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两国中学生田径比赛短跑发展态势及区域性分布特征的比较研究

2014-12-03于忠涛吴东明

中国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锦标赛田径系数

于忠涛,吴东明

前言

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是由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的,是全国最高水平的中学生田径比赛。从某种意义上讲,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可以直接反映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学生田径竞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12]。中学生属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的三线队伍,它构成体育界俗称的“金字塔”结构的最低层,三线队伍层层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5]。而唐继龙、范安辉在《由近年我国田径运动成绩看我国田径运动发展》一文中阐述到,我国田径运动处于世界高水平行列的项目很少,后备力量不足,整体田径运动群体意识薄弱[10]。所以,加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后备人才预示着希望,更预示着未来,其水平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田径运动水平,田径项目只有具备雄厚的后备人才资源,才能为中国田径竞技水平步入世界先进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15]。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田径强国,长盛不衰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就是以中学生年龄段为主体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在美国,中学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摇篮,通过多种形式自发地开展早期运动训练,为 发 展 竞 技 体 育 奠 定 了 人 才 基 础[2、8、9、13]。 本 研 究 分 别 对2004—2012年美国中学生田径比赛短跑成绩和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成绩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前8名运动员所在地区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中学生田径短跑发展态势及区域性分布情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4—2012年美国中学生田径比赛100m、200m和400m跑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和2004—2012年我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100m、200m、400m跑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以及前8名运动员的分布地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中国知网(CNKI)、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成绩分析、短跑成绩发展趋势、区域性分布特征等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网站、谷歌、百度搜索引擎以及美国athletic网站,对中、美两国2004—2012年中学生田径短跑比赛前8名成绩进行查询收集,并结合整理出完整统计数据。

1.2.2 数理统计

本研究采用运Microsoft Excel 2003电子表格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运用比赛成绩定量分析中、美两国中学生田径短跑发展态势。

1.2.3 比较分析

1.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中学生田径短跑比赛成绩的递进系数;

2.比较分析2004—2012年中、美两国中学生短跑比赛成绩的定基、环比速度发展态势;

3.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中学生短跑成绩的差距;

4.比较分析中国各省(区、市)前8名所占人数。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美两国中学生田径比赛男、女短跑发展态势分析

本研究所指的短跑是100m、200m和400m跑。

2.1.1 男、女生短跑成绩递进系数分析

递进系数能反映每年中学生田径比赛短跑成绩变化的波动率,逐年递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递进系数;Y:本届成绩;X:上届成绩

表1显示,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成绩女子400m跑第1名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为0.262,说明女子400m跑第1名成绩总体呈现出下滑趋势。其余项目第1名成绩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第1名增长趋势最大项目为女子100m跑(-0.467)。女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为0.091,说明女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呈现下滑趋势。前3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增长快慢为女子100m跑(-0.481)>男子100m跑(-0.358)>男子200m跑(-0.351)>男子400m跑(-0.160)>女子200m跑(-0.017)>女子400m跑(0.091)。全部短跑项目的前8名平均成绩都呈现出成绩增长的发展态势,增长最快的项目为男子100m跑。

表1 2004—2012年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成绩递进系数统计一览表Table1 Progressive Coefficient Statistics Li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in Sprint Performance(S)

表1 2004—2012年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成绩递进系数统计一览表Table1 Progressive Coefficient Statistics Li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in Sprint Performance(S)

男 子女 子第1名 前3名 前8名 第1名 前3名 前8名100m跑 -0.318±1.415 -0.358±1.559 -0.410±1.530 -0.467±2.758 -0.481±1.012 -0.383±1.419 200m跑 -0.230±1.010 -0.351±0.883 -0.397±1.340 -0.107±2.640 -0.017±2.409 -0.040±2.256 400m跑 -0.165±0.588 -0.160±0.443 -0.224±1.715 0.262±1.171 0.091±0.856 -0.074±1.126

就递进系数标准差而言,第1名成绩发展稳定的项目为男子400m跑,且男子第1名所有项目发展的稳定程度都高于女子第1名发展稳定程度;前3名平均成绩发展最稳定的项目也为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发展最不稳定的项目为女子2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发展最稳定的项目为女子4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发展最不稳定的项目为男子200m跑。

总体而言,我国中学生男子短跑项目发展状况和稳定状况普遍优于女子短跑项目。

表2显示,美国中学生男、女短跑所有项目的第1名成绩、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的平均值都为负数,说明美国中学生男、女短跑所有项目成绩都呈现增长的趋势,且美国女子中学生田径短跑项目发展状况优于男子短跑项目,但稳定状况不如男子短跑项目。

表2 美国中学生田径比赛短跑成绩递进系数统计一览表Table 2 Progressive Coefficient Statistics Li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merica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in Sprint Performance (S)

