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后抑郁的影响

2014-12-02孙贵霞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陕西府谷719400

吉林医学 2014年27期
关键词:汉密尔顿乙型肝炎传染病

孙贵霞 (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陕西 府谷 719400)

慢性乙型肝炎是对人类身体健康有重大危害的一种传染病,在全球发病人数比较多。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一方面与病毒和个体自身免疫存在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与由家庭、社会等因素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之间关系密切。笔者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后抑郁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1],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评分。将伴有抑郁障碍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在病房由护士和家人督促患者,均辅以休息、补充维生素、合理营养等措施。心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和患者真诚交谈,对患者内心的想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乐观的情绪感染患者,提高患者对其的信任度;对患者存在的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宜多开导,每天由责任护士与患者耐心、亲切地交谈,使其心情舒畅。同时,保持安静、整洁、温馨的治疗环境,给患者以宽松愉悦的感觉。

1.2.2 心理疏导: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仔细了解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心理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消除患者的顾虑。

1.2.3 提高认知行为干预:通过会谈和认知治疗等形式,帮助患者识别、检验并改变负性自动性思维,实施有效的应对技巧,应激处理对策和沟通技术,强化良好的行为方式。

1.2.4 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社会的关心、家庭的支持和心理疏导是很重要的,所以家属及周围人要多关心患者。

1.3 评定指标:首次评定在心理干预开始的24 h内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治疗班护士组成的评定小组进行,以后每月由同一评定小组进行再评定。

1.3.1 抑郁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抑郁状况进行评定。在8分以下即可评定为无抑郁,介于8~19分之间即可评定为可能有抑郁,介于20~34分之间即可评定为轻中度抑郁,≥35分即可评定为重度抑郁。

1.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ADL巴氏指数评价法(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包括10项内容,根据不同的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其独立性越好,依赖性越小。

2 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3个月后各功能评分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3个月后总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3个月后总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3评分对照组个月HAMD 评分 MBI 384.5±3. 536.8±1.8心理护理组 387.1±3. 5143.2±3.4 t值 9. 737.26 P值 <0.05 <0.05

3 讨论

3.1 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后恢复的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该病具有传染性、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无特效药,治疗费用高,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升高。而对照组在恢复程度上与心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心理干预能提高工作效率。

3.2 干预时间对慢性乙型肝炎恢复期的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后抑郁障碍如果及时治疗,能改善不良情绪和行为。患者由于其在工作地位上的压力,经济开支增大,使患者产生难以控制的强迫、恐惧、抑郁症状[2],对生活交际出现自闭情绪。此时宜采用多种方法安慰、暗示、鼓励患者,对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提高依从性。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慢性乙型肝炎后患者的抑郁状态,对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正性作用,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

[2] 王明秀.传染病科护理学[M].南京:东南出版社,2003:30-33.

猜你喜欢

汉密尔顿乙型肝炎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为称呼上诉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散瘀消癥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梦境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