注麻药时患者出现躁动。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药品名称:咪达唑仑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027;规格:1 mL:5 mg)5 mg+阿曲库铵(药品名称:顺苯磺阿曲库铵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440;规格:2.5 mL:5 mg)0.15 mg/kg+芬太尼(药品名称: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508;规格:2 mL:0.1 mg)3 μg/kg,待插管成功后,接入呼吸机。采用丙泊酚(药品名称:丙泊酚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38;规格:20 mL:0.2 mg)3~4.5 mg/(kg·h)+阿曲库铵(药品名称:顺苯磺阿曲库铵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440;规格:2.5 mL:5 mg)50 mg(kg·h)进行持续静脉维持[2]。

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技术:患者先行硬膜外穿刺,上腹部取T8~9 间隙,下腹部取T1~2 间隙,向头侧穿刺置管,注入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药品名称: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757;规格:2 mL:4 mg)试验量3 mL,观察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严格按照血压变化决定首剂量,等5 min 后注入局部麻醉药10 mL[1%利多卡因+0.5%甲磺酸罗哌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064;规格:23.84 mg)]。之后,患者采用咪达唑仑5 mg+阿曲库铵0.5 mg+舒芬太尼0.4 μg/kg 行麻醉诱导,成功插管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于麻醉阶段采用丙泊酚3~4.5 mg/(kg·h)+阿曲库铵50 mg(kg·h)静脉泵维持,同时辅助异氟醚静吸互补复合麻醉[3]。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10 min 停止输入丙泊酚、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等麻醉药,并等待患者恢复正常反应后拔出气管导管。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各指标,防止因麻醉药效未过导致意外发生。

1.3 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严格、连续监测ECG(心电图)、MAP(平均动脉压)、SPO2(血氧饱和度)、BP(血压)、HR(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及血流动变化,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麻醉时间、麻醉用药量、苏醒时间等指标。并评估患者的子宫松弛程度,其中,优:患者的子宫宫颈可以由阴道口拉出,子宫及韧带松驰情况十分良好;良:增加些许力度,子宫宫颈便可从阴道口拉出,子宫及韧带松弛效果基本满意;可:宫颈拉出稍显困难,子宫及韧带松弛效果并不十分满意;差:宫颈拉出困难,子宫及韧带松驰程度较差[4]。

1.4 统计方法

在该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变化及生命体征指标对照

对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建立气腹后、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各阶段的ECG、MAP、SPO2、BP、HR 等指标进行监测观察,发现两组患者手术全过程中的ECG、SPO2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实验组患者BP(血压)变化水平低于行单纯全麻的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MAP(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HR(心率)慢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变化及生命体征指标对照(±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变化及生命体征指标对照(±s)

注:*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指标组别(n=38)诱导后气腹后手术结束拨管时SBP(kPa)对照组实验组t 值P 值--DBP(kPa)对照组实验组t 值P 值MAP(mmHg)t 值P 值HR(次/min)--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t 值P 值--24±3.52(20±1.68)*6.3218<0.05 13±1.16(10±1.83)*8.5352<0.05 90±8.16(81±6.81)*5.2199<0.05 83±12.74(72±10.56)*4.0978<0.05 23±1.42(19±1.83)*10.6452<0.05 14±1.97(10±1.42)*10.1437<0.05 94±7.62(86±8.14)*4.4228<0.05 87±12.63(75±10.34)*4.5318<0.05 25±3.94(20±2.16)*6.8596<0.05 13±2.06(11±1.34)*5.0168<0.05 98±8.16(90±8.65)*4.1471<0.05 97±11.24(78±10.52)*7.607<0.05 24±2.61(19±1.36)*10.4727<0.05 14±2.83(11±1.86)*5.4608<0.05 105±11.26(90±8.12)*6.6606<0.05 96±10.69(81±10.57)*6.1507<0.05

2.2 两组麻醉后子宫松弛度对照

对两组患者麻醉后的子宫松弛度进行评估,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子宫松弛总优良率高达92.1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7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后子宫松弛度对照[n(%)]

2.3 两组麻醉用药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的对照

实验组患者丙泊酚、阿曲库铵麻醉药物的用药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用药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对照(±s)

表3 两组麻醉用药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对照(±s)

组别(n=38)麻醉药物使用量(mg)丙泊酚阿曲库铵手术时间(min)术后苏醒时间(min)对照组实验组t 值P 值192±15.54 117±14.06 22.0614<0.05 27±5.41 14±6.30 9.6503<0.05 116±16.83 92±13.94 6.7699<0.05 14±3.68 6±2.75 10.7347<0.05

3 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属于临床妇科应用十分广泛的微创手术,其所具有的微创、手术安全、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给无数妇科疾病患者的身体康复带来了福音。但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操作的顺利性、手术效果、预后也与麻醉技术的紧密配合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进行有效的麻醉也很有必要[5]。该院妇科收治的76 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行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实验组患者,在血流动变化、生命体征指标、子宫松弛度、麻醉用药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全麻的对照组(具体数据见如上结果所示)。对两种麻醉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腹腔镜患者在给予单纯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要给予患者较大剂量的麻醉药物剂量,才能保证麻醉效果,但同时因为大剂量的麻醉药物作用,会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心血管应激反应。该院行单纯全麻的对照组患者,便是在气腹及麻醉药物作用的下,出现胸内压及腹内压升高、心血管顺应性降低、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增高、交感活性增加等诸多不良现象,从而给手术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此外,行单纯全麻的腹腔镜患者,由于子宫松弛效果不佳、血流动变化明显、心率加快等诸多因素作用,也容易延长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6]。

基于单纯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是突显出的诸多不足之处,该院也在积极寻求其他合理、有效、能克服以上缺点的麻醉方式。通过不断探究发现,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基本上可以弥补单纯全麻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该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的阻止外周伤害性刺激的传导,避免扩张血管,也可尽最大程度的减少建立气腹后因机械刺激及应激因素造成的体循环阻力,使血压、心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此外,该麻醉方式还可阻止肾上腺髓质系统反应,防止术中发生应激反应,并能有效阻止子宫与子宫固定组织的神经支配,确保子宫松弛良好,从而促进腹腔镜手术的顺利性,使患者在术后能早期苏醒。而通过该次研究结果也可发现,给予全麻腹合硬膜外麻醉的实验组患者在血压、心率指标及子宫松弛度、麻醉药物剂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一点与李喜松[7]、朱海燕[8]等人的研究成果基本相符,也印证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价值。此外,通过该次研究认为,综上所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时,具有抑制心血管反应,促进子宫松弛、麻醉用药剂量少、麻醉安全、术后苏醒快等诸多优势,值得在临床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优先选择使用。

[1]李撰.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0-81.

[2]鲁靖.对221 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7):18-20.

[3]张冬妮,陈骏萍.硬膜外复合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67-69.

[4]马辉.全麻与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3):92-93.

[5]李丰.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探析[J].医学信息,2013,26(6):202-203.

[6]赵从佑,张莉.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417-418.

[7]李喜松.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对比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5):682-683.

[8]朱海燕.腰椎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0):47.

猜你喜欢

全麻硬膜外妇科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