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转护士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4-12-08邵美龙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3期
关键词:医疗纠纷对策

邵美龙

【摘要】 目的:探讨轮转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查阅文献,结合本院轮转护士在临床轮转过程中产生的医疗纠纷,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采取预防对策。结果: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及人性化管理、注重护理流程管理、带教老师实施有针对性带教。结论:通过对每年新入院的轮转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及科学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轮转护士; 医疗纠纷; 原因分析; 对策

轮转护士是指刚分配到医院的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的实习地点、来自不同的学历,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医院,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或未注册的护士,她们的到来为医院注入新的力量。但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加深和医疗环境的恶化,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加。在临床日常医疗护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已知和未知的高风险因素,贯穿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致使影响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风险系数不断增加[1-2]。本文对轮转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职业认同感的缺失 一般本科、硕士等高学历的护士对专业的期望值都很高,她们期望在工作中施展才华,获得更多的经济和机会的回报,但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往往使她们对专业的认同感低于低学历的同行[3]。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尽管对聘用护士实行同工同酬,由于编制问题,护理劳动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护理项目收费标准过低,不能体现护理劳动价值,护理工作的社会低,工资收入低,使得护士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不利于她们的自身及护理事业的发展。

1.2 环境及规章制度的不熟悉 轮转护士一般要3至6个月轮转一次,在一个科室刚熟悉的情况下又要轮转到下一个科室,在刚入科时环境的不熟悉,又由于缺乏经验或业务不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面较狭隘等原因,往往会导致延误抢救配合,延误患者病情。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不清楚急救仪器的位置、急救药品的位置[4]。在忙乱中翻找物品或器械都会延误病情及抢救时机,不清楚科室的规章制度未能及时报告,极易引发医疗纠纷。

1.3 不了解急救药品作用及不良反应 轮转护士对常用专科急救药物的剂量、作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知识了解不深,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存在盲目执行医嘱,对抢救用药种类、剂量及用药期间观察内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不了解或不清楚。管理者只注重急救知识,急救流程及急救护理制度和急救技能培训,忽视对急救药理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1.4 在护理服务中缺乏主观能动性 轮转护士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无私的奉献精神,主观、盲从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解答,难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5]。

1.5 带教老师的因素 (1)带教老师缺乏现代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不能灵活多样因人施教,忽略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2)带教老师时间和精力不足。由于临床科室护士编制不足,带教老师要完成大量的护理工作,带教质量不到位。

1.6 轮转护士自身因素 轮转护士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和个人职业素养、责任心差别等因素影响对新技术、新理论掌握往往不够全面,业务技术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操作中失误较多,文献报道,低年资轮转护士中有33.3%的护理观察的内容不全面,有14.3%护士对特殊用药观察能力欠缺[6-7] 。研究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差错的发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8]。

2 对策

2.1 科室管理者新轮转到本科室的护士调查评估 科室管理者对新轮转到本科室的护士和带教老师举行一次座谈会,进行调查评估。(1)了解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文化背景,沟通交流能力,不同轮转周期,已轮转过几个科室。对于轮转护士的整个心理素质、应急处置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责任心、职业素养有所了解,合理安排带教。(2)进行安全宣教,讲解本科室的专科特点,工作流程,应急处置能力及沟通技巧的培训,因为不同的科室有着不同的专科特点及工作要求,避免轮转护士从一个熟悉的科室进入下一轮新科室,对工作环境、病区布局,人员关系不熟悉,很难进入新的工作状态自身的职业压力增大,影响护理质量。(3)由于护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和个人责任心差别等因素影响,其具体业务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护士长要对每一个新轮转护士进行针对性评估后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指导带教老师有针对性带教,锻炼其临床实践能力,夯实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其掌握常规、职责、制度以及护患沟通技巧,使轮转护士成为“技术好、会沟通”的新手,提高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9]。

2.2 给药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措施如下:(1)入科后第一时间学习给药规程及制度,科室常用药、急救药的药理学知识,作用机制类型,剂型、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禁忌证及药物的配伍禁忌。跟踪轮转护士的给药行为,及时纠正错误。(2)严格执行各项给药方法的操作规程,并做好有关注意事项的解释、告知、指导工作;特殊药物要向患者交待清楚,直至患者及家属理解为止。(3)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毒性作用及病情变化,掌握处理方法,及时报告医生。

2.3 注重护理流程管理 (1)将常规、职责、制度、人性化服务理念和护理程序的方法渗透到各项护理流程中,这对轮转护士具有指导作用,各科要求制定专科患者护理流程,制定“健康教育”等直接与患者沟通的流程,让轮转护士学习、锻炼能力并提高素质[10]。(2)提高专科整体护理、专科技能,全面、系统地识别患者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士是观察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抢救危重患者的能力。