表2 美国中学生田径比赛短跑成绩递进系数统计一览表Table 2 Progressive Coefficient Statistics Li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merica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in Sprint Performance (S)

男 子女 子第1名 前3名 前8名 第1名 前3名 前8名100m跑 -0.730±1.214 -0.663±1.969 -0.716±1.689 -0.930±2.642 -0.952±2.436 -1.038±2.232 200m跑 -0.726±1.349 -0.686±1.263 -0.743±1.343 -0.892±2.617 -0.904±2.606 -1.012±2.300 400m跑 -0.877±1.728 -0.735±0.972 -0.716±1.250 -0.979±2.400 -1.035±1.808 -1.148±1.720

表1和表2显示,美国中学生田径男子短跑递进系数平均值均大于中国。其中,男子100m跑第1名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约为中国中学生的2.3倍,男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约为中国中学生的1.8倍;男子200m跑第1名的递进系数平均值约为中国中学生的3.2倍,男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约为中国中学生的1.9倍;男子400m跑第1名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约为中国中学生的5.2倍,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约为中国中学生的4.6倍,前8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约为中国中学生的3.3倍。

美国中学生田径女子短跑递进系数平均值也均大于中国中学生,其中,相差最大的就是女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约为中国中学生的53倍,2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为中国中学生的25倍。4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也均大于中国中学生,分别为11.4倍和15.5倍。

2.1.2 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短跑成绩定基发展态势分析

定基增长系数表示运动成绩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速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Fd:定基增长百分系数;Y:2004年的成绩;X:递进年的成绩。

以2004年的成绩做为定基,定基增长系数大于0,表明递进年成绩比2004年成绩增长;定基增长系数小于0,表明递进年成绩比2004年成绩下降。

图1 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项目第1名成绩定基发展态势示意图Figure 1.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xed Base of High School Top Sprint Performer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图1显示,男子100m跑第1名成绩(除2010年)与女子100m跑第1名成绩呈现出相同的发展态势,曲线是在0刻度线上方波动,表明2005—2012年100m跑成绩均高于2004年成绩。且女子100m跑第1名定基平均增长幅度为0.034,男子100m跑定基平均增长幅度为0.014,约为男子的2.5倍。男、女100m跑第1名成绩都在2004—2006年呈现上升趋势,然后在2006—2007年成绩下降,2008-2012年(男子除2010年)呈现平稳的增长。女子400m跑第1名成绩的发展态势曲线整体在0刻度线下方,表明2005—2012年女子400m跑第1名成绩均低于2004年成绩。男子200m跑第1名成绩除2005年低于2004年,其余年份成绩均高于2004年,且发展平稳。男子400m跑第1名成绩在2004—2008几乎没有提升,保持平稳发展,2009—2012年迅速提升。女子200m跑第1名成绩波动幅度较大,发展不平稳。

图2 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项目前3名平均成绩定基发展态势示意图Figure 2.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xed Base of High School Top 3Sprint Performer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图2显示,男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的定基发展曲线图与女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定基发展曲线图具有相同的发展态势。其中,男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定基平均增长幅度为0.02;女子100m跑前3名定基平均增长幅度为0.029;约为男子的1.5倍,且男子波动幅度比女子大。男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幅度在2005—2006年两年间基本与女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定基增长幅度相同,且都是比2004年有较大增长,但在2007—2012年男子仍然保持缓慢且较小幅度的波动增长,而女子在这几年期间却是大起大落且成绩在下降。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在2006—2009年间均低于2004年前3名平均成绩,在2010—2012年间,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均高于2004年前3名平均成绩且逐年提高。女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在2005—2006年基本与2004年前3名平均成绩相同,在2007—2012年均低于2004年前3名平均成绩。

图3 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定基发展态势示意图Figure 3.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xed Base of High School Top 8Sprint Performer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图3显示,2005—2012年男子1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均高于2004年男子1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总体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出现两次成绩下降的年份分别是2007年和2010年。男子2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也均高于2004年,且总体也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但也出现两次成绩波谷,分别是2006年和2009年。男子4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波动幅度较大,2006—2008年、2010年成绩低于2004年,2011年、2012年成绩才有了较大提升且逐年提高。女子100名前8名平均成绩在2005—2006年逐年提升,在2006年达到最高点,之后便出现波动较小的下降。女子200m跑和4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的定基曲线图显示波动较大,发展不稳定。

2.1.3 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短跑成绩环比发展态势分析

环比发展系数表示运动成绩逐期的增长速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Fh:环比增长百分系数;Z:前一年的成绩;W:当前的成绩。

