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管理中的运用

2014-12-08周慧琴李小飞张伏萍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3期
关键词:品管圈正确率

周慧琴 李小飞 张伏萍

【摘要】 目的: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眼科患者使用眼药水的正确率。方法:由10名护士组成光明圈,对2013年6-7月光明圈活动前72例次眼科患者点眼药水差错事件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应用眼药水流程,实施4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眼科患者使用眼药水目标达成率101.82% ,进步率59.55%,患者满意度从78.3%提升至97.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保证了用药安全,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眼科患者; 点眼药水; 正确率; 品管圈

滴眼药水是治疗眼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眼科用药特点。所以,工作中如何正确点滴眼液,保证用药及时、安全十分重要[1]。本科于2013年6-11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于“提高眼科患者点眼药水正确率”的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眼科床位27张,护士10人,均为女性,年龄21~39岁,平均31.0岁。学历:本科7人,大专3人。职称: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护士3人。护龄1~19年,平均12.0年。选取2013年6-11月由门诊眼科收治的124例(216例次)眼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6-7月的72例次为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8-9月的72例次为活动中;2013年10-11月的72例次为活动后。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品管圈活动的设定与实施

1.2.1.1 品管圈成员的组成、圈名及主题的选定 品管圈小组由本科10名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在第1次圈会上投票确认,圈名定为“光明圈”,寓意光明有明亮的意义,让人眼前一亮,无限希望的感觉,圈徽象征着笔者将用笔者勤劳的双手,笔者的爱心呵护患者心灵的窗户,期许本圈能如一盏明灯,将光明带给每一个人,将希望充满每一个明天。圈员运用头脑风暴和评价法,从本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中寻找问题,评价所发生的安全因素及不良事件的严重性,以及对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参与度、效果性、圈能力6个方面进行评估,每次按5、3、1分进行评分,将得分最高的“提高眼科患者使用眼药水正确率”定为本次活动主题,衡量指标为每月住院患者点眼药水发生不正确的个数[2]。

1.2.1.2 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 (1)将活动实施前72例次患者列为查找问题的对象,查检发生点眼药水不正确事件的原因,制作查检表,并将情况记录于查检表,统计频次所占比例与累计百分比,并绘制柏拉图。查检数据表明,衡量指标为每月发生点眼药不正确:17.8%/月。目前存在问题有:点眼药水时方法不正确所占百分比为32.58%,药水使用频率落实不到位占26.97%,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占21.03%,发生漏点眼药水占8.92%,相似的眼药水使用时错误时占7.4%。根据80/20原则即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3],得出点眼药水时方法不正确、药水使用频率落实不到位、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知晓率低是发生点眼药水不正确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笔者将这3个主要原因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2)发放调查表,调查了解患者及家属及陪护人员对护士点眼药水操作的满意度,从2013年6-7月的72例次患者调查表得知,病区点眼药水满意度为78.3%。

1.2.2 目标设定 经QCC小组讨论,依据目标设定原则,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7.8-(17.8×90%×65%)=7.39。

1.2.3 解析 QCC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并汇总情况,针对改善项目进行展开,找出病区点眼药水正确率低的综合问题及原因绘制鱼骨图[4],见图1。

1.2.4 制订与实施对策

1.2.4.1 针对点眼药水方法不正确事件 表现为:(1)制定点眼药水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操作前洗净双手;查对患者姓名、床号、诊断、眼别;核对药名、有效期,若眼药水为混悬液、应在使用前摇匀后再使用;点眼药水时,患者应仰卧或坐姿势。坐时头部要抬起,眼睛向上看,医务人员站在患者对面或头侧面,用左手持无菌棉签轻轻分开眼睑,使下眼睑内形成小袋,右手持药瓶,药瓶不要与眼睑、睫毛接触,瓶嘴距患者眼高度约3~5 cm滴入1~2滴药水于窟窿结膜囊内[5],叮嘱患者轻轻闭眼1~2 min,使眼药水和眼部组织充分接触,再用干净棉花拭擦外溢眼药水,不要用手拭擦眼部;滴涂能引起全身反应式中毒的药液,例如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等,应置棉球于泪囊部并压迫3~5 min,以免药液流入泪囊和鼻腔,引起中毒反应;若患者需要同时滴几种眼药水,在滴完一种眼药水后,让患者休息5~10 min,然后再滴其他眼药水;(2)利用晨会、科会、圈会强调正确给药的重要性,加强法律法规、护理安全学习,对低年资护士及轮转护士的专科操作知识培训[6]。