2.4 加强带教老师的培养 带教老师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和道德品质。护理部定期组织各专业优秀护士进行授课,组织专科培训班、临床护理科研理论与技术培训班等继续教育项目,每月组织理论学习及专家教授授课等方式,选派带教老师外出学习,促进教师掌握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医疗水平,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从各方面提高业务素质及带教质量。endprint

2.5 带教老师应结合轮转护士的不同学历,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1)带教老师要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和娴熟的实践技能征服护士、引导她们,培养其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巩固她们的专业思想。(2)定期组织培训指导轮转护士做个有心人,随身携带小本子,随时记录,分类整理记录,重点记录,便于工作中随时查询,保证工作顺畅性,计划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避免因人为原因导致计划外与职责外的工作失误引起医疗纠纷,培养护士不但要有健康的工作情绪,饱满的工作热情,还必须具有良好工作适应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2.6 提高护士的人文素质,加强护士的沟通技巧培训 (1)加强轮转护士人文素质培养。护理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护士的人文素质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11]。(2)加强护理细节管理,培养轮转护士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态度[12]。(3)重视轮转护士情商的培养,开展礼仪服务,推行对患者根据不同年龄给予相应尊称,学会换位思考,加强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学习掌握沟通技巧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增加患者及家属对轮转护士的信任度和安全感,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规避了轮转护士因操作技能的失误引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4)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增强适应能力及抗挫能力,正确地面对挫折客观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节,轮转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卫生的一个薄弱环节,一次的心理挫伤可能会制约着护士的职业生涯,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价值观通常在参加工作以前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并将在今后工作的几十年内影响人们的工作动机、工作责任心、业务的钻研和对于职业的忠诚[13]。(5)培养“慎独”精神,强调自我管理,提高责任心和约束力。上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思想上警惕,行为上慎独,始终对患者认真负责,是杜绝医疗纠纷事故产生的思想根源。

2.7 科室管理者应推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讲究工作技巧 提高轮转护士群体的培训频率和强度,尽可能缩短其提高临床核心能力的时间[14]。一方面创造一种沟通无限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尊重和认可轮转护士,当作科室一名护士,重点培养,多给予指导纠正,多关心、多理解,给予一定的帮助来协助解决问题,多掌握新的技能,使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精湛和熟练,积极适应护理工作的复杂性。

2.8 加强轮转护士护理风险危机意识培养 (1)培养客观、及时、准确的护理文书书写习惯,抢救记录及时,保证护理记录单上各项数据准确无误,保证了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的一致性。(2)利用晨会交班,对于高危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让护士人人知晓:搜集省内外护理差错或医疗纠纷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对护士危机意识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5]。

3 讨论

医疗纠纷的发生主要是医护人员因素引致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素质、意识、技术等导致的风险;患者的因素引致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差异、生活方式、合作态度、法制观念的增强等导致的风险。掌握现代医学护理的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具备较高的护理技术水平外,还要学习掌握心理学、健康教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文学、预防医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调整自身状态,护士应该多学习业务知识,多掌握新的技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精深和熟练。适应新的护理模式,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自身的技能通用化。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对护理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护士要具有多层次的知识技能、良好的个性修养、健康的心理、高尚的道德水准、饱满的精力和热情耐心,服务于患者,才能给患者带来安全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执行轮转机制扩展了护士的知识面,跨专业综合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护士不仅能够发现患有本专业疾病的病情变化,更能敏锐地抓住本专业疾病新病情变化的细节,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丰富理论知识及深化护理的专业内涵,让护士的眼界更高,视野更广,视线更长。

参考文献

[1]郭健凌,林翠娥.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03-104

[2]李迎春.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6(3C):59-60.

[3]许虹波,赵萍,董超群,等.不同学历护生专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5):15-19.

[4]顾宝红.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2-43.

[5]刘霁堂,殷猛.浅析医疗纠纷的根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42-143.

[6]谭丽萍,蒋银芬.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4C):9-10.

[7]李星梅,宋爱梅,郭建新.规范化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6):56-58.

[8]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缺陷[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

[9]赵爱兰,卢惠容,王鸿香.新护士临床初期面临的压力与挑战[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B):57-58.

[10]赵彦春.提高护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J].现代护理,2011(32):142.

[11]王凤华,王淑琴.新形势下年轻护士素质培训管理的开展与成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3):71-72.

[12]黄万琪,杜丹丹,柯永红,等.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09,6(7):308-310.

[13]余嘉元.职业指导的重要参照-工作价值观[J].教育与职业,2001,11(6):28-29.

[14] Dorothy E F.Moving from novice to expert-the value of learning in clinical practice:a literature review[J].Nurse Education Today,2004,24(6):560-565.

[15]郭秋菊,张凤伟,吴芳,等.不良事件案例回顾性分析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2):88-89.

(收稿日期:2014-06-15) (本文编辑:蔡元元)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疗纠纷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讨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浅谈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医疗纠纷病理尸检结果探讨
在举证责任倒置机制下的病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