环比动态图可以用来反映成绩的波动[16]。环比增长系数大于0,表明本届成绩相对于上届成绩提高;小于0则本届成绩相对于上届成绩下降。

图4 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项目第1名成绩环比发展态势示意图Figure 4. The Sequent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Top Sprint Performer in the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图5 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项目前3名平均成绩环比发展态势示意图Figure 5. The Sequent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Top 3Sprint Performer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图6 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环比发展态势示意图Figure 6. The Sequent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Top 8Sprint Performer in the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图4~图6显示,男子100m跑第1名成绩环比、前3名平均成绩环比、前8名成绩环比发展态势图波动曲线基本上相同,2004—2006年成绩发展较为平稳,2006—2012年成绩波动幅度较大。男子200m跑第1名成绩环比、前3名成绩平均环比波动曲线基本相同,在2005—2007年之间波动幅度较大,2007—2012年之间波动幅度较小;男子2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环比一直处于较大幅度的波动中。男子400m跑第1名成绩环比、前3名平均成绩环比全过程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曲线波动幅度小,说明400m跑第1名成绩和前3名平均成绩发展较平稳;男子4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环比曲线波动幅度较大,成绩发展不稳定。女子100m跑第1名成绩环比、前3名平均成绩环比、前8名平均成绩环比发展态势图在2004—2008年间波动幅度较大,成绩发展不稳定;2008—2012年间波动幅度较小,逐渐趋于稳定。女子200m跑第1名成绩环比、前3名平均成绩环比、前8名平均成绩环比发展态势图在2009—2011年出现跨度约为0.07幅度的波峰,这3年间成绩稳定程度极差。女子400m跑第1名成绩环比、前3名平均成绩环比、前8名平均成绩环比发展态势图也是处于较大波动幅度中。

从总体上看,第1名成绩环比图波动幅度最大的为女子200m跑项目,成绩最稳定的项目是男子4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最稳定的项目为男子400m跑,最不稳定的是女子2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所有短跑项目均处于不稳定状态。

2.2 中、美两国中学生田径比赛短跑差距分析

2.2.1 中、美两国中学生田径比赛成绩分析

表3显示,中国中学生男、女400m跑第1名成绩在2004年均优于美国中学生,男、女100m跑、200m跑成绩则低于美国中学生0.2s左右;经过8年的发展,选取中、美两国中学生短跑最好成绩进行比较,其中,男子400m跑成绩低于美国2.57s,女子400m跑成绩低于美国4.26 s,男子100m跑、200m跑则分别低于美国0.56s、1.06 s,女子100m跑、200m跑分别低于美国0.76s、1.45s。

2004年前8名平均成绩只有女子400m跑成绩优于美国,其中,男子100m、200m、400m跑,女子100m、200 m跑分别低于美国中学生0.33s、0.64s、0.36s、0.19s、0.16s;经过8年的发展,选取2004—2012年之间前8名平均成绩最好的一年比较,男子100m、200m、400m跑,女子100m、200m、400m跑分别低于美国中学生0.62s、1.02s、2.34s、0.85s、1.86s、4.3s。

2.2.2 美国中学生田径比赛超平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纪录人数分析

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跑纪录为10.57s,由李春平在2012年创造。表4显示,美国中学生男子超、平此成绩的人数从2004年的0人到2012年111人;中国中学生男子200m跑的纪录为21.49s,美国中学生超、平此成绩也是从2004年的0人到2012年达到139人。其他短跑项目也是如此。表3显示,在2004年,中、美两国短跑成绩相差不远且在400m跑项目还优于美国,然而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中学生的成绩基本上还是维持在2004年水平上,而美国短跑项目成绩却是每年大幅度提高,差距在逐年增大。

表3 中、美两国中学生2004年短跑成绩和2004—2012年间最好成绩比较一览表Table 3 The Sprint Performance Comparison in 2004and Top Performance Comparison from 2004to 2012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s)

表4 美国中学生超、平中国短跑成绩人数统计一览表Table 4 Statistics List of the Number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Outperformed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print (人)

2.3 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短跑区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2.3.1 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短跑区域性分布特征

表5、图7显示,中国中学生男子短跑成绩前8名主要分布在北京、吉林、湖北、广东、重庆、广西、山东、海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且从2004至今,只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前8名,还有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进入到决赛。区域性差异较大。贡建伟、黄建华在《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阐述:从整个国家竞技实力的发展上来说,如果强弱差距过大,会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利于该项目的发展[4]。所以,这种区域性分布,对中学生短跑发展态势是不利的。但是世界强国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技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1,5],所以,国家应该在优势地区加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

