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2014-12-03滕艳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亲身经历真情实感

滕艳丽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要多识字,尽快地进入阅读阶段。如何让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横、撇、竖、捺中学得有情有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在词串识字教学中,我觉得应从整体入手尽量让这些字在学生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生活画”。

关键词:热爱生活;真情实感;亲身经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82-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

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语文学习不能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识字教学的生活化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要多识字,尽快地进入阅读阶段。如何让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横、撇、竖、捺中学得有情有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在词串识字教学中,我觉得应从整体入手尽量让这些字在学生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生活画”。

曾听过一堂低年级的识字课“寒流、大雪、北风、腊梅、翠竹、苍松、蟒蛇、蚂蚁、刺猬、滑雪、跑步、跳绳。”,印象深刻。老师首先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寒流侵袭、北风呼啸的场面,让学生说说此时此刻的感觉。有的说:“真冷呀!”有的说:“我要是在大路上的话,一定会缩着脖子、低着头,冻得直发抖!”老师让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认读这些词语,学生读出来的不仅仅是几个词语,更是自己的感受。

二、阅读教学的生活化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具体生动、引发联想的情境,设计双向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吐真言、抒真情”。

如教学《井》一课时,井水的特点是“很甜很甜”、“很凉很凉”,任凭老师怎么讲,也代替不了学生的感受。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井水这些特点呢?我设计了“拍广告”、“编广告词”为场景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表现井水“很甜很甜”这一特点时,有一组学生是这样表演的:一个学生蹲下来当井沿,另外三个学生演过路人。一个远足干渴的过路人发现了这口井,惊喜地喊道:“啊,井。还有水呢!”于是弯下腰准备喝井里的水。另两个过路人“闻风”一拥而上,三人你争我抢,各不相让。学生的表演显然是为了突出井水的“甜”,但表现的方式有些欠妥。这时,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井水虽甜,但人情更重要啊!你们能不能改编后再来表演一次?”第二次的表演就显得非常文明,一个学生说:“井水真甜啊,请你喝一碗尝尝!”然后两人各捧起碗来“一饮而尽”,再把碗一举说:“真甜啊!”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表演后的采访更让我感到惊喜,我问:“你们喝井水时有什么感觉?”一生答:“甜!”另一学生补充说:“很甜很甜!”我本来没打算再问,因为已经“很甜很甜”了,不可能再有比这更好的赞美了。没想到第三个学生赶紧走到我跟前说:“老师,喝井水的时候我感觉到人情更甜!”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笑着说:“你还喝出了人情味!”

其实,学生读一篇文章的感受,不也正如品尝井水一样,各自都能品出不尽相同的结果吗?“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应注重价值取向。”我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动了学生积淀已久的情怀。于此情景中读书。学生不但饱含着浓浓的“甜味”,还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

三、习作教学的生活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对写作的要求来看,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在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学生以“记录生活”的形式进行习作训练,倡导生活中有什么记什么,生活中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这很像美术中的白描写生,见到眼前的事物,便用线条如实描绘下来,而无须进行刻意的艺术处理。要求学生的习作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四、课外实践的生活化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不断得到提高,语文这个特殊工具也会被“活用”。

在学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写一封回信。孩子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有的说:“爸爸,我懂得了‘给永远比‘拿愉快,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尽量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有的说:“人活在世上要懂得奉献,放心吧爸爸,您的儿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这样的实践活动源于生活而又超越于生活,不但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在语文教学这一广阔的天地里,只要充分运用教育艺术,将“生活”这一活水引进课堂,必将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

猜你喜欢

亲身经历真情实感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增广贤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怎样写亲身经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