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研究

2014-12-02苏春香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福建厦门361021

吉林医学 2014年27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患者优质

苏春香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福建 厦门 361021)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了旨在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和“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以下简称“创优”),继2010年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印发了《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2]。我院于2010年12月开展了试点病房创优活动,为响应活动号召,我科于2012年12月开展了这项活动。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到推广优质护理服务4个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为心血管内科病区,配备病床45张(平均每月入院人数为40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3月在我科心血管专科诊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10例,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40~82岁,平均(57.53±6.2)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小学、初中及中专、高中及以上例数分别为13例、76例、21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

1.2 方法:优质护理措施包括:①健全专科规章制度,完善教育培训,规范护士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我科护士的思想与业务素质,满足患者专业化的护理需求。②实行岗位责任制,转变服务理念[3]。③注重人性化服务,实施护士床边工作制,解决了患者有问题不知道找谁帮忙的局面。

1.3 观察指标:患者在出院前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机调查。调查内容根据专业教材及科室具体要求进行制订,调查患者对优质护理的评价情况,问卷经相关专家审定。调查问卷内容由患者填写或由资料收集人员记录下患者的陈述内容,将其中回收的110份调查问卷的项目,根据选择患者的例数多少进行排序。

2 结果

患者住院次数为1~2次,平均1.52次。患者对优质护理前后评价情况详见表1。

表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高血压病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是要丰富护理工作的内涵,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是现代护理观念与模式的转变[4]。首先所有患者都要求护士责任心要强,我科采取固定护士负责固定的患者,真正做到责任到组、具体到人。护士对患者的责任感增强,对治疗护理效果的跟踪及时、连续、全程。

注重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高血压病专科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人性化全程护理,服务效果明显,其核心是尊重高血压病患者的生命价值。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患者住院期间有一个固定的责任护士为其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因此护患关系明显融洽,不少患者感慨住院期间除得到优质的服务外,还交到了好朋友。

高血压病教育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方向,体现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重要性。责任包干管患者使护士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后即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5];患者及时学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康复自我护理等知识,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可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进一步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优质护理让责任护士主动关心患者:我科采取护士工作站前移到病房,患者对管床护士非常熟悉,也明白自己有事应立即找谁处理,护士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对患者的医疗护理、各项检查和收费项目很清楚,使患者和家属对我科护理投诉及纠纷为0。在出院时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用药、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以及康复等方面的具体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而且也能为医院赢得信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S].2011.

[3] 张海平,肖 梅,王 燕.护士管床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11):31.

[4] 邓辉茹.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10,20(8):48.

[5] 萧 蕙,改进工作模式,提高整体护理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122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病患者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