2.3.2 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短跑区域性分布特征

表6、图8显示,中国中学生女子短跑成绩前8名主要被湖南、北京、四川、重庆、广东、湖北、吉林、海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控制。在2004—2012年9年的比赛中,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短跑前8名,但区域性差距加大,其中,前3名省(自治区、直辖市)占进入决赛总人数的43.5%,前8名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到约76.4%,说明女子短跑项目也被少数省市控制。

表5 2004—2012年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短跑前8名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决赛人数一览表Table 5 Statistics List of Top 8Provinces in Sprint Final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2004to 2012 (人)

图7 2004—2012年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前8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占人数统计示意图Figure 7. Statistics of Provincial Athletes in the Top 8 Sprint Performer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2004to 2012

表6 2004—2012年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短跑前8名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决赛人数一览表Table 6 Statistics of Top 8Provinces in Sprint Final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for High School Female Students from 2004to 2012 (人)

图8 2004—2012年中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短跑前8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占人数统计图Figure 8. Statistics of Provincial Athletes in the Top 8 Sprint Performers in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Tournament for High School Female Students from 2004to 2012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从递进系数看,美国中学生男、女短跑递进系数的平均值均优于中国。其中,中国第1名成绩递进系数平均值增长最快的项目是女子100m跑,但发展稳定性最差;美国女子2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的递进系数的平均值分别是中国中学生的53倍和25倍。

2.总体上,中国中学生男子短跑项目发展状况和稳定状况均优于女子短跑项目;美国中学生女子短跑项目发展状况优于男子短跑项目。

3.中国中学生女子100m跑第1名成绩定基发展是男子100m跑第1名成绩定基发展的2.5倍。女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定基发展是男子100m跑前3名平均成绩定基发展的1.5倍。女子2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和女子400m跑前8名平均成绩发展不稳定,波动幅度大。

4.2004 —2012年,我国中学生短跑成绩从略低于美国中学生(400m跑项目成绩优于美国)已经发展成为从质量和数量都落后于美国较大距离。

5.中国中学生男子短跑发展较好的前3名省(直辖市)是北京、吉林、湖北;女子短跑发展较好的前3名省(直辖市)是湖北、北京、四川。男、女中学生短跑发展态势呈现区域性分布,且区域性差距很大。

3.2 建议

1.把青少年竞技体育充分融入学校教育,加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夯实田径基础。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田径强国,长盛不衰最为重要的基础环节就是重视中学生年龄段为主体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在美国,每年有100多万青少年儿童参加学校或俱乐部的业余田径训练[7]。在中国,青少年运动员主要由体校培养,中学作为青少年最集中的场所却没有成为最主要的青少年运动培养机构。所以,开发学校这块沃土,让竞技体育融入学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构建完善、覆盖面广的竞赛网络网

如美国的athletic网站会将每一年中学生各种比赛进行汇总,在上面可以查到运动的成绩、排名(1~1 000多名)、比赛时间、运动会名称、地点等。中国也应该建立完善、覆盖面广的网络网,汇总包过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学生田径运动竞赛信息,方便教练员直接了解运动苗子。

3.定期组织中学田径教练员的培训。

李富荣曾经说过,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可以培养出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一批高水平教练员可以保证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所以,定期组织中学田径教练员培训,使教练员能获取最新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1]陈广.我国16岁~20岁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49-150,159.

[3]杜娜娜,杜少武,林慧.我国城市运动会田径速度类项目成绩发展趋势及灰色预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6):10-13.

[4]贡建伟,黄建华.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2-543.

[5]靳厚忠,陈广,陈云龙.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剖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49-52.

[6]李春雷.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1.

[7]潘前.美国田径运动管理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3):29-33,38.

[8]潘前.美国中学生体育运动发展现状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3):75-78,91.

[9]潘前.美国中学生田径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9,16(4):85-89.

[10]唐继龙,范安辉.由近年我国田径运动成绩看我国田径运动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6):64-65.

[1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7.

[12]吴叶海,余保玲,楼兰萍.中国大学生田径比赛成绩与名次预测的分析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21-24.

[13]吴有凯,潘前,曾秀端.中、美两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2):81-84.

[14]谢亚龙,王汝英,王清.体能类项群运动成绩的中长期预测方法-“递进系数法”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0,10(5):31-36,94.

[15]杨军,吴亚东,王燕珍.从第2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透视我国田径训练的问题和发展方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3):43-46.

[16]张晓东.亚运会田径成绩变化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8.

[17]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网站[EB/OL].http//tx.qhfz.edu.cn/tjxh/index.asp.

[18]High School Track and Field Statistics[EB/OL].http//www.athletic.net/Track and Field,2013-07-03.

猜你喜欢

锦标赛田径系数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披萨锦标赛”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British Beard Championship英国胡须锦标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待定系数法在分解因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