1.2.4.2 针对眼药水使用频率落实不到位 表现为采用自制眼科患者使用眼药水图栏表,即标记每位住院患者使用眼药水名称,开始使用时间,使用次数,每个班次的责任护士在执行每一次滴眼药水后在相应的图表栏内记一个“√”,并完善交接班工作,做到不漏滴,不少滴,在正确的时间滴正确的眼药水,正确无误执行治疗工作。

1.2.4.3 针对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知晓率低的现象 表现为由责任护士负责告知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的重要性,以及对治疗的影响,让患者和家属重视、配合,在由患者和家属保管好医生开的眼药水时,让患者及家属知晓眼药水存放的注意事项,并收拾好床旁桌,使眼药水放于方便取放,一目了然的位置,与杂乱物品不要混放在一起,以免找眼药水时,手忙脚乱或错拿眼药水,用完药后及时归位,以方便下次取药。

1.2.4.4 每个患者出院前发放自制的点眼药水满意度调查表,作为品质改进调查手段。endprint

1.3 评价方法 (1)品管圈目标达成及进步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7]。(2)开展光明圈效果评价:8项无形成果由圈员10人投票提出,于品管圈活动结束前评分,得分越高,该项越得到圈员的认可。(3)患者满意度:统计品管圈活动后病区患者点眼药水的满意率。

2 结果

2.1 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 品管圈活动后按衡量指标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点眼药水差错率由17.8%/月降至为7.2%/月,目标达成率为101.82% ,进步率为59.55%。

2.2 满意度 通过对2013年10-11月出院的72例次患者满意度调查得知,病区点眼药水满意度上升至97.6%。

2.3 无形成果 本次研究的无形成果,见表1。

3 讨论

滴涂眼药水是诊断与治疗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为眼疾患者涂眼药水不是简单地执行医嘱,而是治疗眼病中盲治、漏治把关的重要环节,护士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执行者[8-13]。品管圈作为一种护理质量改进工具,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深化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14-18]。本科将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定为质量改进的主题之一,探索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管理中的作用,切实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满意度。

在本次品管圈活动中,全员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及岗位荣誉感,增强了团队精神;同时,笔者认为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团队气氛,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可使工作顺利开展,获得满意效果,并在工作中愉悦自己、升华自己、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汤合珍,王英人,姜玲.滴眼液专用盒制作及使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65.

[2]张国章.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55.

[3]任伟.帕累托法则在企业医院医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47.

[4]叶红.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点眼药水差错率的实践[J].医药前沿,2013,35(28):90-91.

[5]王建宏,唐莹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点率”中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7):149-150.

[6]谭英.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3):111.

[7]孙孝君,毛爱钰,王岩玲,等.运用品管圈活动干预肿瘤患者大小便标本的留检率[J].中国现代医生,2014,8(18):106-109,112.

[8]张倩,王晓霞,宋丽华,等.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5):295-296.

[9]王珊,金如燕,沈蔚,等.品管圈在提高时间静脉用药准确性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1):15-16.

[10]刘小苏,张君芳,左晓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首次眼药水应用及时率[J].护理学杂志,2013,28(18):56-58.

[11] 徐英,张飒飒,秦敏.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86-87.

[12]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13]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14]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等.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15]周雪华,黄瑞珠.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73-75.

[16]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21(12):2189-2190.

[17]高元芝.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8):100-102.

[18]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16):94-96,封3.

(收稿日期:2014-05-22) (本文编辑:陈丹云)endprint

1.3 评价方法 (1)品管圈目标达成及进步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7]。(2)开展光明圈效果评价:8项无形成果由圈员10人投票提出,于品管圈活动结束前评分,得分越高,该项越得到圈员的认可。(3)患者满意度:统计品管圈活动后病区患者点眼药水的满意率。

2 结果

2.1 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 品管圈活动后按衡量指标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点眼药水差错率由17.8%/月降至为7.2%/月,目标达成率为101.82% ,进步率为59.55%。

