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85例临床分析

2014-12-08任立新胡凤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4期
关键词:普兰抗抑郁复发性

任立新 胡凤艳

抑郁症85例临床分析

任立新 胡凤艳

目的 探讨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85例抑郁症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抑郁症是一种以遗传因素和严重负性生活事件作为诱因, 以负性情绪为主, 伴有明显焦虑症状、自杀风险很高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各类抗抑郁药物合并不同抗焦虑药物治疗, 配合心理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 抑郁症的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关, 早期识别、早期干预、足疗程治疗是防治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抑郁症;临床分析

抑郁症是一种遗传因素和严重负性生活事件作为诱因,以负性情绪为主, 伴有明显焦虑症状、自杀风险很高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抑郁症患者85例, 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5例患者中, 男21例, 女64例。年龄18~30岁6例, 31~45岁26例, 46~55岁31例, 56~65岁13例, 66~92岁9例。职业:工人31例, 农民16例, 干部15例,个体户18例, 其他5例。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例, 初中26例,高中(中专)37例, 大专以上19例。婚姻状况:已婚11例,再婚22例, 离婚26例, 未婚7例, 丧偶19例。收入水平:月收入2000元以下16例, 2000~3000元34例, 3000~5000元23例, 5000元以上12例。发病因素:生活事件与环境应激事件80例, 家族史23例。病程:1~6个月1例, 6个月~2年9例, 2~5年36例, 5~10年26例, 10年以上13例。

1.2 就医方式 由亲朋好友介绍21例, 经常去综合医院检查医生介绍15例, 上网查阅后到医院证实9例, 来院开失眠药40例。

1.3 临床症状

1.3.1 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绝望、无助85例;兴趣缺乏67例;乐趣丧失75例。

1.3.2 心理症状群 焦虑76例;自责自罪:37例;精神病性症状22例。有自杀想法59例, 想过自缢自杀9例, 想过腕自杀23例, 想过喝药自杀15例, 想过跳楼自杀12例,因害怕疼、担心孩子、担心家人、未采取行动。有自杀行为:①抢救成功:割腕3例、喝药2例、跳楼2例。②抢救未成功:3例。自知力:部分自知力53例, 无自知力22例。

1.3.3 躯体症状群 睡眠紊乱58例;食欲紊乱62例;性功能减退43例;精力丧失61例;晨重夜轻53例。

1.3.4 非特异性躯体症状 感觉系统症状43例;呼吸系统症状16例;心血管系统症状46例;胃肠道症状53例;生殖泌尿系统症状52例;植物神经系统症状29例。

2 量表

2.1 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1]:总分超过35分, 严重抑郁2例;总分超过20分, 中度抑郁83例。

2.2 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1]:总分超过29分, 严重焦虑2例;总分超过21分, 肯定有明显焦虑42例;总分超过14分, 肯定有焦虑32例;总分超过7分, 焦虑9例。

3 抑郁症发作

3.1 诊断

3.1.1 单次发作 轻性抑郁症4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

郁症11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3例。

3.1.2 复发性抑郁症 复发性抑郁症, 目前为轻抑郁17例;复发性抑郁症, 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31例;复发

性抑郁症, 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19例。

3.2 治疗及疗效

3.2.1 治疗

3.2.1.1 单用抗抑郁药4例:度洛西汀片40 mg, 艾司西酞

普兰片20 mg, 米氮平片30 mg,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60 mg。

3.2.1.2 抗抑郁药合用抗焦虑药物68例:氢溴酸西酞普兰片20~60 mg, 艾司西酞普兰片20 mg, 帕罗西汀20~40 mg,氟西汀胶囊20~60 mg, 舍曲林50~200 mg, 劳拉西泮片2~4 mg, 氯硝西泮片1~4 mg, 丁螺环酮片30~90 mg, 佐匹克隆片

3.75 ~7.5 mg。

3.2.1.3 抗抑郁药合用抗精神病药22例:利培酮片1~4 mg,奥氮平片5~15 mg, 喹硫平片50~200 mg。

3.2.1.4 合用两种抗抑郁药3例:氢溴酸西酞普兰片

20~60 mg, 米氮平片15~45 mg。

3.2.1.5 抗抑郁药合用增效剂5例。

3.2.1.6 抗抑郁药合并心理治疗66例。

3.2.1.7 抗抑郁药合并ECT治疗2例。

3.2.2 疗程 6个月~1年15 例, 1~2年27例, 3 ~5年 29例, 5年以上 14例。

3.2.3 疗效:临床痊愈11例、显著进步69例、进步5例。

4 结果

4.1 据本临床资料显示:85例患者在抑郁症发作因素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和遗传因素有关。

4.2 本组患者临床症状以负性情绪为主, 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躯体症状、自我攻击性强, 自杀观念、自杀行为发生率较高, 本组患者都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足, 被动就医或存在病耻感不愿去精神病医院, 多以躯体症状就诊于综合科医院, 反复检查或以失眠症状就诊于精神专科医院。

4.3 抑郁症的表现既有生物学的也有心理学因素的影响,而药物治疗对这两方面都有作用。据临床治疗显示不同类型抑郁症要选用不同的抗抑郁药物治疗, 单纯使用一种抗抑郁药治疗疗效不明显, 联合各类抗焦虑药, 配合心理治疗效果较明显, 且足疗程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能够提高治愈率。

4.4 从临床抑郁症的发作形式观察, 抑郁症复发原因是治疗过程中自知力未恢复或部分恢复, 服药依从性差:停药早,生活水平低, 家庭负担过重所致。继续生活在应激环境中或对生活现状很不满意。

5 讨论

5.1 抑郁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与生物胺、氨基酸、肽类、乙酰胆碱, 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学、遗传学、心理社会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对抑郁症影响较大, 而环境因素对抑郁症的发作更为重要。首发抑郁后约半数以上会在未来5年以内出现再次的复发。抑郁症的自杀率约10%~15%, 首次发作5年间自杀率最高。因此,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

5.2 减少患者发病次数和缩短病程, 实现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是医务人员最终目标。提倡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及社会给予广泛的支持, 医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病期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5.3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 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应该引起临床各科医生的重视。临床医生应重视非特异性躯体症状, 及早进行焦虑、抑郁的评定, 及时诊断, 并给予早期的干预治疗, 提高患者对这类疾病的重视, 以便能及时诊治, 改善预后, 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22-127, 134-137.

[2]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572.

2014-08-11]

132000 吉林市脑康医院

猜你喜欢

普兰抗抑郁复发性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