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研究

2014-12-05李佩琼张岚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白介素轮状病毒肠炎

李佩琼,张岚

(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广州 510182)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如不能有效控制腹泻可导致不同程度脱水,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且其发病率极高,因此,本病免疫及炎性反应的相关研究均较多。红细胞免疫在免疫状态中具有代表性,对其进行研究的价值较高[1],但临床研究相对不足。本研究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0.5~6.0岁,平均(2.7±0.6)岁。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0.5~5.8岁,平均(2.6±0.7)岁,病程2.0~6.0d,平均(3.1±0.5)d,大便次数5~12次/d,平均(8±1)次/d,其中,无脱水15例,轻度脱水16例,中度脱水15例,重度脱水14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取两组小儿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将其部分进行红细胞免疫检测,其指标包括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红细胞促中性粒细胞吞噬率(ERPN)、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上述5项指标均采用郭氏法进行检测。剩余静脉血标本离心处理,然后取上清液进行血清炎性指标的检测,其项目包括白介素及其他炎性指标。白介素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5(IL-15)及白介素17(IL-17);其他炎性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上述指标分别以人IL-6ELISA试剂盒、人IL-8ELISA试剂盒、人IL-15ELISA试剂盒、人IL-17ELISA 试剂盒、hs-CRPELISA 检测试剂盒、人PCTELISA检测试剂盒和TNF-α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由两名资深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比较两组患儿的红细胞免疫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中无脱水、轻度、中度及重度脱水患者的检测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红细胞免疫状态比较

观察组FEER、ERPN及RBC-C3b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FEIR及RBC-ICR水平则高于对照组,两组红细胞免疫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脱水、轻度、中度及重度脱水患儿的红细胞免疫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清白介素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清IL-6、IL-8、IL-15及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无脱水、轻度、中度及重度脱水患儿的血清白介素指标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其他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观察组血清hs-CRP、PCT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无脱水、轻度、中度及重度脱水患儿的其他血清炎性因子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红细胞免疫状态比较(%)

表2 两组血清白介素指标比较(pg/mL)

表3 两组其他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3 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发病率极高,其为小儿常见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如控制不佳,可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脱水,严重者可致其死亡[2,3],因此,对此类肠炎不可忽视,临床对其相关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如何有效控制腹泻及感染状态、改善脱水等,而对于患儿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整体状态的变化研究相对较少。免疫状态是与患儿整体机体状态密切相关的指标[4],而红细胞免疫作为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在各类儿童疾病中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其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变化研究却极为少见。另外,炎性状态不仅是反应患儿受病毒感染后的重要指标,也是反应机体整体炎性受损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5,6],其中IL 及 hs-CRP、PCT、TNF-α均 是有效反应患儿整体炎性的重要指标[7,8],因此对其进行详细研究的价值也较高。

本研究就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与健康儿童比较,结果显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红细胞免疫指标明显受损,表现出相对较差状态,同时其各项炎性指标也呈现相对较高状态,说明机体的炎性反应应激状态极为突出。同时,这种红细胞免疫状态及炎性状态相对较差的情况还受患儿脱水程度的影响,不同脱水程度者之间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脱水程度越严重者状态越差,说明可将其作为患儿机体状态监测的重要指标,有助于了解患儿的疾病尤其是脱水程度[9,10]。红细胞免疫对小儿机体免疫状态有较高的反应价值,且对于T细胞免疫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调节作用,同时脱水程度越重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越大,因此,红细胞免疫指标受抑制更为明显,且与之相关的其他指标受抑制也更为突出。上述IL及其他细胞因子是具有较高炎性程度反映价值及免疫调节作用的指标,其表达变化波动也更大。

综上所述,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较大,并且脱水越为严重者的波动越大,临床检测价值较高。

[1]韩兆香.小儿轮状病毒肠炎70例患者肠外损伤和免疫关联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104,106.

[2]孙嵩.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对机体免疫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13,29(10):918-920.

[3]刘文彬,刘华君,袁丽,等.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J].四川医学,2012,33(4):625-627.

[4]薛黎明,卞新南,薛雪.轮状病毒肠道内外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检测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1):68-70.

[5]Medici MC,Abelli LA,Martinelli M,et al.Clinical and molecular observations of two fatal cases of rotavirusassociated enteritis in children in Italy[J].J Clin Microbiol,2011,49(7):2733-2739.

[6]Everest DJ,Stidworthy MF,Milne EM,et al.Retrospective detection by negative contrast electron microscopy of faecal viral particles in free-living wild red squirrels (Sciurus vulgaris)with suspected enteropathy in Great Britain[J].Vet Rec,2010,167(26):1007-1010.

[7]张小青,胡文辉.布拉酵母菌散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72-74.

[8]周喜友,刘文娟.轮状病毒感染性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11b、白细胞介素-6、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128-129.

[9]武小华,孙素贞,邹雪琴.RV肠炎患儿血清 TNF-α、IL-6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4):157.

[10]柳颐龄,金玉,刘欣琪,等.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中IL-2、IL-15及TNF-α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3):244-246.

猜你喜欢

白介素轮状病毒肠炎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