2.2 满意度 通过对2013年10-11月出院的72例次患者满意度调查得知,病区点眼药水满意度上升至97.6%。

2.3 无形成果 本次研究的无形成果,见表1。

3 讨论

滴涂眼药水是诊断与治疗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为眼疾患者涂眼药水不是简单地执行医嘱,而是治疗眼病中盲治、漏治把关的重要环节,护士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执行者[8-13]。品管圈作为一种护理质量改进工具,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深化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14-18]。本科将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定为质量改进的主题之一,探索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管理中的作用,切实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满意度。

在本次品管圈活动中,全员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及岗位荣誉感,增强了团队精神;同时,笔者认为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团队气氛,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可使工作顺利开展,获得满意效果,并在工作中愉悦自己、升华自己、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汤合珍,王英人,姜玲.滴眼液专用盒制作及使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65.

[2]张国章.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55.

[3]任伟.帕累托法则在企业医院医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47.

[4]叶红.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点眼药水差错率的实践[J].医药前沿,2013,35(28):90-91.

[5]王建宏,唐莹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点率”中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7):149-150.

[6]谭英.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3):111.

[7]孙孝君,毛爱钰,王岩玲,等.运用品管圈活动干预肿瘤患者大小便标本的留检率[J].中国现代医生,2014,8(18):106-109,112.

[8]张倩,王晓霞,宋丽华,等.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5):295-296.

[9]王珊,金如燕,沈蔚,等.品管圈在提高时间静脉用药准确性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1):15-16.

[10]刘小苏,张君芳,左晓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首次眼药水应用及时率[J].护理学杂志,2013,28(18):56-58.

[11] 徐英,张飒飒,秦敏.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86-87.

[12]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13]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14]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等.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15]周雪华,黄瑞珠.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73-75.

[16]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21(12):2189-2190.

[17]高元芝.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8):100-102.

[18]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16):94-96,封3.

(收稿日期:2014-05-22) (本文编辑:陈丹云)endprint

1.3 评价方法 (1)品管圈目标达成及进步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7]。(2)开展光明圈效果评价:8项无形成果由圈员10人投票提出,于品管圈活动结束前评分,得分越高,该项越得到圈员的认可。(3)患者满意度:统计品管圈活动后病区患者点眼药水的满意率。

2 结果

2.1 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 品管圈活动后按衡量指标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点眼药水差错率由17.8%/月降至为7.2%/月,目标达成率为101.82% ,进步率为59.55%。

2.2 满意度 通过对2013年10-11月出院的72例次患者满意度调查得知,病区点眼药水满意度上升至97.6%。

2.3 无形成果 本次研究的无形成果,见表1。

3 讨论

滴涂眼药水是诊断与治疗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为眼疾患者涂眼药水不是简单地执行医嘱,而是治疗眼病中盲治、漏治把关的重要环节,护士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执行者[8-13]。品管圈作为一种护理质量改进工具,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深化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14-18]。本科将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定为质量改进的主题之一,探索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管理中的作用,切实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满意度。

在本次品管圈活动中,全员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及岗位荣誉感,增强了团队精神;同时,笔者认为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团队气氛,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可使工作顺利开展,获得满意效果,并在工作中愉悦自己、升华自己、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汤合珍,王英人,姜玲.滴眼液专用盒制作及使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65.

[2]张国章.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55.

[3]任伟.帕累托法则在企业医院医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47.

[4]叶红.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点眼药水差错率的实践[J].医药前沿,2013,35(28):90-91.

[5]王建宏,唐莹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点率”中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7):149-150.

[6]谭英.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3):111.

[7]孙孝君,毛爱钰,王岩玲,等.运用品管圈活动干预肿瘤患者大小便标本的留检率[J].中国现代医生,2014,8(18):106-109,112.

[8]张倩,王晓霞,宋丽华,等.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5):295-296.

[9]王珊,金如燕,沈蔚,等.品管圈在提高时间静脉用药准确性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1):15-16.

[10]刘小苏,张君芳,左晓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首次眼药水应用及时率[J].护理学杂志,2013,28(18):56-58.

[11] 徐英,张飒飒,秦敏.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86-87.

[12]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13]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14]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等.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15]周雪华,黄瑞珠.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73-75.

[16]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21(12):2189-2190.

[17]高元芝.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8):100-102.

[18]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16):94-96,封3.

(收稿日期:2014-05-22) (本文编辑:陈丹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管圈正确率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提高正确率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